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南塘河上的永济桥建于1930年 已经81岁了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0-11 10:35:47报料热线:81850000

81岁的永济桥。

挂着“浴室”招牌的盐店边凉亭

  家住海曙区段塘街道南塘河畔的王先生近日给本报来电,说他家附近有座水泥桥,横跨南塘河,有81年历史了。

  古桥专家表示,宁波最早的几座水泥桥几乎都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王先生所说的这座桥叫“永济桥”,建于1930年,当属水泥桥中的“长者”,在它身上,包含着宁波开始水泥造桥的诸多信息。

  王先生希望通过本报向读者求证,宁波还有比永济桥更老的水泥桥吗?

  宁波还有比永济桥更老的水泥桥吗?

  南塘河穿过环城南路往南流去。在穿越段塘街道雄镇社区的那段南塘河河面上,横跨着一座满面沧桑的老桥,这便是永济桥。昨天,记者来到这里探访。

  永济桥长20余米,宽约3米,单孔跨河,桥的落坡两端呈喇叭口形状。目前桥面、护栏有些残破,但依旧承载着过往的行人。

  桥中左右两侧各有一块平整的磨石子拦板,其上镌刻着“永济桥”三字,旁边的落款为:民国十九年(1930年)建。据此可知,老桥已经81岁。王先生说,老桥陪了他一辈子。

  老桥和1936年建成的家喻户晓的灵桥一样,都是水泥材质的桥面。那个年代,水泥在中国才诞生20多年,普及并不迅速,当时用水泥建桥,比较奢侈了。

  历经岁月沧桑,当年的水泥桥还有多少依旧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呢?王先生推测,这81岁的水泥桥,应该是水泥桥中的寿星了。他希望通过本报向读者求证,宁波还有比永济桥更老的水泥桥吗?

  古桥专家:它可能是宁波现存最老的水泥桥

  《宁波老桥》的第一作者杨古城说,宁波开始用水泥造桥,是在民国时期,更准确的时间暂无定论,但从现存的水泥古桥看,超过80年,且依旧在使用的几乎没有了,永济桥较好地保留了下来,实属难得。

  宁波市文保所专家徐炯明对宁波古桥也颇有研究,他说,据他了解,在宁波范围内,排得上号的老水泥桥有四五座,但几乎都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修建的,其历史,很难早于1930年6月就建成的永济桥。

  水泥桥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造桥方式在宁波被推广,从保存较好的永济桥可以看出那个时代造桥技术的诸多信息。

  附近老居民说,老桥曾遭受过日军的炮火,破了一个洞,但老百姓又凑钱把它修补好了。

  “一桥一亭”的甬地人文风格

  “一桥一亭”,说的是永济桥和它东北侧桥头的一个无名的亭子。

  文保专家说:这桥头立亭、亭桥相配的“一桥一亭”,是甬地特有的人文景观,桥亭组合的保存,对研究宁波民风民俗有重要价值。

  记者在现场看到,亭子有两间房大小,整体是硬山顶结构,屋梁上是三角人字架,其下是三对粗实的石柱,它们牢牢地支撑着亭子,使整座亭显得平朴原始。现在,亭子的主要构件还基本保留,只是多处留有后人用现代砖、瓦、石修补的痕迹,有一种古今揉搓感。无名亭或许有名字,但已被遗忘,附近的老住户都叫它“盐店边凉亭”。这个名字的得来,是因亭边曾有过一家主营食盐的杂货店,算不上它的真名。

  承载历史记忆的桥亭渐老去

  桥畔亭旁的老住户王阿婆告诉记者,亭比桥更早一些,听老人说,清代就有了,上世纪70年代倒塌过,村民又把它修好了。小时候,亭子比现在看到的要大很多,一直连到旁边那幢清代的老房子门前。

  在现场,记者发现,王阿婆所说的那幢清代老房子在亭外四五米处,古色古香。房主金老太告诉记者,记忆中,房子门前也有个亭子,和桥头的盐店边凉亭连在一起。那时候,桥下船来客往,亭子里则长期有人摆着茶摊,还有人叫卖一些糖果类小食品。南塘河上的纤夫们背纤到此,总要在亭子里歇歇脚,抽一会烟或买些食品下酒,或到茶摊上买几杯茶痛快地喝上一阵。

  现在的古桥老亭虽说已是文物保护点,但却已经日趋破落,部分砖石开始脱落。亭子下有一家小卖店,摆满现代人需要的五颜六色的商品,而亭上则被挂上了“浴室”的招牌。

  无论是王先生还是金老太,他们都希望,这组承载了历史记忆的桥、亭,能好好地保留下去。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南塘河上的永济桥建于1930年 已经81岁了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0-11 10:35:47

81岁的永济桥。

挂着“浴室”招牌的盐店边凉亭

  家住海曙区段塘街道南塘河畔的王先生近日给本报来电,说他家附近有座水泥桥,横跨南塘河,有81年历史了。

  古桥专家表示,宁波最早的几座水泥桥几乎都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王先生所说的这座桥叫“永济桥”,建于1930年,当属水泥桥中的“长者”,在它身上,包含着宁波开始水泥造桥的诸多信息。

  王先生希望通过本报向读者求证,宁波还有比永济桥更老的水泥桥吗?

  宁波还有比永济桥更老的水泥桥吗?

  南塘河穿过环城南路往南流去。在穿越段塘街道雄镇社区的那段南塘河河面上,横跨着一座满面沧桑的老桥,这便是永济桥。昨天,记者来到这里探访。

  永济桥长20余米,宽约3米,单孔跨河,桥的落坡两端呈喇叭口形状。目前桥面、护栏有些残破,但依旧承载着过往的行人。

  桥中左右两侧各有一块平整的磨石子拦板,其上镌刻着“永济桥”三字,旁边的落款为:民国十九年(1930年)建。据此可知,老桥已经81岁。王先生说,老桥陪了他一辈子。

  老桥和1936年建成的家喻户晓的灵桥一样,都是水泥材质的桥面。那个年代,水泥在中国才诞生20多年,普及并不迅速,当时用水泥建桥,比较奢侈了。

  历经岁月沧桑,当年的水泥桥还有多少依旧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呢?王先生推测,这81岁的水泥桥,应该是水泥桥中的寿星了。他希望通过本报向读者求证,宁波还有比永济桥更老的水泥桥吗?

  古桥专家:它可能是宁波现存最老的水泥桥

  《宁波老桥》的第一作者杨古城说,宁波开始用水泥造桥,是在民国时期,更准确的时间暂无定论,但从现存的水泥古桥看,超过80年,且依旧在使用的几乎没有了,永济桥较好地保留了下来,实属难得。

  宁波市文保所专家徐炯明对宁波古桥也颇有研究,他说,据他了解,在宁波范围内,排得上号的老水泥桥有四五座,但几乎都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修建的,其历史,很难早于1930年6月就建成的永济桥。

  水泥桥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造桥方式在宁波被推广,从保存较好的永济桥可以看出那个时代造桥技术的诸多信息。

  附近老居民说,老桥曾遭受过日军的炮火,破了一个洞,但老百姓又凑钱把它修补好了。

  “一桥一亭”的甬地人文风格

  “一桥一亭”,说的是永济桥和它东北侧桥头的一个无名的亭子。

  文保专家说:这桥头立亭、亭桥相配的“一桥一亭”,是甬地特有的人文景观,桥亭组合的保存,对研究宁波民风民俗有重要价值。

  记者在现场看到,亭子有两间房大小,整体是硬山顶结构,屋梁上是三角人字架,其下是三对粗实的石柱,它们牢牢地支撑着亭子,使整座亭显得平朴原始。现在,亭子的主要构件还基本保留,只是多处留有后人用现代砖、瓦、石修补的痕迹,有一种古今揉搓感。无名亭或许有名字,但已被遗忘,附近的老住户都叫它“盐店边凉亭”。这个名字的得来,是因亭边曾有过一家主营食盐的杂货店,算不上它的真名。

  承载历史记忆的桥亭渐老去

  桥畔亭旁的老住户王阿婆告诉记者,亭比桥更早一些,听老人说,清代就有了,上世纪70年代倒塌过,村民又把它修好了。小时候,亭子比现在看到的要大很多,一直连到旁边那幢清代的老房子门前。

  在现场,记者发现,王阿婆所说的那幢清代老房子在亭外四五米处,古色古香。房主金老太告诉记者,记忆中,房子门前也有个亭子,和桥头的盐店边凉亭连在一起。那时候,桥下船来客往,亭子里则长期有人摆着茶摊,还有人叫卖一些糖果类小食品。南塘河上的纤夫们背纤到此,总要在亭子里歇歇脚,抽一会烟或买些食品下酒,或到茶摊上买几杯茶痛快地喝上一阵。

  现在的古桥老亭虽说已是文物保护点,但却已经日趋破落,部分砖石开始脱落。亭子下有一家小卖店,摆满现代人需要的五颜六色的商品,而亭上则被挂上了“浴室”的招牌。

  无论是王先生还是金老太,他们都希望,这组承载了历史记忆的桥、亭,能好好地保留下去。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