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有人这样比喻大学生创业:与其1000个人去抢坐一个“工作席位”,不如给自己“造一把椅子”。从学生到老板,这种全新的就业模式越来越受到青年的喜爱。前不久,2011宁波市大学生“创业新秀”评审落下帷幕,江北区的两名大学生马培峰和傅立斌突破重围,跻身了十佳行列。
如果说这两名创业新秀只是个缩影的话,那么从江北工商分局的最新统计数据足以看出大学生创业正风起潮涌。从今年3月份开始江北区在准入系统设置大学生特色代码以来,共有13位大学生在该局大学生创业服务专窗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而新产生的大学生股东多达28位,其中3位还是在校大学生。
校园辅导点燃创业小火苗
暑假期间,一个名为“创业导师交流群”QQ群异常热闹,经常有成员在网上询问有关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办理程序,或是探讨当下热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创业利弊分析等等。“这个QQ群是宁波大学发起设立的,邀请了江北区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加入,为有创业需求的大学生提供在线的法律、法规、政策、程序等方面的释疑解惑,目前已有35名成员。”另外,江北工商分局还联合区内其他部门多次主动走进大学校园开展创业指导和相关咨询服务。
“我们还专门在宁波大学成立了大学生自主创业辅导中心,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量身定制’各种创业导向信息,目的就是引导大学生少走弯路。”据江北工商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份至今,已组织“服务进校园”活动5次,有近百名大学生获得了帮助。
大学生创业允许注册资金“零首付”
5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陈琦在江北工商分局顺利注册了宁波江北懿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当上了“小老板”。“与其漫无目标地去找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如自己给自己打工。”陈琦告诉笔者,“这几年,高校毕业生在宁波开公司允许注册资金‘零首付’,这也降低了创业的门槛。”
据了解,现在大学生创业,工商部门给予了较大的优惠政策,“零首付”,“住宅楼里办公司”,这些以前法律不允许的行为,现在都为大学生创业开启了“绿灯”,解决了大学生前期资金困难的创业“拦路虎”,为他们挖取人生第一桶金扫清了障碍。
从“抢板凳”到“造椅子”,创业之初的大学生们不仅需要创业热情,完善的创业服务也将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为此,江北工商部门在注册大厅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专窗,开辟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负责工商法律服务,提供事前指导、跟踪辅导、快速办结等一站式服务。
“办营业执照的时候需要带哪些材料,经营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有困惑了该找哪个部门联系,在服务专窗,这些资料应有尽有,十分方便。”陈琦告诉笔者。
内部创业成大学生发展新模式
相对于“外部创业”来说,“内部创业”是一种合理、可行的创业模式,这是宁波蓝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造出来的新的带领大学生创业的模式。
“我也曾是大学生,知道大学生创业的艰辛。”徐总经理说,“大学生有激情、有梦想,但他们往往缺乏资金和经验,需要有人提供平台和帮助。”出于这样一个想法,“内部创业”模式应运而生。
所谓“内部创业”,就是在企业的支持下,一些有创业意向的优秀员工主动承担起企业内部某些业务内容、工作项目等,乃至负责一家子公司,进行创业,并与企业分享成果,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承包”。
正是在这种火热的内部创业氛围培育出了像傅立斌这样的创业新秀,他研发的灭菌器成了“蓝野”公司的主打产品,其年销售额占到了公司总销售额的近50%,先后销往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该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占行业的65%。傅立斌“蓝德”公司已发展成为年收入超过600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公司资产达360万元,利税65万元。除了蓝德公司外,现在新成立的宁波悦医行齿科设备有限公司、宁波佰医行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也均由“蓝野”公司内部大学生承包运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学生创业的资金与技术瓶颈,让他们“轻装上阵”,也大大减轻了其创业的风险和心理压力。同时,企业也是“内部创业”的受益者,大学生灵活的思维和创新的技术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内部创业”可创造员工和企业双赢的局面。
目前,在江北区“内部创业”者已达9人,共创办9家公司,这些人都是近几年从大中专学校毕业的学生,其中4家已正式登记注册。
通讯员朱晨英 楼一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