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首届宁波文化广场艺术沙龙聘请第一批荣誉嘉宾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08-29 07:09:00报料热线:81850000

  昨天,这些原本也是我们身边的“网帖人物”被请到现场,参加首届宁波文化广场艺术沙龙。主办方的用意是请他们出谋划策,围绕“文化创意与文化惠民”展开探讨。

  楼伟华

  《新侨报》总编

  观点:文化是城市的根脉、血液与软实力

  一个城市必须要有一个文化的根,对这个根我们怎么样使用它?用得好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血液,这个血液经过心脏到了四肢,经过大脑思考,就成了城市的软实力。文化广场具有多极化的布局,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在空间上形成互补互助,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文化广场可以用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管理,形成一系列具有宁波文化特点的影视、动漫、文化、娱乐、教育、科技、会议等多样化的文化创意产品群。

  王锦文

  “梅花奖”得主

  宁波市艺术剧院副院长

  观点:打造宁波文化品牌

  想到文化广场,我想了很多词汇,时尚的、娱乐的、还有市民的。文化广场就是要多元化,并且真正打造成一个宁波市民、不同阶层可以进来的、宁波的文化品牌。因为文化有影响力、辐射力,这才是品牌最主要的东西。

  戴松岳

  鄞州政协文史委

  副主任

  观点:两个效益结合

  这个广场是政府投资的,又是企业化经营的。所以这里面必须不能光考虑经济效益,否则政府投资也没必要了。但是又必须有经济效益,才能维持运转。不过,广场更多的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这个效益就是让广场成为真正的宁波人的家园。

  俞振国

  宁波媒体评论人

  观点:建议以东城广场命名

  宁波文化广场在东部新城,我建议最好还是以东城广场命名。真正流传久远的不是一个短期的项目,一个长期的项目应着眼未来,应该是地名。比如伦敦的舰队街,所有伦敦著名的报纸、报业大亨都聚集在那里。纽约时代广场不会叫新闻广场、媒体广场,就是时代广场。巴黎的左岸,不会叫文化左岸,左岸就是左岸,不会因为有这么多旧书店聚集就叫文化左岸。所以,以地名命名可以久远流传。

  叶向群

  宁波日报编辑

  观点:注重人气集聚和疏散

  通过介绍,我了解到文化广场内的设施设置,的确比较文化。有时候我在想,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去一个地方除了看喷泉看电影看水,领着小孩逛以外,可能还要做一点事情。做点什么事情?我觉得这么好的地方应该是五花八门东西都有,应该是多元化的,这样可以集聚人气。同时,广场在设计上出于安全的考虑,必须充分考虑到疏散的通道。

  卢小东

  鄞州区作协主席

  观点:文化广场要有公益性

  区别于体育馆、博物馆,我觉得文化广场的特点就是公共性,它应该是城市一种公共的空间,我希望其中有一块空地,大家到里面去自娱自乐,健身、唱歌,什么都可以。外来的旅游者也可以在那里面休闲,或者是感受,到一个陌生城市以后,到那个广场里面感受一下这个城市的素质、市民的素质或者是城市的品位。

  吴学军

  东南商报编委办

  主任

  观点:面向未来的城市文化地标

  东部新城要做成面向未来的宁波城市文化地标,首先要市民化,要有公众参与,包括了普通大众、非主流的思想者、政府人士等等。其次要生活化,能够体现中国当下人的生活;再者要事件化,比如举办音乐节、演唱会等等,留下一些值得公众回忆的事件。

  吴波

  宁波出版社编辑

  观点:在商业和文化之间找融合

  文化广场要在商业和文化之间尽可能找融合,在民间和官方之间尽可能找平衡。所以这就涉及到在招商和规划方面要给民间自发的文化留下更多的空间,只有留了更多的空间才能给自己的广场有更大的生命力。

  周静书

  宁波市文联副主席

  观点:寻找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对于这个文化广场,大家特别关注的是公益性与经济效益。我认为好的文化项目,它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不相矛盾的。许多人认为要经济效益好像社会效益就丢弃了。实际上真正好的文化项目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是好的,这个都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产业怎样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这个是企业运作时必须思考的关键。

  张登贵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前编委

  观点:定位要准

  文化广场的定位,第一,它是政府投资搞的;第二,它是国资独有的。根据这两个特点,我们的文化广场应该是公共服务,应该是公益性的,而不是营利性的。刘老根在北京搞了一个会所,网上骂得很厉害,农民出身,农民都进不去他这个会所。但是你很难说他,因为他是个人投资的。

  何镇飚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

  观点:家庭化,关注无障碍设施

  从定位上来讲,我个人觉得文化广场在宁波应该是家庭化的定位。开车来的或者坐地铁来的,可能都是一家子一起到这边来,来过个周末或者是享受文化的活动。同时,我希望关注到残障人士,关注到弱势群体,里面一定要有无障碍设施,不能出现过道过窄、轮椅出不去等现象。

  荣荣

  著名诗人

  宁波市作协主席

  观点:找到结合点推动文化繁荣(书面发言)

  近年来,宁波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宁波文化广场正是其集中体现。文化广场和宁波市作协可以找到结合点,双方加强合作,可以为推动宁波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羽戈

  自由撰稿人

  观点:文化广场越来越多,文化越来越少

  既然叫文化广场,主体词还应该是广场。但经营广场的时候如何兼顾文化,我想这可能不仅仅是宁波的问题,可能也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有很多城市都在建文化广场,但是我们看到了一种困局,面临了一个困境。就是在很多大城市,文化广场越来越多,但是文化却越来越少。这个问题就抛给广场的建设者与策划者了。

  孙泳洁

  《宁波夜客》杂志

  出品人

  观点:有地方让爱好表演的人表演

  文化广场,我个人的意见,不要求大,而要求小。里面有大剧院,我觉得里面更应该有很多小的剧场,要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开放给想要到剧场里来表演的人。因为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说,一个大剧场敌不过十个小的群众自发的、想要去演出一下的小剧场。我现在接触到很多有表演爱好的人,他们的痛苦是没有合适的地方表演。

  张友明

  资深刑事辩护律师

  观点:宁波大世界可包容更多元素

  我就提一个建议,我想到我们浙江是一个海洋大省,海洋经济也是未来大的经济。我们这个广场叫什么,我想起上海原来有一个大世界,里面什么都有。大世界可能是比较传统的方式。实际上这里也相当于一个宁波大世界,包容的东西可能会很多,以后可以装更多的元素更多的内容。

  顾玮

  宁波日报编辑

  观点:以文化创新实现文化惠民

  东部新城是全新矗立的建筑圈、城市圈,从现有的规划来说,是以政务、商务、文化活动为主。我认为文化惠民就是首先要把文化就近、就便地送到群众手中,但因地理位置所限,要以文化创新来改变现有的地域不足。至于怎么创新,可能要做的事情很多,值得进一步探讨。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首届宁波文化广场艺术沙龙聘请第一批荣誉嘉宾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08-29 07:09:00

  昨天,这些原本也是我们身边的“网帖人物”被请到现场,参加首届宁波文化广场艺术沙龙。主办方的用意是请他们出谋划策,围绕“文化创意与文化惠民”展开探讨。

  楼伟华

  《新侨报》总编

  观点:文化是城市的根脉、血液与软实力

  一个城市必须要有一个文化的根,对这个根我们怎么样使用它?用得好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血液,这个血液经过心脏到了四肢,经过大脑思考,就成了城市的软实力。文化广场具有多极化的布局,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在空间上形成互补互助,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文化广场可以用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管理,形成一系列具有宁波文化特点的影视、动漫、文化、娱乐、教育、科技、会议等多样化的文化创意产品群。

  王锦文

  “梅花奖”得主

  宁波市艺术剧院副院长

  观点:打造宁波文化品牌

  想到文化广场,我想了很多词汇,时尚的、娱乐的、还有市民的。文化广场就是要多元化,并且真正打造成一个宁波市民、不同阶层可以进来的、宁波的文化品牌。因为文化有影响力、辐射力,这才是品牌最主要的东西。

  戴松岳

  鄞州政协文史委

  副主任

  观点:两个效益结合

  这个广场是政府投资的,又是企业化经营的。所以这里面必须不能光考虑经济效益,否则政府投资也没必要了。但是又必须有经济效益,才能维持运转。不过,广场更多的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这个效益就是让广场成为真正的宁波人的家园。

  俞振国

  宁波媒体评论人

  观点:建议以东城广场命名

  宁波文化广场在东部新城,我建议最好还是以东城广场命名。真正流传久远的不是一个短期的项目,一个长期的项目应着眼未来,应该是地名。比如伦敦的舰队街,所有伦敦著名的报纸、报业大亨都聚集在那里。纽约时代广场不会叫新闻广场、媒体广场,就是时代广场。巴黎的左岸,不会叫文化左岸,左岸就是左岸,不会因为有这么多旧书店聚集就叫文化左岸。所以,以地名命名可以久远流传。

  叶向群

  宁波日报编辑

  观点:注重人气集聚和疏散

  通过介绍,我了解到文化广场内的设施设置,的确比较文化。有时候我在想,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去一个地方除了看喷泉看电影看水,领着小孩逛以外,可能还要做一点事情。做点什么事情?我觉得这么好的地方应该是五花八门东西都有,应该是多元化的,这样可以集聚人气。同时,广场在设计上出于安全的考虑,必须充分考虑到疏散的通道。

  卢小东

  鄞州区作协主席

  观点:文化广场要有公益性

  区别于体育馆、博物馆,我觉得文化广场的特点就是公共性,它应该是城市一种公共的空间,我希望其中有一块空地,大家到里面去自娱自乐,健身、唱歌,什么都可以。外来的旅游者也可以在那里面休闲,或者是感受,到一个陌生城市以后,到那个广场里面感受一下这个城市的素质、市民的素质或者是城市的品位。

  吴学军

  东南商报编委办

  主任

  观点:面向未来的城市文化地标

  东部新城要做成面向未来的宁波城市文化地标,首先要市民化,要有公众参与,包括了普通大众、非主流的思想者、政府人士等等。其次要生活化,能够体现中国当下人的生活;再者要事件化,比如举办音乐节、演唱会等等,留下一些值得公众回忆的事件。

  吴波

  宁波出版社编辑

  观点:在商业和文化之间找融合

  文化广场要在商业和文化之间尽可能找融合,在民间和官方之间尽可能找平衡。所以这就涉及到在招商和规划方面要给民间自发的文化留下更多的空间,只有留了更多的空间才能给自己的广场有更大的生命力。

  周静书

  宁波市文联副主席

  观点:寻找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对于这个文化广场,大家特别关注的是公益性与经济效益。我认为好的文化项目,它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不相矛盾的。许多人认为要经济效益好像社会效益就丢弃了。实际上真正好的文化项目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是好的,这个都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产业怎样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这个是企业运作时必须思考的关键。

  张登贵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前编委

  观点:定位要准

  文化广场的定位,第一,它是政府投资搞的;第二,它是国资独有的。根据这两个特点,我们的文化广场应该是公共服务,应该是公益性的,而不是营利性的。刘老根在北京搞了一个会所,网上骂得很厉害,农民出身,农民都进不去他这个会所。但是你很难说他,因为他是个人投资的。

  何镇飚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

  观点:家庭化,关注无障碍设施

  从定位上来讲,我个人觉得文化广场在宁波应该是家庭化的定位。开车来的或者坐地铁来的,可能都是一家子一起到这边来,来过个周末或者是享受文化的活动。同时,我希望关注到残障人士,关注到弱势群体,里面一定要有无障碍设施,不能出现过道过窄、轮椅出不去等现象。

  荣荣

  著名诗人

  宁波市作协主席

  观点:找到结合点推动文化繁荣(书面发言)

  近年来,宁波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宁波文化广场正是其集中体现。文化广场和宁波市作协可以找到结合点,双方加强合作,可以为推动宁波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羽戈

  自由撰稿人

  观点:文化广场越来越多,文化越来越少

  既然叫文化广场,主体词还应该是广场。但经营广场的时候如何兼顾文化,我想这可能不仅仅是宁波的问题,可能也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有很多城市都在建文化广场,但是我们看到了一种困局,面临了一个困境。就是在很多大城市,文化广场越来越多,但是文化却越来越少。这个问题就抛给广场的建设者与策划者了。

  孙泳洁

  《宁波夜客》杂志

  出品人

  观点:有地方让爱好表演的人表演

  文化广场,我个人的意见,不要求大,而要求小。里面有大剧院,我觉得里面更应该有很多小的剧场,要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开放给想要到剧场里来表演的人。因为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说,一个大剧场敌不过十个小的群众自发的、想要去演出一下的小剧场。我现在接触到很多有表演爱好的人,他们的痛苦是没有合适的地方表演。

  张友明

  资深刑事辩护律师

  观点:宁波大世界可包容更多元素

  我就提一个建议,我想到我们浙江是一个海洋大省,海洋经济也是未来大的经济。我们这个广场叫什么,我想起上海原来有一个大世界,里面什么都有。大世界可能是比较传统的方式。实际上这里也相当于一个宁波大世界,包容的东西可能会很多,以后可以装更多的元素更多的内容。

  顾玮

  宁波日报编辑

  观点:以文化创新实现文化惠民

  东部新城是全新矗立的建筑圈、城市圈,从现有的规划来说,是以政务、商务、文化活动为主。我认为文化惠民就是首先要把文化就近、就便地送到群众手中,但因地理位置所限,要以文化创新来改变现有的地域不足。至于怎么创新,可能要做的事情很多,值得进一步探讨。

首页  上一页  [1]  [2]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