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据有关部门通报,宁波市江北区李家村,成为我省第一个“慈善村”。
在这个村里,不分男女老少,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参与慈善活动的人数达80%以上。2010年,村企业捐善款32万元,村民捐善款16.82万元。
在这个村里,各类困难户都登记在册。村民得了大病,每年补助3000元;日常患病治疗,在享受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后,医药费自理部分再由“村级慈善帮扶基金”报销60%。
创建“慈善村”,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对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慈善村”的创建,是向广大农村普及慈善文化的丰硕成果。慈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如果一个人、一个单位连什么是慈善、为什么要做慈善、怎样做慈善都弄不明白,就不可能有自觉的慈善行为。江北区在创建“慈善村”的进程中,慈善文化逐渐得到普及,改变了一些村民认为做慈善只是“有钱人的事”的观念,激发了大家的慈善意识和积极性,村里呈现出“人人参与慈善,人人奉献爱心”的热烈氛围。
“慈善村”的创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涵。如今,在李家村,帮贫扶困、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同村共济蔚然成风,村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升华,村风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精神变物质。李家村的村级经济得到了持续发展,每年以12%的增幅递升,村民收入每年也以16%的增幅递升。这个村获得了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省文明村的荣誉。
“慈善村”的创建,是慈善组织在拓展事业中的一项创新。江北区慈善总会成立之后,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两年募集善款4600万元,其中农村层面捐款仅5000余元,只占0.01%,而江北区农村面积占90.3%,农村人口占38.3%。为此,江北区慈善总会下决心开垦农村慈善的“处女地”,提出开展“百村慈善帮扶基金工程”,确定了四条原则:一,因村制宜,量力而行;二,扶植弱村,重点补助;三,按例使用,积累补歉;四,自募自用,村内受益。这样做,使村村有“慈善资金的老母鸡”,年年有“生蛋的增值款”。通过“百村慈善帮扶基金”的实践,慈善事业在广袤的乡村遍地开花。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各行各业都是大有可为的,“慈善村”的创建,就是为这个大局作出了贡献。
编辑: 宁丁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