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加快提升生活品质”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2-26 07:31:53

  对话

  什么是理想的生活品质

  日前,三位市政协委员做客由本报和中国宁波网共同推出的2011宁波两会《对话》栏目,与网民围绕“加快提升生活品质”进行对话。

  问:如何理解生活品质?什么样的生活品质才是理想的?

  钱亚鸿委员:提升生活品质,要有好几个基础来支撑。

  首先要社会稳定和谐,这是最主要的。如果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生活品质便无从谈起的。第二,要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支撑。第三,要有舒适的生活环境来支撑。再一个,就是要有丰富的文化生活来支撑。

  有这四个支撑之后,我觉得用八个字能概括理想的生活品质,就是“安居、乐业、健康、愉悦”。

  问:提升生活品质是否更着重于精神层次方面?

  徐翔委员:如何发展文化这一块,提升这一块,去年我在政协会议上提了一个建议,就发展宁波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了一个提案。怎么想到这个提案呢,是因为在深圳学习的几天,看到了深圳的发展,深圳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四大支柱产业。我回过头就想,宁波作为一个港口城市,现在经济发展已取得这样的成就,如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一个问题。另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我们的生活。

  问:为什么目前一些大学毕业生很难乐业?应该怎么解决?

  潘一红委员:我们前两年做过大学生就业的调查研究,也在政协大会上发过言。实际上,在调研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都是大家知道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一方面用工单位那么需要人,一方面大学生却不愿去。这一方面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有一个择业的理念问题。刚刚徐委员也说到,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坐办公室、做白领。其实学生本人也有这方面的期待。很多学生从小一大群人围着他、宠着他,临要工作了,家长很不习惯。如果孩子要去一线,他们觉得这是很不可思议的。

  还有一个,就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设置的专业或者课程,跟社会需求的关联度不大。

  数字解读

  “十二五”民生改善主要指标

  城镇五年新增就业60万人

  实现路径:多渠道增加就业。完善和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宁波逐步从“最容易就业城市”向“充分就业城市”转变。多渠道拓展就业增长空间,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大力开发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公益性岗位,鼓励多样化就业。抓住产业结构升级的契机,培养一批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和创业者,努力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协调发展。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深化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综合运用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人群创业,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创业致富。推动建设一批创业创新平台,强化创业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探索建立社会化、市场化创业服务模式。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实现路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完善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提高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参保水平,逐步提高待遇标准。进一步完善各类养老保险(障)制度转换衔接办法,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工作。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500元

  实现路径:健全工资要素分配制度。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落实国家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探索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人均生产总值联动增长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强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控制。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记者周 骥整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