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罗涟浩金建锋徐坚波编者按:
实施欠发达村帮扶工程,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造福于民的一项长期工程。
鄞州区还有84个欠发达村。近年来,通过城乡结对共建、村企结对帮扶等活动,当地面貌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但与发达村相比,它们的集体经济、农民收入依然有不小差距。近期,本报记者深入这些村,走田头访农户,通过深入调查,剖析其弱势原因和潜在优势,为其今后发展出谋划策。
8月25日,暴雨骤降,横街镇凤凰山上,氤氲山气笼罩着青翠竹海。
凤凰村因山得名。走进村庄,一股清新扑面而来:溪流在层叠的绿色中奔腾,一如泼墨山水画;绵延的石头房沧桑而简陋,却收拾得干净停当;村民穿着朴素,却显得十分精神……
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欠发达村:经济来源主要靠千亩耕地和万亩竹山,人均年收入不过9000元;村里除了两家烤笋作坊,再无其他企业;集体经济主要收入来自91亩老茶山,收入惨淡,靠的是社会各界的热心资助。
村民张邵良在屋檐下吃力地劈竹、编脚手架,任飘来的雨水湿透全身。他今年65岁,平时在附近工地打短工,一有空就到3公里外的山上背毛竹。脚手架一个卖6元,他一天能编10来个。他说,全村有2000多人,但常住的只有600人左右,年龄都在50岁以上。“年轻人全下山了,竹山上机耕路少,背着毛竹危险呀!”老人有些揪心。
老张妻子在家里守着小店,山里人节省,小店生意十分清淡。她平时还给一家企业粘包装纸,一天有五六元的收入。“孩子都在山下,要买房装修,能贴补他们一点是一点。”说到孩子,两位老人黝黑的脸上有了笑意:家里现在受穷,为的是今后不再穷。
张能君当村支书已有多年,20年前开的小厂因无暇顾及,甩给了妻子,规模一直做不大。“精力都放在跑项目、讨资金上了。”山里汉子的话质朴又直率,“家里人说这活太折磨人,但村民信任我,舍不得扔下他们啊。”
正是拥有这份信任,他和村干部们到处筹钱,修通了一条机耕路,建成了农民饮用水工程;建成了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系统,让溪流更加清澈;他们跑前跑后,为800多名村民办理了养老保险……
他不记得已有多少次盘算过村里的资源了:集体有120间旧房子,要是能修一修租出去,收入很可观;村里的茶山要是改良一下,也能增加点收入;村内外生态环境这么好,如发展休闲旅游,一定可以解决好多村民的就业问题;万亩竹林是个“聚宝盆”,可惜缺少加工企业慧眼识珠……
78岁的张永其老人正在家门口绑扫帚。他说,如今毛竹背不动了,只好上山捡点竹梢。“80多岁还在干农活有不少哩。”顺着他的指点,果然看到有老人在艰难地拖着毛竹往家里赶,任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也许在他们心里,一直有个念头:沉寂已久的“凤凰”终将有翔天的一天!村民呼声:
凤凰村毛竹山长期疏于管理,出笋量越来越少,希望能多修几条机耕路,方便运竹下山;这里山清水秀,有山林有耕地,希望能引进工商资本前来开发;村集体有不少“死资产”,希望有能人来帮助盘活。记者献策:凤凰村班子强,民心齐,具备了脱贫致富的首要条件。当前,可以通过宅基地整治,吸引城里人前来休闲养老;做好资源开发文章,整治荒山荒坡,发展特色水果;该村有良好的生态、淳朴的民风,可以引进“农家乐”项目;该村十分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限制有污染的项目进入。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