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走书为何由盛而衰
市曲协常务副主席陈炳尧近日接受采访时说,宁波地区15种地方曲艺中,雀冬冬、四明南词等大多已经失传,“唱新闻”也只有象山仅存。相比而言,宁波走书还算兴旺。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宁波走书已遍及鄞州、奉化、江东诸县区,其影响东涉舟山,南至台州,呈现了“南词唱华堂”、“走书下农庄”、“乡乡走书声”的鼎盛气象。但随着岁月流转,宁波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走入千家万户,网络文化日益普及,在新文化冲击下,曾经辉煌的宁波走书面临发展的困境——书场消失了,观众减少了,专业团队解散了,就连民间艺人也只剩下十余人了。
风靡一时的宁波走书为何走向衰落?据陈炳尧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语言限制,方言听不懂。宁波走书地域特色强,走书艺人以当地群众鲜活生动的语言、独具地方韵律的音乐唱腔进行“说唱”表演,但新一代年轻人即使能理解宁波话的寓意,也听不懂走书的唱词内容。
书目陈旧,跟不上时代。传统走书的内
容来自民间,多为妇女反对封建压迫,争取婚姻和人身自由,以及除暴安民、行侠仗义和清官断案、为民伸冤等题材,而今社会进步了,过去的那些书目,难以引起共鸣。同时,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走书的曲目,一唱就是三个小时,说完整部书需要一月半月,这样冗长的节目,已不能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
后继乏人,传承困难。现存民间艺人年龄普遍偏高,已出现后继乏人的“断层”局面。前几年,奉化市曲协曾在尚田小学开设“宁波走书培训班”,并派专职老师给予辅导,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停办。宁波走书这门古老的艺术面临失传的危险。
曾拜“蛟川走书之母”张亚琴为师的我市最年轻的走书艺人张晓琴坦言,听走书的老年人多,年轻人少,如果没有年轻人参与,没有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持,这一古老的艺术可能要“绝种”。镇海的几位艺人已大多改行,年纪轻的人不愿从事这一行业。宁波走书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直在走下坡路,现在的艺人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这样长期下去,就会面临“失传”。唱走书需要天赋条件,这门艺术急需抢救、保护。
需要指出的是,走书艺人对同一书目的演出,也无固定唱词。也就是说,韵文、音乐的曲调,基本上都需现场表演时即兴发挥,所以走书的内容基本没有文字资料,这也给后人传承和发展这门艺术,增加了难度。鄞州区有一位走书艺人积累了一些宁波走书传统脚本,想汇编成书,以便流传后世,但终因资金缺乏,至今书稿仍束之高阁。
艺人收入少,是年轻人不愿从艺的原因之一。著名宁波走书艺人沈健丽坦言:表演的收入,以小时计算,平均每人每小时只有100元左右,并不算高。唱走书的收入,比起唱一首歌几千元、几万元,就差得更远了。作为非遗传承人,去年鄞州区曾给予沈健丽一些奖励,但宁波市至今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如今,艺人之间也缺少沟通交流,时至今日她也没有带徒弟。
此外,唱走书比较辛苦。走书艺人大多要走乡串村,如到偏僻乡村演出时,需要借宿,还要自己烧菜做饭。一台走书,一般需连续唱三个多小时,有时嗓子就会累哑。一年中,奔波在农村各地时间较长,这可能也是这门艺术少传人的潜在原因吧。
走书如何才能“走”长远
宁波走书如何才能重振旗鼓?陈炳尧说,我们不仅要采取措施对宁波走书进行普查、保护,收集有关资料,对于宁波走书的优秀书目进行录音、录像,还要在传承上下功夫。他说,文化部门应尽快牵头,把宁波走书的传承纳入有关单位的考核,实行责任追究制,必须投入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宁波走书的保护力度。如不妨建立一个“宁波走书研究会”,定期开展宁波走书的研究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宁波走书能逐步“走”向大众。
如何使宁波走书“大众化”?陈炳尧提出,最重要有两点,一是走书的文本要适合年轻人口味;二是要着力培养年轻的走书艺人。文本的内容要年轻化,创作或改编那些年轻人喜爱的小说故事,吸引年轻人加入走书的欣赏群体。要培养年轻人对地方戏曲的兴趣爱好,多渠道地培养新一代的创作、表演人才。创演与时代合拍、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新书目。此外,保护走书艺术不仅应该在传承中求发展,还要通过闯市场来保护宁波走书的自身活力。
在研究方面,据了解,1998年我市出版的《宁波曲艺志》中有宁波走书的章节,保留了部分书目概要、艺人简历、走书艺术分析等。2005年出版的《宁波曲艺作品精选》,其中有《宁波走书卷》,收集了《杨六郎告御状》、《初祭肉丝坟》、《迎凤还朝》、《金殿除奸》等作品,另外,走书艺人乐静出版过个人作品集《奇葩留香》,镇海区出过《蛟川走书》小册子,鄞州区最近正在筹备出版专著《宁波走书》。在艺术交流方面,2005年我市文化部门曾组织过地方曲艺大会串。据悉,今年10月将再组织一次地方曲艺大会串。
业内人士相信,如果得到多方重视,各方合力的话,宁波走书在民间仍然会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