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甬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人才与科技盛会,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将为“十二五”新篇章添上亮丽一笔。集便民、惠民、利民于一体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新平台——宁波人力资源大厦落成开业,多个人才招聘洽谈推介会将为各类就业创业人员提供新机遇……
就业创业是民生之本、民生之基,是生活品质加快提升的根本保障。新近荣膺“中国民生成就典范城市最高荣誉奖”的宁波,在推进“六个加快”战略部署特别是加快提升生活品质中,把就业创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来抓,全面实施扩大就业项目、创建充分就业县(市)区、创业富民、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和谐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服务建设、就业援助、就业培训等就业富民工程。
“十二五”开局之年,市“生活品质专项办”重点协调推进充分就业县(市)区创建、鼓励和扶持创业活动、做精做实就业服务等工作,宁波正从“最容易就业城市”向“最容易创业城市”迈进。
做足充分就业的好文章
8月下旬,江北区首期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开班。来自洪塘街道各个社区、村的50余名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个体经营者、专业合作社人员等参加了培训。
农产品经纪人是一个新兴的职业群体,在农村商品流通中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提高其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流通,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参加培训的部分学员,此前已参加了创业培训班。“创业+技能”的“1+X”培训形式,是江北创业培训品牌项目的拓展和深化,是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
目前,除无劳动能力和无就业愿望人员以外,江北区已实现了“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消除,农村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力已基本实现就业。如今“1791一起就业”、“360度全方位服务”等就业创业品牌在江北已家喻户晓。
在今年上半年的“充分就业县(市)区”考评中,和江北区一同获得“2010年度充分就业县(市)区”称号的还有余姚市、慈溪市、宁海县和鄞州区,海曙、江东、镇海三区也顺利通过复评。
至此,通过几年来充分就业创建活动,我市共创建成功充分就业县(市)区8个,尚未申报的奉化、象山、北仑三地也已有了明确创建计划,全市“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基数归零、动态归零”,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
同时,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各级政府对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全市就业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得到了整体提升。今年1至7月,全市新增就业人员8.9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8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1017人。
甬城创业队伍持续壮大
“我们公司已预定了10月的香港电子展展位,将推出儿童安全和防溺水专业监护系统及设备。”这几天,获得2010宁波市大学生创业新秀的王忠琦正在忙着测试新产品。他说,公司还将增加安全测试环节的投入,招收测试相关人员。
何止是每年评出的十大创业新秀,四明大地上的创业之风正刮得越来越劲。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创业的政策。
大学生创业创新激情越高,宁波城市发展就越有活力、越有希望。据统计,我市创业大学生的比例从2006年的0.8%提高到2010年的1.9%,创业大学生已有3000余人,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万人。
快马加鞭,《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通知》在年初给大学生送上大礼:扩大创业扶持范围,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对创业大学生实施创业补贴和奖励,对创业平台建设和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给予扶持。
没过多久,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和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两个暂行管理办法印发,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再加上两道保障。还有更细致的扶持政策,创业场租补贴实施细则出台,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者,可享受最高额度不超过3000元的经营场所租金补贴。
与此同时,另一支以城镇失业人员、困难人员为主的创业新军正在兴起。
中秋节之前,海曙区西门街道的褚丽萍从街道工作人员手里接过了创业培训班结业证书。一直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她,不久前在社区创业指导员的帮助下,已成功注册自己的公司,做起了网络生意。
成立不到一年的西门街道创业导航服务中心,至今已培训了88名失业人员,其中不少人已经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创业者凭培训证书,还可以申请最高8万元的免息免抵押创业贷款。
从帮助失业人员、困难人员就业向帮扶创业转变,这已经成为宁波多个地区在推进就业创业工作中的新气象。据统计,1至6月全市新增创业实体达50351个。
5000人家门口从事就业服务工作
年近50岁的张英(化名)近来日子过得越来越顺心。在庄市街道曙光村的康复院工作的她,虽然每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但也是一笔改善生活的重要收入。
该村社会保障与救助服务室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无论是村里的被征地人员、失业人员,还是外来务工人员,到服务室来查询一下就业信息,现在成了大家找工作的首选。
即便住在镇海区最偏远的农村,只要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就近的劳动保障服务室,享受到全程免费的就业登记、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就业援助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一条龙的劳动保障服务。“15分钟劳动保障服务圈”,给镇海城乡就业人员带来极大便利。
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每一个村、每一个社区都有社会保障与救助服务室,计算机网络全部覆盖到每一个服务室,从市、县(区)、街道(乡镇)到社区(村)四级联网,就业信息一查便知。街道的大显示屏、社区里的触摸屏更方便就业人员自助挑选。
今年初,我市提出“服务平台进村行动”,加快了村级服务平台推进步伐。4月,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以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为总要求,以一间房(一个窗口)、一块牌、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条网线“六个一”为标准建设村级平台。
6月份,召集村级平台建设率未满100%的个别县(市)区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进行重点指导和督促。宁波争取年底村级平台建设率达到100%,实现人力资源保障服务城乡全覆盖。
截至7月底,全市已有62个街道、90个乡镇、497个社区建立了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站(室),建站(室)率达到100%,联网率达100%。全市还配备街道(乡镇)工作人员1075名、社区工作人员819名,配备村劳动保障协理员3451名,其中1250名为专职,建立起了一支总计超过5000人的基层劳动保障管理服务队伍。
宁波日报记者 周骥 通讯员 于源 刘震 吴小玲
民生工程:宁波人力资源大厦
位于东部新城兴宁东路228号的宁波人力资源大厦,是市委、市政府按照大部制改革的思路,在原人事、原劳动保障局尚未合并的情况下,先行整合了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职能,搭建的便民、惠民、利民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它集人力资源培训、人才招聘、人才服务等各项功能于一体,为从农民工到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各类人才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一站式的服务。
2011宁波市十大创业新秀杨磊2004年毕业于宁波大学计算机系,赴瑞典留学取得硕士学位后不久,回到家乡创业。公司成立一年多来,已带动了十来名大学生就业,所有员工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平均年龄为28岁。这个优秀的创业团队去年实现了离岸外包业务的快速扩展,创汇近100万元人民币,今年保守预计创汇将翻番。
民生感言:有信心往前走
该公司近期重点开发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软件产品,力争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分一杯羹”。“相信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作为有梦想的创业青年会更有信心往前看、往前走,企业的发展将紧紧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继往开来。”杨磊说。
大厦主要有两个交流洽谈大厅,一楼交流洽谈大厅面积5000平方米,设置400个招聘展位;三楼高端人才交流洽谈厅面积1500平方米,设置全封闭或半封闭深度洽谈室近百个。二楼的公共就业服务大厅面积2900平方米,设60个公共服务窗口。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