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奉化人王正廷曾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0-10 07:05:32报料热线:81850000

  在辛亥革命中,奉化籍人士王正廷功不可没,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日前,在市社科院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座谈会上,市委党校教授乐承耀指出,王正廷曾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即后来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且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大涨了国人的志气。

  乐承耀认为,王正廷的一生,是从辛亥志士、革命“参赞”到爱国外交官的转变,“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王正廷最主要的功绩也在于此。”

  1911年,为建立统一的民国政府,南北和谈的局面出现,但和谈地点是在上海还是武昌,双方争执不下。王正廷认为上海好,不仅交通便利,为中外耳目所寄,易造影响,而且能和已经光复的苏浙地区联成一气。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发表《致各省代表团函》:“瑛等与唐即日赴沪,宁会选举,务乞稍缓俟唐、伍会商后再举,必得美满结果。”

  立国文献也是以王正廷为主起草的。乐承耀介绍,1911年12月15日,南北和谈在上海举行,王正廷是“参赞”之一,同时也是孙中山的特别代表,这说明他已是孙中山信任和器重的人。

  为结束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权,必须仿照西方政治制度,重建中国的国体和政体,起草政府的组织大纲和宪法。王正廷与雷奋、马君武组成起草小组并为第一执笔人。据记载,他“仅凭课业见闻,冥搜默写,一个晚上便写出了草案,然后同雷奋、马君武一起字斟句酌,数易其稿,卒底于成——距开笔不到两天时间”。

  为适应形势,孙中山决定把《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修改为具有宪法效力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此,王正廷与宋教仁、王宠惠等人密切合作,以《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鄂州约法》为参考,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起草工作,“对于王正廷来讲,参与起草《临时约法》成为衡量其个人在整个辛亥革命中所作贡献的历史尺度。”乐承耀说道。

  1919年,王正廷作为全权代表之一出席巴黎和会。使团五人意见不一,外国势力又虎视眈眈,可谓是内忧外患。争执焦点集中在中国是否承认日本承继德国(在山东)的权利。王正廷力排众议,顶着巨大的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恰逢国内爆发五四运动,群情激愤。王正廷的义举极大地激励了国人救亡图存的热情,他的名字也与诸多志士仁人一道,在历史中焕发隽永的光辉。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奉化人王正廷曾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0-10 07:05:32

  在辛亥革命中,奉化籍人士王正廷功不可没,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日前,在市社科院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座谈会上,市委党校教授乐承耀指出,王正廷曾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即后来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且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大涨了国人的志气。

  乐承耀认为,王正廷的一生,是从辛亥志士、革命“参赞”到爱国外交官的转变,“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王正廷最主要的功绩也在于此。”

  1911年,为建立统一的民国政府,南北和谈的局面出现,但和谈地点是在上海还是武昌,双方争执不下。王正廷认为上海好,不仅交通便利,为中外耳目所寄,易造影响,而且能和已经光复的苏浙地区联成一气。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发表《致各省代表团函》:“瑛等与唐即日赴沪,宁会选举,务乞稍缓俟唐、伍会商后再举,必得美满结果。”

  立国文献也是以王正廷为主起草的。乐承耀介绍,1911年12月15日,南北和谈在上海举行,王正廷是“参赞”之一,同时也是孙中山的特别代表,这说明他已是孙中山信任和器重的人。

  为结束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权,必须仿照西方政治制度,重建中国的国体和政体,起草政府的组织大纲和宪法。王正廷与雷奋、马君武组成起草小组并为第一执笔人。据记载,他“仅凭课业见闻,冥搜默写,一个晚上便写出了草案,然后同雷奋、马君武一起字斟句酌,数易其稿,卒底于成——距开笔不到两天时间”。

  为适应形势,孙中山决定把《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修改为具有宪法效力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此,王正廷与宋教仁、王宠惠等人密切合作,以《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鄂州约法》为参考,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起草工作,“对于王正廷来讲,参与起草《临时约法》成为衡量其个人在整个辛亥革命中所作贡献的历史尺度。”乐承耀说道。

  1919年,王正廷作为全权代表之一出席巴黎和会。使团五人意见不一,外国势力又虎视眈眈,可谓是内忧外患。争执焦点集中在中国是否承认日本承继德国(在山东)的权利。王正廷力排众议,顶着巨大的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恰逢国内爆发五四运动,群情激愤。王正廷的义举极大地激励了国人救亡图存的热情,他的名字也与诸多志士仁人一道,在历史中焕发隽永的光辉。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