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珍宝展中有几件乾隆帝喜欢的珍品如意,其中一件“沉香木雕花如意”,高9厘米,长41厘米,宽11厘米,沉香木质,头部呈如意云头状,柄身微曲,侧壁嵌蝙蝠纹螺钿等。沉香木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木材,凝结香脂后可以发出奇异的芳香。另外一件青玉福寿纹如意,高5.4厘米,长44厘米,宽1.7厘米,首为云头形,采用浅浮雕工艺,雕蝙蝠、寿桃纹;长条形柄。雕灵芝、蝙蝠等纹饰,柄尾有象鼻孔,挂黄色穗带。造型舒展优美,雕工细腻精致。展览中还有青玉福庆万寿纹如意、沉香木雕八仙庆寿如意等多款精品如意。
“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后来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明清时,每逢新君登基,皇帝大婚,帝后寿诞等重大节日王公大臣会向帝后敬献如意,乾隆皇帝60岁寿诞时,大臣们集资进献了用金丝编制的60柄如意,共用黄金1361两(42546克)。大臣和地方官员把进贡如意当作讨帝王欢心的重要手段,而帝王也把赏赐如意作为笼络人心的方式之一。皇帝还会用如意做定情之物送与爱妃。
乾隆二十年(1755年),这一年乾隆皇帝初度平定伊犁回部叛乱,准噶尔部归降,他写下集颂功、记事、寓戒为一身的《咏如意诗》,命造办处嵌于如意表面:“和阗供岁供,制器玉工闲。虽曰来之易,能忘获以艰。新年符吉兆,代语得心闲。永愿洗兵马,休言致白环。”
《乾隆御制诗》中,收录了不少关于如意的诗篇,《咏白玉如意》就有多首,其一写道:“盈尺和阗玉,良工琢曲琼。惟坚待为错,曰白自含英。底藉公孙辩,还嗤惠子鸣。指挥供代语,静默足沈情。”在乾隆皇帝看来,如意不仅是吉祥之物,可挂墙壁、佐文房、置座旁,更是一种“代语不须言”的代言之物,“巧匠琢荆玉,雅堪号握君”,有如意在手,便可心情舒畅、妙语迭出。宫中各种仪仗过于威严,只有如意才可自由闲适地表现自我。因此,乾隆皇帝经常琢磨如意的质地、造型及内在含义。同时,从乾隆的御制诗中,还可以看出,乾隆皇帝最喜欢的是竹根、檀木、白玉和仿古铜器如意,曾下令宫中造办处制作。故宫现藏清代如意近三千件,最大的有一米多长,这些如意取材上贵比金玉,制艺上穷极工巧。清宫中的如意已不仅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工艺品,更是权位和财富的象征。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