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社保卡就医“一卡通”实施 异地就医很方便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0-04 08:21:13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讯 挂号、看病、付费、取药。日前,在李惠利医院,象山中学退休教师柴本贤不到1小时就完成了看病的全部过程。更值得一提的是,虽是异地就医(象山参保、宁波市区就医),柴老师却享受了与市区参保人员一样的待遇。

  10月1日起,我市实行社保卡就医“一卡通”,异地就医患者真正告别“费用垫支、报销跑腿”的烦恼,柴老师就是这项新政的首批受益对象。“一下变得这么方便,还真有些不习惯。”在医药付费窗口,柴老师习惯性地掏出200元递进窗口,却被收费人员退了回来。“社保卡医保‘一卡通’真正方便了我们这些外地参保的老病号。”柴老师感慨不已。

  65岁的柴老师曾是象山中学一名高级英语教师。退休后,柴老师随宁波市区工作的儿子居住在江东区。由于有着20多年的老胃病,柴老师不得不隔三差五地去医院就诊、配药。

  “以前看病,每次都要自己先垫付医药费,隔一段时间回象山报销一次。”医保关系在象山,就医在宁波,报销医药费成了柴老师最头疼的事。“来回跑一趟至少要一天,有时候还得留在那边过夜。”

  不过,对柴老师来说,更大的不便在于,过去两地报销标准不统一,也不能当场结报。“象山医保部门收了报销材料、记下银行卡卡号,一个星期后才能把钱打到卡里。”柴老师告诉记者。

  为免去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报销跑腿之苦,去年2月,我市开始实施全大市异地委托报销。象山、奉化的参保人员对口鄞州,慈溪参保人员对口江东,余姚对口江北,宁海对口海曙。

  从这以后,柴老师报销医药费,只需乘公交车去鄞州医保中心办理,当场结算,同时还能拿到一张报销清单。“有了这份清单,用药花费明明白白,就医时也可以请医生少配些自费药,减轻家庭负担。”对宁波市出台的异地委托报销政策,柴老师颇为欣喜。

  今年5月,我市实行职工医保市级统筹,提高了各县(市)区的报销标准,医保就医报销的政策也统一了。

  “如今,在宁波看病连报销都不需要,个人要支付的钱医院直接从账户里划走,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医。”柴老师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家人从报纸上得知宁波要发放社保卡,能实现就医“一卡通”,他就第一时间向象山医保中心申请,成为宁波首批社保卡换发对象。“通过今天的试用,我感觉自己成了真正的宁波市区人。”柴老师笑着说。(宁波日报记者秦 羽 通讯员吴小玲)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社保卡就医“一卡通”实施 异地就医很方便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0-04 08:21:13

  中国宁波网讯 挂号、看病、付费、取药。日前,在李惠利医院,象山中学退休教师柴本贤不到1小时就完成了看病的全部过程。更值得一提的是,虽是异地就医(象山参保、宁波市区就医),柴老师却享受了与市区参保人员一样的待遇。

  10月1日起,我市实行社保卡就医“一卡通”,异地就医患者真正告别“费用垫支、报销跑腿”的烦恼,柴老师就是这项新政的首批受益对象。“一下变得这么方便,还真有些不习惯。”在医药付费窗口,柴老师习惯性地掏出200元递进窗口,却被收费人员退了回来。“社保卡医保‘一卡通’真正方便了我们这些外地参保的老病号。”柴老师感慨不已。

  65岁的柴老师曾是象山中学一名高级英语教师。退休后,柴老师随宁波市区工作的儿子居住在江东区。由于有着20多年的老胃病,柴老师不得不隔三差五地去医院就诊、配药。

  “以前看病,每次都要自己先垫付医药费,隔一段时间回象山报销一次。”医保关系在象山,就医在宁波,报销医药费成了柴老师最头疼的事。“来回跑一趟至少要一天,有时候还得留在那边过夜。”

  不过,对柴老师来说,更大的不便在于,过去两地报销标准不统一,也不能当场结报。“象山医保部门收了报销材料、记下银行卡卡号,一个星期后才能把钱打到卡里。”柴老师告诉记者。

  为免去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报销跑腿之苦,去年2月,我市开始实施全大市异地委托报销。象山、奉化的参保人员对口鄞州,慈溪参保人员对口江东,余姚对口江北,宁海对口海曙。

  从这以后,柴老师报销医药费,只需乘公交车去鄞州医保中心办理,当场结算,同时还能拿到一张报销清单。“有了这份清单,用药花费明明白白,就医时也可以请医生少配些自费药,减轻家庭负担。”对宁波市出台的异地委托报销政策,柴老师颇为欣喜。

  今年5月,我市实行职工医保市级统筹,提高了各县(市)区的报销标准,医保就医报销的政策也统一了。

  “如今,在宁波看病连报销都不需要,个人要支付的钱医院直接从账户里划走,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医。”柴老师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家人从报纸上得知宁波要发放社保卡,能实现就医“一卡通”,他就第一时间向象山医保中心申请,成为宁波首批社保卡换发对象。“通过今天的试用,我感觉自己成了真正的宁波市区人。”柴老师笑着说。(宁波日报记者秦 羽 通讯员吴小玲)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