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周,一条新闻刺痛了不少读者的心:象山丹城一幢五层民房的四楼突然起火,在五楼家中的一对母子看着火势越烧越旺,双双选择跳楼逃生,结果儿子当场死亡。
假如当时能捂着湿棉被冲下楼,假如顺着用床单打结成的“绳”往下滑……如果有假如,生命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痛心和惋惜却并不鲜见。
家中老人突然晕倒在地;车祸后人被卡在车内;孩子游玩溺水;乘电梯遭遇故障;儿童吃果冻时被噎住……现实生活中意外无处不在,常常在不经意间威胁着生命。这时候,第一时间的急救就至关重要。如果能正确、及时地采取急救措施,就有可能减少伤亡。
可是,据统计,宁波市每年因灾害事故和其他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死亡人数有3000余人。这其中,因不懂急救常识而错失治疗时机或导致事态恶化的不在少数。
其实,我市从2008年就开始加大卫生救护培训。自2009年起,更是将救护培训列入了全市初中升高中的素质教育测评内容;部分高校还把红十字现场初级卫生救护技能培训作为必修课之一;不少单位也将急救培训作为新员工入职的第一课。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利国利民的生命救护工作开展并不普遍,参与面也不广。一组来自市红十字会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培训红十字救护员26143人,救护师资688人,普及救护知识人数55万余人次。也就是说,全市学过急救常识的人仅占常住人口数量的约7%。
在本周六(9月10日)“世界急救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市红十字会、市急救中心、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和甬上不少市民,听听他们对普及急救常识的看法和感慨。(董小芳)
痛心
超九成市民不知如何急救
曾有位家住江东的老人突然晕倒家中。面对突发情况,女儿一时间手足无措,于是赶紧拨打了120,蹲在妈妈身边,焦急地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遗憾的是,等120急救人员赶到的时候,老人已因鼻血堵塞呼吸道而窒息死亡。
今年年初,位于高新区万特商务中心3号楼的一部电梯突然停止运转,卡在三楼与四楼之间动弹不得,有四人被困。其中一人在消防队员到来之前自己爬出电梯想自救,结果不慎坠落到地下室身亡。
还有一位老人上楼梯时不慎滑倒,左腿骨折,无法动弹。急救常识里告诉我们不应该移动的老人却被家人立即搀扶回家。待120急救人员赶到后发现,原本很可能是单发性的骨折被“搀扶”成了多发性骨折。
这些遗憾,都是不懂急救常识惹的祸。
“我们在日常出诊和急救工作中也留意到,不少患者家属和市民缺乏急救意识和急救常识,遇到突发状况时,往往不懂得如何进行急救,而导致贻误时机。”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那位苦等120救援的女儿能在第一时间帮母亲翻个身,或许也就不会出现因呕吐物无法正常排出而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死亡的事情发生。
急救多在事故发生后的3分钟至6分钟,这段时间在医学上被誉为生命救护的“黄金时间”。如果施救不当会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若施救得当就能为医护人员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机。
可是,据统计,宁波市每年因灾害事故和其他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死亡人数有3000余人。这其中,多数是不懂急救常识而错失治疗时机或导致事态恶化。
那么,阿拉宁波市民对急救常识掌握如何?上周,记者在街头就“家中的老人突发脑中风,该怎样处理?孩子在吃东西时一不小心把食物呛进了食管,要怎么办?”两个问题随机采访了十来位市民,其中只有两位市民比较清楚要进行怎样的急救措施,而绝大多数面对这些突发情况都表示“不知道,只能立即拨打120求助”。对于“如何进行人工呼吸”,则没有一位市民能说得明白。
一组来自市红十字会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培训红十字救护员26143人,救护师资688人,普及救护知识人数55万余人次。也就是说,全市知晓急救常识的人仅占常住人口的约7%,有超过90%的市民面对突发情况不知道如何急救。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