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云明骑着电动车送儿子方啸飞来到宁波大学校园。记者 刘波 摄
昨天是宁波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辆各式小轿车、面包车,浩浩荡荡地开到学校,形成了欢送新生报到的一道风景。在这道风景中,一个更为独特的画面出现了:一位父亲骑着满载着生活用品的电动车,兴高采烈地送儿子到宁波大学报到。这是一位在宁波打工多年的父亲和他在四川老家的“留守孩子”。
15岁少年成为“留守孩子”
这对父子家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共和乡七村。父亲方云明今年45岁,是一名泥水匠。2004年春节一过,他在老乡的介绍下,来到宁波打工。几个月后,他的妻子也从家乡来到宁波打工。那一年,他的大儿子上高中,小儿子方啸飞才15岁,上初中。
此后,方啸飞成了“留守孩子”,平时住在离家六七十公里的学校里,一个月才回一次家,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年,他放暑假的时候,父母会请一个月的假,回去看望他和家人。而每年过年的时候,他的父母仍然在宁波打工。方云明十分感慨地说:“过年谁不想回家啊?但是过年的时候去,一是火车票价格高又难买,二是花销大。因此,只能忍受着对孩子的思念,过年也不回家了!”
渴望到宁波与父母团聚
“宁波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呢?”因为父母在宁波打工的原因,方啸飞对宁波也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非常向往自己能来宁波上大学。
去年6月,方啸飞在安岳中学毕业了,参加了当地的高考,并考上了二本的分数线,但宁波大学在当地只招一本,他无法填报。当年他没有被填报的二本高校录取。
今年,他复读一年后,高考理科考了533分,高出当地的一本线13分,被宁波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录取。
“15岁就与父母分开,现在终于有机会常常和父母在一起了!”方啸飞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满心欢喜。
9月1日,方啸飞来到父母打工的暂住地鄞州区高桥,和父母团聚,等待开学。
父亲骑“电驴”送儿上大学
昨日早晨7时,父子俩就从高桥的暂住房里出发了。路上,父亲还去银行取了8000元钱,买了棉被等生活用品。
9时30分左右,两人到了宁波大学新生报到点,一次性累计缴了各种费用6100元。
方云明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村里至今还只有3人考上大学,我家就占了2个。我的大儿子现在已是成都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的大四学生了。”
记者问:“2个孩子上大学,经济负担很重,方啸飞是不是需要申请助学贷款?”
方云明笑着回答:“啸飞每年的学费是4000元。这次来上学时,他在老家已获得了3000元的助学金。我们夫妻俩刚来宁波时,两人一天只能挣几十元钱,现在两人加起来一天能挣二三百元。因此,供孩子读书肯定没有问题!”
说起对孩子的期望,方云明说:“我这一路上都在叮嘱孩子,上大学后千万不能放松,一定要继续努力,下苦功夫,学好本领。”
方啸飞则开心地告诉记者:“我对现在的专业不是很满意,我想通过努力,在一年后学校再次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选一个自己理想的专业。大学毕业后希望能留在宁波工作,好好孝敬父母。”
东南商报记者毛信意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