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当社区里的独居老人孤独无助时能获得各种服务;因为他们,公交车和公交站点的小偷最终现出原形,难逃法网,群众的钱财受到了保护;因为他们,那些父母无暇顾及的“小候鸟”有了一个令他们欢呼雀跃的暑期课堂;因为他们,温暖从这个城市蔓延、散开……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志愿者”。志愿服务,一个城市文明的细节,正在慢慢放大,变成甬城一张亮丽的“名片”。
宁波市志愿者协会统计数字表明,宁波目前共有志愿者80万人,全市11个县(市、区)都建立了志愿者协会,全市有基层志愿服务队伍2223支,志愿服务组织已成为我市最大、参与最广泛的社会公益组织。
龚学明在街头介绍爱心助学。
故事一>>>
主人公:龚学明
职业:洗车场老板
标签:“助学红娘”
圆了五千多名贫困学子求学梦
15年前,别人介绍他助学。之后,他介绍别人助学。15年来,他资助了近130名贫困学子,替5000名贫困学子找到了爱心使者。
他叫龚学明,慈溪浒山街道八字村一名40岁的洗车场老板,是慈溪有名的助学志愿者。
1996年7月的一个傍晚,慈溪城区的一家小吃店里,26岁的店主龚学明正和厨师闲聊,来自龙泉的这位厨师告诉龚学明,他家乡有许多孩子读不起书。那晚,龚学明满脑子都是赤脚放羊的孩子。第二天,他拿出1000元钱,请要回老家的龙泉厨师替他资助两名贫困生。从此,龚学明就走上助学路,在龙泉及贵州台江结对助学了30多个孩子。
2003年9月,他从杂志里得知云南宁蒗山区孩子失学严重,一得空便前往宁蒗去了。走进山区的几所学校,他震惊了:光线昏暗,倾斜的墙壁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这哪里是教室!所谓的教室不过是以前生产队废弃的仓库,或是简陋的木楞房,夏天闷热得像火炉,冬天北风呼呼地往里钻。
龚学明痛心极了,本想找十多名学生结对,当几所学校的校长送来一打打的贫困生资料时,他犹豫了:“这么多孩子等着我,可我已经结对了其他近百名贫困生,花去20多万元,还负债了6万元,已无力再大量资助了。”他掏出身上所有的钱,留出路费,其余全部用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先帮几个是几个。”他说,并收下了几所学校拿来的所有贫困学生的资料,一共307名。
回来的路上,他忧心忡忡。第二天下午,他就试着在慈溪一家商场前挂了一个“爱心助学”的横幅,旁边墙上再挂上那张曾震撼了自己的拖垃坪村小学大照片。“没想到吸引了很多路人的关注。”龚学明清晰地记得,“有一位慈溪企业家走到照片前,眼睛直直地盯着,足足一分钟,接着,来到我面前说,他要资助20名贫困生。”
龚学明锲而不舍的助学行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热心人的响应:双休日,他的爱心助学摊前总会围上一大群人,成了慈溪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周末,许多因助学而认识的朋友聚拢在一起,同他热烈讨论公益活动的安排。
近几年,他基本上每年都去宁蒗收集贫困生资料,再回到慈溪推介。今年8月中旬,他还在宁波书城门口举办助学推介会,为宁蒗贫困学子寻找资助人。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经龚学明牵线搭桥,先后有5000多名宁蒗贫困孩子受到宁波市民的资助。还有企业专门在宁蒗办起了爱心班。
■新闻延伸
“六助工程”已向社会捐赠900万
我市实施了“志愿者真情六助工程”,重点对低收入农户青少年、空巢老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实施政策帮扶、情感帮扶、物资帮扶。截至目前,已累计向社会捐赠900万元,全市1592个低收入农户青少年集中村结对覆盖率达到100%。建立了首个全国性的慈孝志愿者联盟,敬老院、福利院志愿结对率达92%,近万名“空巢老人”、“特困老人”受益。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民工子弟学校100%结对,受益农民工子女超过5万人。建立就业见习基地591个,提供见习岗位2.2万个,帮助1988名大学生成功就业。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