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鄞州杖锡小学有宁波最小的小班化教育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09-02 07:03:33报料热线:81850000

  很艰难>>>

  一个星期要在山上待6天代课教师仿佛苦行僧

  杖锡小学原来名叫“杖锡中心学校”,不但有小学,还有初中。应良淼、严海量、沈高菊三位老师都是杖锡长大的淳朴的山里人,在这所学校教了几十年的书。在他们的记忆中,这所学校以前曾经很兴旺。2000年,全校还有300多名学生,30多位教师。如今,这所学校衰落了。校长应良淼说,这所学校今后如果要继续办下去,存在着很多困难。

  困难一:学生人数太少,缺乏竞争氛围。

  学生是被迫选择了“小班化”教学,人数太少,教师能给予每位学生更多的关注,但是同时同伴之间竞争少了,学生向上的动力明显不足,而今后学生的人数可能还会继续减少。

  困难二:教师难以招进来,流动性也大。

  应良淼说,眼看今年9月1日就要开学了,而8月28日,他还在发愁,因为一位老教师离开学校,不愿意再来任教,而顶替他的新教师还没有找到。好在后来有人帮助介绍了一位教师,才解决了校长的燃眉之急。

  应良淼说,在目前的10名教师中,他和严海量、沈高菊都已50多岁,沈高菊明年就将退休。另有一名是前来支教的教师,明年也将回到原来的学校。其余是来自宁波以及河南、安徽、湖北等地的教师。

  对于这些不是杖锡本地的教师能不能坚守岗位,他没有把握。因为在这里上课的教师,过的都是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每周日下午必须到校,直到周五下午上完课后,才能下山回家,但此时已经没有班车了,只能四五人每人花上二三十元的钱,一起包车回家;一个星期6天都要待在山上,教师们还必须面对长期的寂寞;与此同时,由于人员缺乏,教师们也很少有机会可以脱身外出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要坚持>>>

  学校暂时无法拆并社会关爱从未遗忘这个角落

  像这样一所被迫“小班化”教育的高山小学,有没有继续办下去的必要呢?在全市中小学布局优化调整的大背景下,这所学校是不是可以合并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呢?

  对此,杖锡村党支部书记王继淼表示,有能力的村民都带着孩子外出谋生,如果这个学校拆了,村民没有能力把孩子送到35公里外的樟村中心小学(距杖锡最近的小学)求学;由于当地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花木收入,有大量外地劳动力的进入,势必带来新的入学孩童。如果拆并这所学校,并入樟村中心小学,这两类人将无法保证他们的孩子正常入学了。因此,他们一直呼吁政府部门要保留这所学校。

  只有几十个学生的杖锡小学之所以能生存下来,主要依靠当地政府部门的全力扶持。为让教师安心驻扎山区,区里还专门设置山区、偏远地区教师补贴。

  据鄞州区教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当地教育部门对这所学校仍相当重视,还没有拆并的计划。

  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也从未停止。除餐费补贴外,还有企业资助孩子们走出大山去上海旅游参观,给孩子们送书籍、学习用品等。

  应良淼校长说:“山里的孩子懂得感恩,孩子们肯定会记住自己是大山的孩子,我也将站好最后一班岗。”

  东南商报记者毛信意 通讯员陈锡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鄞州杖锡小学有宁波最小的小班化教育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09-02 07:03:33

  很艰难>>>

  一个星期要在山上待6天代课教师仿佛苦行僧

  杖锡小学原来名叫“杖锡中心学校”,不但有小学,还有初中。应良淼、严海量、沈高菊三位老师都是杖锡长大的淳朴的山里人,在这所学校教了几十年的书。在他们的记忆中,这所学校以前曾经很兴旺。2000年,全校还有300多名学生,30多位教师。如今,这所学校衰落了。校长应良淼说,这所学校今后如果要继续办下去,存在着很多困难。

  困难一:学生人数太少,缺乏竞争氛围。

  学生是被迫选择了“小班化”教学,人数太少,教师能给予每位学生更多的关注,但是同时同伴之间竞争少了,学生向上的动力明显不足,而今后学生的人数可能还会继续减少。

  困难二:教师难以招进来,流动性也大。

  应良淼说,眼看今年9月1日就要开学了,而8月28日,他还在发愁,因为一位老教师离开学校,不愿意再来任教,而顶替他的新教师还没有找到。好在后来有人帮助介绍了一位教师,才解决了校长的燃眉之急。

  应良淼说,在目前的10名教师中,他和严海量、沈高菊都已50多岁,沈高菊明年就将退休。另有一名是前来支教的教师,明年也将回到原来的学校。其余是来自宁波以及河南、安徽、湖北等地的教师。

  对于这些不是杖锡本地的教师能不能坚守岗位,他没有把握。因为在这里上课的教师,过的都是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每周日下午必须到校,直到周五下午上完课后,才能下山回家,但此时已经没有班车了,只能四五人每人花上二三十元的钱,一起包车回家;一个星期6天都要待在山上,教师们还必须面对长期的寂寞;与此同时,由于人员缺乏,教师们也很少有机会可以脱身外出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要坚持>>>

  学校暂时无法拆并社会关爱从未遗忘这个角落

  像这样一所被迫“小班化”教育的高山小学,有没有继续办下去的必要呢?在全市中小学布局优化调整的大背景下,这所学校是不是可以合并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呢?

  对此,杖锡村党支部书记王继淼表示,有能力的村民都带着孩子外出谋生,如果这个学校拆了,村民没有能力把孩子送到35公里外的樟村中心小学(距杖锡最近的小学)求学;由于当地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花木收入,有大量外地劳动力的进入,势必带来新的入学孩童。如果拆并这所学校,并入樟村中心小学,这两类人将无法保证他们的孩子正常入学了。因此,他们一直呼吁政府部门要保留这所学校。

  只有几十个学生的杖锡小学之所以能生存下来,主要依靠当地政府部门的全力扶持。为让教师安心驻扎山区,区里还专门设置山区、偏远地区教师补贴。

  据鄞州区教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当地教育部门对这所学校仍相当重视,还没有拆并的计划。

  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也从未停止。除餐费补贴外,还有企业资助孩子们走出大山去上海旅游参观,给孩子们送书籍、学习用品等。

  应良淼校长说:“山里的孩子懂得感恩,孩子们肯定会记住自己是大山的孩子,我也将站好最后一班岗。”

  东南商报记者毛信意 通讯员陈锡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