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象山
象山:吃“轮众饭”的九旬翁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0-11 10:07:51报料热线:81850000

图为吴瑞丰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周建平 摄)

  九旬寿星 一村之“长”

  人生暮年,独立生活力不从心,只得寄居儿女家中,颐养天年。象山方言中,把这种养老方式叫做吃“轮众饭”。

  象山贤庠镇珠溪一个叫下庄的小村子里,今年94岁的吴瑞丰老人眼下就在6个儿子家中吃“轮众饭”。

  吴老汉生于1918年,属马,是目前村里年岁最长的寿星。

  “阿爸还年轻哩,起码能活100岁。”面对不期而至的记者,老人的四儿子玩笑里流露出自豪。“20年前,屋顶一块瓦片掉下来砸到阿爸背上,从此他的背脊驼了;除此之外,阿爸一直来呒病呒痛。”小女儿吴阿姨倚在门旁补充道。

  吴瑞丰老人安坐在床沿,从口袋里掏出香烟,分给记者,自己也点上一支。

  “我年轻时啥行当都做过,农民、商贩,还背过枪哩!”老人讲话不温不火,思路十分清晰。透过他那轮廓分明的五官,你依稀可以想见他年轻时的俊朗模样。

  6年前妻子去世,吴瑞丰仍然独自生活。直到去年下半年,93岁的他终于感到力不从心了,开始住到儿子们家里。

  六个儿子 十天一轮

  吴瑞丰与妻子一共养育了6个儿子3个女儿。按当地风俗,赡养义务由儿子们分担。

  正是午餐时分,餐桌上放着两盆鱼、一碗羹,其中一条是价格不菲的鲳鱼。“阿爸每餐能吃一浅碗饭,要是看到年糕、米团、麻团,胃口就更好。平日他最喜欢吃鸡腿了。”女儿话音刚落,吴瑞丰忙笑着“更正”:“我啥东西都吃。”言外之音是:自己不挑食。

  采访之前,我们就已听说,老人目前由6个儿子轮流赡养,6个儿子10天一轮,把父亲接到自己家中照料。

  10天一轮的频率,听上去有点折腾人。面对我们的疑惑,老人的几个儿子似乎敏感地躲避着这个话题。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四儿子总算给出了答案:他们兄弟几个家境都不富裕,一年毛收入才二三万元;平日各自又要忙农活,所以商量后决定10天一轮,这样牵制的精力相对就小些。事实上,吴瑞丰的儿女大多也已跨入老年人门槛,最大的儿子年逾古稀,自身也需要别人照顾了。

  每到一轮结束,吴瑞丰就带上自己的随身家什:一床被铺,一台21吋彩电,一把须臾不离嘴的茶壶,一只夜壶,一张已故妻子的照片,搬入“新家”。

  亡妻照片 日夜相对

  老人床边的方桌上,摆着一台21吋彩电。这件孝顺侄女送的礼物,陪伴吴瑞丰打发着晚年的寂寞时光。老人爱看京剧、越剧,也喜欢听新闻。

  桌上放的另一件醒目家什,是一帧相框,照片中人是老人的已故妻子。

  “老婆一共给我生了11个孩子,后来两个夭折了;她这一辈子,跟着我吃了很多苦……”他说,结婚时,老婆16岁,他21岁。

  “年轻时,阿爸阿姆偶尔也会吵架,但现在每次搬家,阿爸总要带上阿姆的照片。”大儿媳告诉记者,公公婆婆一起生活了近60年,情深意笃,公公有时会把婆婆遗留下的身份证放在床头,晚上同枕共眠。

  住在儿子们家中,老人大多数时候仍在居住的小屋里独自吃饭。儿子解释说,他们忙于农活,要是一块吃的话,老人就会“没了住顿”(宁波话:意思是吃饭没规律)。但显然,“住顿”把住了,屋子也冷清了许多。

  逢年过节,是吴瑞丰最开心的日子,那时几十号晚辈簇拥着前来看望,大伙儿还会送上一些零花钱。

  老人眼下每月有180元“收入”,听说其中100元是政府给九旬老人的特殊生活补助金。好在老人身体康健,无需打针吃药,这些钱够他抽烟、吃水果的开销了。去年春节,吴瑞丰从晚辈平日孝敬他的钱里掏出一万两千元,给了6个儿子每家2000元。

  ……

  结束采访时,老人拄着拐杖执意要送我们。他的身子已弓成60度弯角。远远望去,他一脸慈祥,在不停地摆手致意。

  编 后

  人生暮年,欲望之灯次第熄灭,幸福的含义慢慢简化成为身体的康健和儿女的孝顺。

  但儿女终究也会老。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对于社会福利保障有了更为深切的期盼。

  “养儿防老”,我们已经念叨了千百年,今天依然能在现实的土地上激起回响,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养老之痛。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的明天,不要等到亲人离去时,我们才幡然领悟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珍贵。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象山:吃“轮众饭”的九旬翁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0-11 10:07:51

图为吴瑞丰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周建平 摄)

  九旬寿星 一村之“长”

  人生暮年,独立生活力不从心,只得寄居儿女家中,颐养天年。象山方言中,把这种养老方式叫做吃“轮众饭”。

  象山贤庠镇珠溪一个叫下庄的小村子里,今年94岁的吴瑞丰老人眼下就在6个儿子家中吃“轮众饭”。

  吴老汉生于1918年,属马,是目前村里年岁最长的寿星。

  “阿爸还年轻哩,起码能活100岁。”面对不期而至的记者,老人的四儿子玩笑里流露出自豪。“20年前,屋顶一块瓦片掉下来砸到阿爸背上,从此他的背脊驼了;除此之外,阿爸一直来呒病呒痛。”小女儿吴阿姨倚在门旁补充道。

  吴瑞丰老人安坐在床沿,从口袋里掏出香烟,分给记者,自己也点上一支。

  “我年轻时啥行当都做过,农民、商贩,还背过枪哩!”老人讲话不温不火,思路十分清晰。透过他那轮廓分明的五官,你依稀可以想见他年轻时的俊朗模样。

  6年前妻子去世,吴瑞丰仍然独自生活。直到去年下半年,93岁的他终于感到力不从心了,开始住到儿子们家里。

  六个儿子 十天一轮

  吴瑞丰与妻子一共养育了6个儿子3个女儿。按当地风俗,赡养义务由儿子们分担。

  正是午餐时分,餐桌上放着两盆鱼、一碗羹,其中一条是价格不菲的鲳鱼。“阿爸每餐能吃一浅碗饭,要是看到年糕、米团、麻团,胃口就更好。平日他最喜欢吃鸡腿了。”女儿话音刚落,吴瑞丰忙笑着“更正”:“我啥东西都吃。”言外之音是:自己不挑食。

  采访之前,我们就已听说,老人目前由6个儿子轮流赡养,6个儿子10天一轮,把父亲接到自己家中照料。

  10天一轮的频率,听上去有点折腾人。面对我们的疑惑,老人的几个儿子似乎敏感地躲避着这个话题。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四儿子总算给出了答案:他们兄弟几个家境都不富裕,一年毛收入才二三万元;平日各自又要忙农活,所以商量后决定10天一轮,这样牵制的精力相对就小些。事实上,吴瑞丰的儿女大多也已跨入老年人门槛,最大的儿子年逾古稀,自身也需要别人照顾了。

  每到一轮结束,吴瑞丰就带上自己的随身家什:一床被铺,一台21吋彩电,一把须臾不离嘴的茶壶,一只夜壶,一张已故妻子的照片,搬入“新家”。

  亡妻照片 日夜相对

  老人床边的方桌上,摆着一台21吋彩电。这件孝顺侄女送的礼物,陪伴吴瑞丰打发着晚年的寂寞时光。老人爱看京剧、越剧,也喜欢听新闻。

  桌上放的另一件醒目家什,是一帧相框,照片中人是老人的已故妻子。

  “老婆一共给我生了11个孩子,后来两个夭折了;她这一辈子,跟着我吃了很多苦……”他说,结婚时,老婆16岁,他21岁。

  “年轻时,阿爸阿姆偶尔也会吵架,但现在每次搬家,阿爸总要带上阿姆的照片。”大儿媳告诉记者,公公婆婆一起生活了近60年,情深意笃,公公有时会把婆婆遗留下的身份证放在床头,晚上同枕共眠。

  住在儿子们家中,老人大多数时候仍在居住的小屋里独自吃饭。儿子解释说,他们忙于农活,要是一块吃的话,老人就会“没了住顿”(宁波话:意思是吃饭没规律)。但显然,“住顿”把住了,屋子也冷清了许多。

  逢年过节,是吴瑞丰最开心的日子,那时几十号晚辈簇拥着前来看望,大伙儿还会送上一些零花钱。

  老人眼下每月有180元“收入”,听说其中100元是政府给九旬老人的特殊生活补助金。好在老人身体康健,无需打针吃药,这些钱够他抽烟、吃水果的开销了。去年春节,吴瑞丰从晚辈平日孝敬他的钱里掏出一万两千元,给了6个儿子每家2000元。

  ……

  结束采访时,老人拄着拐杖执意要送我们。他的身子已弓成60度弯角。远远望去,他一脸慈祥,在不停地摆手致意。

  编 后

  人生暮年,欲望之灯次第熄灭,幸福的含义慢慢简化成为身体的康健和儿女的孝顺。

  但儿女终究也会老。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对于社会福利保障有了更为深切的期盼。

  “养儿防老”,我们已经念叨了千百年,今天依然能在现实的土地上激起回响,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养老之痛。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的明天,不要等到亲人离去时,我们才幡然领悟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珍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