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队是马尔格拉的三宝之一
回忆起自己在马里的两年从医经验,应弋阳说,不少病人的病情让他非常“震撼”。
他曾接诊一位左肱骨骨髓炎的患者。病人年仅30岁。3年前,因摩托车车祸导致左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可惜的是,未经过正规治疗,逐渐发展成慢性骨髓炎、骨不连。
“他过来时,用右手托着左手,带着一身的异味。我掀开衣袖一看,上臂已是严重畸形,一块骨头还露在外头,不时还流出些脓液。这情景让我这个执业20余年的医师看了都不免有些恶心。”应医生说。
应医生说,在马里,他接诊了很多陈旧性骨折,都是骨折多年,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后才来就医。“我心里怜悯不已。这里的病人太需要我们的帮助了!”
“我们问患者,为什么拖这么长时间才到医院来,得到的回答往往是路远、没钱。到马尔格拉医院也只是抱着一丝希望,因为这儿有中国医生,医术高明,而且还不收钱。”应医生说,“听到这些话,我真切地感到了援助马里的意义和职责所在。”
因宁波医生的到来,马尔格拉医院求医者络绎不绝。内科、小儿科常常门诊至下午一两点,妇科、麻醉科、外科和骨科的医生常因急诊手术多而睡不好觉。除急诊外,医院一般只在上午门诊。那些路途遥远的病人,通常是一大早,甚至是凌晨两三点,就赶着毛驴车(这是当地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过来,以便能赶上医院上午的门诊。来马尔格拉医院就诊的很多病人是冲着中国医生而来,病人们常常是马里医生看过了还不行,非得到中国医生那儿看过了才放心。
曹阳医生说,马里的百姓对医疗队非常友善,走在路上常常可以听到马里人用汉语“你好”向你打招呼。这儿的百姓说,马尔格拉有三大宝,其中之一就是医疗队。
尽管马里经济、医疗条件都很落后,但在宁波医生的印象中,马里病人的一些道德品质令人印象深刻。
马里的病人常早早地来到医院,挂了号等候。护士一般按号叫人,病人们从不争先,叫到谁就是谁。没有病人因此而争吵。病人多的时候,常需等候很长时间。有时医生们需先手术或查房时,病人们也一直等候着医生回来,从未见他们有任何怨言。
那儿没有候诊大厅什么的,只有放在门外屋檐下的一两把凳子供病人候诊。但这一两把凳子,每天都是不够坐的,病人及其家属们常自带席子,空地上、树底下席地而坐。要知道,那儿可是炎热的非洲,室外气温有时甚至超过58摄氏度!
抢救病人
去市场买菜
马里儿童:“我会中国功夫”
生活
自己种蔬菜改善伙食
马里地处非洲中西部,北靠撒哈拉大沙漠,酷热干燥,下雨基本集中在7、8、9月份,平日里又几乎滴“雨”不见,因此不少农作物很难存活。
楼春福就曾经历过这么一件事:“9月中旬,我在去赛古的路上,看到路两旁成片的高粱绿油油的,长势喜人。当时心里还暗喜,看来今年是个丰收年!但当地人却不无担心地说,现在高兴还太早了。因为正值雨季,高粱才会长那么好,等过了这个雨季,会怎么样就难说了。果不其然,仅仅一个月后,再经过这片高粱地时,高粱都已经枯萎了。”
事实上,在马里,蔬菜少得可怜,“一年到头,市场上卖的基本只有洋葱、土豆和西红柿。有时也能看到卷心菜、南瓜等,这些往往是切成很多片卖的。”王秋生告诉记者,为了改善伙食,医疗队就在驻地开辟了一个小菜园,撒上从国内带来的茄子、毛豆、青菜、空心菜、冬瓜等蔬菜种子。
对于园子里的蔬菜,大家都精心呵护,“光是浇水,一天就得浇两次。”但是即便如此,也会有一部分蔬菜旱死,一部分在还未成熟的时候,就被老鼠给“偷吃”了。所以,大多数时候,菜园里的蔬菜只能打打牙祭。
在马里,大多水果树也同样无法生长,即使能生长结果的,一般口感也较差。王秋生曾吃过马里的橙子,“干巴巴的,没什么水分。”
事实上,马里国内的水果常需从周边国家甚至从遥远的欧洲进口,价格也因此比较高,“马里的苹果论个卖,一个大约25克的苹果要250西郎(折合人民币4元多)!”王秋生还记得,有一次总队长从马里首都赶来看他们,带了一些黑布林,每个人分到七八个,“我们真是高兴坏了。”结果,大家都舍不得吃,藏着,每天只拿出一个尝尝鲜。
马里水果少,唯独芒果长得肆无忌惮。一等到成熟季节,大片大片的芒果树上就挂满了诱人的果实!
“我们每批医疗队的队员基本都会晒一些芒果干带回家。”于是,仿佛约定俗成似的,一到回国前夕,大家就开始不约而同地晒芒果干,“马里的芒果确实便宜,尽管那个时候还未到旺季,但50西朗(约合人民币8角左右)可以买一个很大的芒果了呢!”
很多去过马里的医疗队队员,都有很深的芒果情结。在马里的那段时间,有时王秋生跟前一批的队员网上聊天,大家仍然会问,今年的芒果结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