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
那么,宁波该如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宁波在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树立以市民需求为导向的城市管理理念,全面推进“人性化、精细化、智能化、网格化”的城市管理。
从总体上说,要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机制,就是要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逐步形成市为主导、区为重点、街道为基础、社区为配合的城市管理工作格局;优化整合资源,建立城管、公安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切实形成城市管理工作合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推进“三化”管理:
推进智能化管理。完善“智慧城管”系统,全面整合公安、企事业单位等各类视频监控,在城区重点部位适量增加视频监控或智能探头,建成移动监控、固定监控与智能探头相结合的远程监控或智能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建筑渣土清运监管系统、城区内河“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截污井远程监控系统、城区内涝淹没分析系统建设,提高城区防灾减灾的信息化水平。
推进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手段,制定完善管理质量标准和作业规范,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督察考核,构建符合宁波实际、较为全面和长期有效的城市管理机制。全面推行网格化城市执法管理,使城市管理处于可控状态,并保持常态长效。
推进标准化管理。实施城市管理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强环境综合整治,规范道路两侧公共设施和标志标牌设置,加大巡查力度,逐步实现路面整洁、立面规范、街面和谐、动态有序的管理目标。
根据《宁波城市管理“十二五”规划》,我市将以创建程序规范、服务高效、保障有力、管理科学的宁波城市管理品牌为目标,着力推进和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发展水平。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城市市容整洁有序,城市设施运行高效,公共服务均等优质,城市绿地美化生态,城市景观特色精致,城市管理精细和谐。
专家观点
信息化推动现代城市管理
城市的建设与管理日益复杂,对综合管理水平和风险应急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多生活便利和保障,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与管理的导向。
我市于2007年筹建“数字城管”,2008年完成市、区两级系统平台并成功对接投入运行。自投入运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信息采集、受理处置和监督评价的多层面回路系统,但同时也暴露出政府管理缺位、部门职责不明、综合效能不高、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监督评价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一定程度削弱了“数字城管”的应有作用,严重影响了“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这个目标的落实。
要使“智慧城管”真正发挥作用,还需深化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推进智慧技术应用体系建设,构建智慧城管系统,进一步量化城市管理对象和细化管理行为,完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具体看,有以下几方面需要进一步建设并完善。
首先,升级改造智慧城管信息处理系统。市、区管理部门对相关的信息受理、处置和督办在系统平台进行登记管理,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系统设定的处理流程,实现从信息采集、立案受理、执行处置到结案归档等全程网上办理。
整合完善智慧城管信息共享平台。开发智慧城管信息共享接口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业务系统的信息互联和实时交换,建立网上协同工作平台,设立信息受理终端,实现相关信息的及时移送和任务的快速派遣,确保智慧城管协调有力、运作高效。
开发建设智慧城管管控平台,为市、区两级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图文互动的统一指挥调度平台,提高对重大事件的处置反应能力。
建立健全智慧城管综合评价与决策分析系统,对各级管理部门和协同单位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能等进行综合考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决策分析。
规范智慧城管信息处置流程。按照建成区域万米单元网格划分,对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实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完善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工作。信息采集坚持智能采集、专业采集、部门自查和群众发现“四结合”。完善智慧城管考核工作体系。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教授邹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