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浙江名师点评今年高考试卷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6-10 07:31:56

  语文 以“意蕴”彰显“个性”

  点评人:诸暨教研室特级教师周红阳

  湖州中学特级教师羊刚

  浙大附中特级教师程继伍

  今年我省语文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

  一、有生活

  关注现实,注重语文基础。通过精选语料传递生活信息,如字形题语料来自招牌广告、单据合同、教室板报、作文评语等,语病题语料涉及药品调价、食品安全等热门话题。与往年试题相比,今年的语料与学生当下的生活更为贴近。

  现代文阅读考题,选文具有时代性、新鲜感。论述类文本,选文由新近发生的日本核灾难发端,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启发人们重新思考“改造自然”这个千百年来的命题。文学类文本,选择了俄罗斯小说《第9车厢》,对我们也不无借鉴意义。

  《论语》考题,着眼点落在“德(礼)治”与“法治”,这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二、有新知

  利用试题的内容、形式给考生以“新知”。如第7题的拟写公益广告宣传语并评价广告创意,可以通过考查内容,让考生了解到平面公益广告的构成——画面、说明文字及宣传语,倘能按照要求完成解答,那么就在“设计广告宣传语”和“评价图文创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公益广告的关注,并通过公益广告去思考更多的社会现象,这样既渗透了大语文教育理念,又给予考生们更多的受益匪浅的“新知”。

  古诗鉴赏题选用了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新知”便在“牧马频来去”之间收入囊中。

  三、有意蕴

  试卷的意蕴来自于命题材料和试题设置。如“语言文字运用”的第6题的仿写考查,展示了复杂情思和深刻哲理。

  第15题这个“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的探究题,更是强化了对作品意蕴的个性化解读。

  四、有个性

  写作命题一直是我省语文试卷的亮点,既有意蕴,更显个性,今年尤为如此。命题在形式上延续了去年“材料+标题+提示语”的标题“变式”风格,而着陆点和指向性却大相径庭。命题明确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足见读懂材料的“含义”至关重要。以“我的时间”为标题,确定了写作要素“我”和“时间”。从两段文字看,前一段重在提供写作的“社会背景”,也隐含着“钱学森”等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而他们自觉的生命意识和执著的人生追求则是“可以复制”的等内在意蕴。后一段则重在界定“时间”,不仅有“物理时间”和“人生时间”之分,而且又将“人生时间”宏观切分,立足现实、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均可。其中“……不在……而是……”一句最为关键,旨在正面提示考生,“我的时间”不是“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我,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即“我的时间我做主”,也就是珍惜光阴、把握机遇、耕耘岁月、掌控命运、打理人生,展现出一种积极进取、务实求真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当然,这里的“我”指的是“自我、自己”,可以是某个真实或虚拟的个体,并非限定于写作者(考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