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家服装企业的生产车间。
东南商报记者 薛智谊 实习生 陈若虚
“罗蒙不做外贸了”,这让服装业界多少有些震动。事实上,“有订单,没人做;有人做,没钱赚”的说法在一些服装企业弥漫已久。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汇率变动,银行贷款利息支出翻番……今年以来,这些“飘红涨幅”似乎站错了地方——不出现在股票市场,却牢牢占据生产要素市场,各种不利因素的综合发酵,给宁波制造业带来生存的压力和困扰。衰退还是重生?宁波服装企业如何应对?作为宁波优势产业的服装业,抗击挑战的活力何在?记者了解到,市场的“倒逼”下,以品牌引导内销寻求突围,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
服装企业“有订单不敢接”
“不是没有外贸订单,而是贴牌的利润已经‘薄得像刀片’,外商不管企业成本上涨,压价太厉害。”罗蒙集团总裁朱绪龙表示,目前罗蒙还有少量出口,不过都是自主品牌出口。
朱绪龙说,不再做贴牌并不是意气用事,而是公司的战略调整,公司内销上扬,生产有点跟不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利润率相对较高的板块。
另外,由于物价上涨、外来务工人员相对减少,作为劳动力密集型的服装企业,“招工难”依然延续。“以前过了正月十五,厂门口到处是来找工作的工人,现在,有点招不到人了。对企业正常生产有较大影响。”朱绪龙说。
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如刚告诉记者,目前不光基层员工招工难,高端设计人才、生产管理人才更是严重缺乏,这对企业升级、转型带来不少困难。
记者调查发现,原材料价格涨幅很大、用工难和工资提高、汇率下调、信贷利息支出相对去年翻番等诸多因素,很多服装外贸企业无论新老客户,其利润率很难超过5%。国际消费购买力持续减弱,越南、印度等低成本地区的竞争压力增加等压力,也给服装外贸出口带来了不利因素。
阵痛中再创品牌
宁波市经信委副主任周学明表示,服装出口企业“有单不敢接”的现状,说明以低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力合作的时代逐步结束,现实条件逼迫我们要适时而动地加快自主创新,实现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的转变。
事实上,罗蒙一直在不断地强化品牌,先后请刘德华、林志颖作形象代言人。而不少以前一心做外贸的企业,选择了打自主品牌撬动国内市场。
近日,总投资1.86亿美元的宁波马威服饰有限公司在北仑落户,这家公司的持有人是拥有5万余名员工的著名的贴牌服装企业——申洲针织有限公司。这意味着“亚洲第一针织企业”、OEM巨无霸终于在创自主品牌的路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我们打出的自主品牌叫Maxwin(马威),走男女运动装和童装路线,目前在世纪东方广场店开出了首家专卖店,计划年内上海开出4家专卖店,未来3年内有望发展至1000家门店。”申洲集团总经理助理徐惠国告诉记者,2003年开始,申洲大幅更新设备,扩建厂房,2004年成为中国最大的纵向一体化针织服装代工企业及出口商,消费者穿的优衣库、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很多产自申洲。由于生产量巨大,申洲与这些国际品牌已经建成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彼此离不开。2008年,尽管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十分严重,但是企业逆势而上,近几年每年的增速均在15%以上。
“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徐惠国认为,企业发展应有长远眼光,不能只满足于现状。有了自主品牌,企业发展才有主心骨,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设立马威服饰品牌,是申洲在维持贴牌生产的基础上,一个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新部署。
一些老牌服装企业近年来也通过细分市场,亮出了新品牌。如雅戈尔除了一如既往地打造垂直产业链外,其服装品牌已从当年单一的经典正装YOUNGOR,通过分拆、收购、新创品牌等模式完成了时尚变身和市场细分。MAYOR、YOUNGOR、GY、CEO、Hart Schaffner Marx(浩狮迈)和汉麻世家六大品牌,或商务或休闲、或绅士或知性,各领风骚。
网上创品牌成新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宁波纺织服装企业也纷纷“触网”,由“实体战场”向“虚拟战场”延伸,有的还创建了网销品牌。
“目前博洋共有5个服装服饰品牌、4个家纺品牌和2个鞋类品牌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2010年电子商务板块就贡献了1.5亿元的销售收入,今年上半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达2.6亿元,随着下半年销售旺季的到来,预计今年电子商务销售额将突破10亿元。”面对电子商务这块新蓝海,博洋服饰董事长吴惠君自信满满。
吴惠君介绍,2010年11月11日,博洋家纺曾创下了迄今为止电子商务史上的最高销售纪录,淘宝商城单日销售金额突破3468万元。目前,博洋的电子商务团队人数超过200人,已经创下了果壳、华尔思丹等多个网销品牌。
老牌企业也在试水电子商务。李如刚介绍,目前雅戈尔已在淘宝商城开设CEO、GY品牌旗舰店,其中CEO品牌90%的订单来自无实体店区域,网络销售已成为实体店销售渠道的有益补充。
打品牌是个系统工程
周学明认为,打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要在思想、资金、人才等方面准备好了再动手,不能贸然出手。
事实上,近年来宁波服装企业打品牌也有一些失败的案例。新创品牌由于市场定位不清晰、后续资金没跟上、人才队伍不健全等原因而昙花一现。
“培育一个品牌,需要在设计、采购、制造生产、物流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上下功夫,不能只瞄准制造生产环节上。”周学明认为,做外贸,接单搞好生产就行了,但打品牌做内销却是一个系统工程,更要咬住“微笑曲线”的两端——设计研发和营销。
同样是以贴牌起家的斐戈集团,几年前也创下了自主品牌FIOCCO女装。董事长施云介绍,打品牌急不得,先要找好定位,在营销上要稳打稳扎。FIOCCO女装是2006年创牌的,但目前在全国还只开了20家店,全部是直营店。“之所以暂时不开放加盟,是因为品牌还处于成长阶段,直营店可以更好地树立品牌形象,可以更有效地掌控开店节奏,维护品牌的中高端形象定位。”施云说,今年6月,FIOCCO女装开进了杭州大厦等高档商场,开始与Gucci、Dior等国际一线女装品牌同台竞技,明年准备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再开10家店。施云认为,打自主品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目前公司在FIOCCO女装品牌的投入上有近亿元,销售以每年50%的幅度增长。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