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大学有一批海洋经济科研急先锋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5-17 11:07:46

  人物印象

  “钱江学者”严小军的海洋梦

  

  记者走进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筹)院长严小军办公室时,他正在奋笔给学生写评语、做指导。窗开着,吹来的风都带点海味,望出去是甬江,不远处就是入海口。

  “我喜欢吃海鲜,几乎每天都吃。”这位出生于江苏的教授深深地爱上了宁波,而他的事业也与宁波海鲜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严小军1968年出生,1984年考入复旦大学少年班。在读研究生时,他的专业方向转向了海洋化学。1994年,在中科院海洋所获得博士学位后,继续在该所从事海洋生物研究。在此期间,他先后赴日本留学、到美国从事国际合作研究近5年,这让他开阔了海洋生物研究的思路。

  2002年4月,严小军来到宁波大学。他的加入,使宁波大学的海水养殖饵料和海藻高科技产品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严小军和他的团队建立了脂肪酸、甾醇等营养物质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并系统地研究了饵料生物的各种营养要素以及对海水育苗效率的影响,确定了针对不同育苗种类的优质饵料,为浙江、海南、江苏、广西等地的渔民和养殖户提供了高营养的饵料生物。他们的这项成果,使10年前的珍稀菜肴泥蚶变成了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

  早几年,严小军和他的团队在温州一些育苗场搞科研,发现当地渔民有“运气说”和“经验说”现象。每次育苗前,渔民们会去烧香,一旦育苗成功,就说“这次运气好了”,失败了就说“运气不好”,很少有人去总结规律。当地渔民平时喂养生物饵料,该喂养哪一种有时吃不准,就把别人的经验直接拿来套用,结果往往损失惨重。

  为了改变渔民的这种风气,严小军直接在各个渔场搞起系统实验,通过科学的对比、分析和统计,彻底打破了渔民们的“运气说”和“经验说”。现在,每次严小军和他的团队去当地,渔民们都像迎接贵宾一样欢迎他们。

  严小军深知,浙江是个海洋大省,只有把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服务。近年来,在严小军的带领下,宁波大学海洋生物实验室硕果累累,包括生物医药、宠物食品、诱食剂、饲料……

  东南商报记者 卢科霞/文 记者王增芳/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