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本报《整治”号贩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引起读者强烈关注。昨天,70余位市民通过热线电话或邮箱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严格落实实名制
不少读者认为在整治“号贩子”行动中,中医院采取的一些限制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要根治“号贩子”,应该以不变应万变,关键要抓好实名制的落实。
首先要加大实名制就医宣传力度。可以在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等广泛宣传,或者以向市民发倡议书等形式,让实名制深入人心,自觉遵守社会公约,从源头上让“黄牛”没有市场。
其二要严格执行实名制。既然实行了实名制,就要坚决执行,对于挂号名与实际名不同的,坚决不能就医,如果担心因吵闹而影响其他人就医的,可以安排导医台进行身份核对分流。对于买了“黄牛”号的,允许其退挂号费,转到其他门诊就医,其他损失由其自行负责。特别是开始执行的几天,一定要坚持住,坚持就是对广大市民的负责,可以邀请新闻媒体和市民志愿者共同维护就医秩序,跟踪报道,对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曝光。
建议由社区全科医生预约专家
有读者建议,打击“号贩子”不妨先向挂号制度开刀,即医院逐步取消挂号制度,患者不必挂号就能直接就诊,而医院因此损失的费用可在患者交纳诊疗费时一同收取,这样既可以铲除“号贩子”的服务空间,又能确保制度长期运作。
应合理配置专家资源,优先保障疑难急症、重症病危患者的需求。当前正在探索尝试的层级就诊模式不失为一项公平公正分配有限资源的良策,引导小病患者去社区医院看病,由社区全科医生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约见专家。
全市建立“号贩子”黑名单
彻底杜绝“号贩子”,不能单靠医院单方的力量。可由卫生部门牵头,在各医院形成统一的约束机制,如建立巡查制度,将是否存在倒卖号源现象作为医院考核的重要内容,倒逼医院加强制度创新,整肃从业人员医德医风。可由公安部门采取暗访形式掌握“号贩子”的行踪,然后进行秘密取证,证据确凿后,采取多警联动的方式,集中行动,围堵“号贩子”;与卫生部门联网,建立“号贩子”黑名单,对有“案底”的“号贩子”进行重点监控。还可考虑通过立法将倒卖号源的行为定义为违法,增加“号贩子”的违法成本,让他们不敢恣意妄为。
与此同时,患者也应保持理性,切莫“病急乱投医”,尽量不要和“号贩子”交易,让“号贩子”手中的号牌成为废纸。事实上,有的患者病情并不严重,但出于尽快治愈的心理,他们不惜大费周折地挂专家号。患者对专家门诊的过度迷恋,也为“号贩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拓宽网上预约挂号功能
有读者建议,市中医院要拓宽网上预约功能。对于网上预约的,不要限制号码,可以先进行登记,再进行分类,确需急诊的要及时通过其登记信息联系安排就诊,不需急诊的可以预约时间,让其来院就诊。
治理“号贩子”需升级挂号网络系统,要让真需要的初诊病人通过特约、加急手段,挂得上号;让复诊病人在就医时就能划卡预约下次的时间。
宁波日报记者蒋炜宁 通讯员林柱洲 张琳玲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