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从"文化大市"到"文化强市"——宁波的文化五年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0-14 11:16:26报料热线:81850000

  关键词 文化创新

  没有文化创新的城市,是缺少活力的城市。宁波以文化民生机制创新破题,创新体制机制激活文化生产力,为建设“创新之城”装上了文化引擎

  文化体制改革吹皱一池春水。

  以改革为动力,宁波的文化生产力不断被激活。

  宁波歌舞团创排的民俗风情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2009年3月首演后,走遍大江南北,走进国家大剧院,走出国门,以其诗化的舞蹈、唯美的舞美,刮起了一阵“红色旋风”。

  《十里红妆·女儿梦》的成功,有三条经验:一是体制改革激活了文化生产力;二是文艺创作合作模式的创新;三是从文化积淀中寻找灵感。

  以体制改革为文化创新的动力,以文化积淀为文化创新的源泉,这是宁波文化五年繁荣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宁波文化体制改革重大突破的重要原因。

  宁波的实践再一次证明:文化创新,是城市腾飞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是文化民生的持续推动力。政府由“办”文化转为“管”文化,在全国率先引入市场竞争,推行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公共文体设施运作,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公益文艺演出,尝试政府采购、公司运作。

  机制创新,百姓受益。鄞州“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启动至今,组织演出1000多场,惠及群众120余万人。

  文化创新是文化产业的巨大牵引力。宁波创新文化供给模式,引入社会化力量,在全国率先推行“国助民办”博物馆发展模式。全市民办博物馆已发展到28家,鄞州区被评为“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

  民办博物馆多样化的运作模式,满足了百姓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开拓了民营资本的多元化投资路径。

  文化创新是经济升级的重要助推力。在创意产业的引领下,以文具业为代表的宁波传统文化产业档次不断提升,文具年产量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出口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以动漫产业为龙头的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壮大,全市已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园区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22个,动漫年产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宁波经济升级发展的强力引擎。

  回顾宁波的文化五年,这样的创新无处不在——

  思想宣传平台创新。“微型党课”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多次走上中宣部举办的县委宣传部长培训班讲坛;

  人才引进机制创新。刚性流动和柔性流动结合,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并重,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引才格局;

  文艺人才培养创新。培育形成7个文化创新团队、5个文艺家工作室,安建、邹建红、荣荣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甬军”不断涌现……

  

  文化软实力、文化民生、文化创新,立足这三个视角,宁波文化五年迸发出绚丽的光彩。

  如今,新的目标已经树立,新的征程又将开始。

  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这是更高起点的文化定位,更高层次的文化自觉,显示了宁波打造活力之城、文明之城、幸福之城的文化自信。

  “宁波要以新的视角认识文化,以新的举措发展文化,开放包容,开拓创新,加大文化改革发展力度,促进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共同提升。”王辉忠说。

  雄浑的号角已经吹响。乘着浩荡的东风,宁波,再次起航!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从"文化大市"到"文化强市"——宁波的文化五年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0-14 11:16:26

  关键词 文化创新

  没有文化创新的城市,是缺少活力的城市。宁波以文化民生机制创新破题,创新体制机制激活文化生产力,为建设“创新之城”装上了文化引擎

  文化体制改革吹皱一池春水。

  以改革为动力,宁波的文化生产力不断被激活。

  宁波歌舞团创排的民俗风情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2009年3月首演后,走遍大江南北,走进国家大剧院,走出国门,以其诗化的舞蹈、唯美的舞美,刮起了一阵“红色旋风”。

  《十里红妆·女儿梦》的成功,有三条经验:一是体制改革激活了文化生产力;二是文艺创作合作模式的创新;三是从文化积淀中寻找灵感。

  以体制改革为文化创新的动力,以文化积淀为文化创新的源泉,这是宁波文化五年繁荣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宁波文化体制改革重大突破的重要原因。

  宁波的实践再一次证明:文化创新,是城市腾飞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是文化民生的持续推动力。政府由“办”文化转为“管”文化,在全国率先引入市场竞争,推行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公共文体设施运作,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公益文艺演出,尝试政府采购、公司运作。

  机制创新,百姓受益。鄞州“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启动至今,组织演出1000多场,惠及群众120余万人。

  文化创新是文化产业的巨大牵引力。宁波创新文化供给模式,引入社会化力量,在全国率先推行“国助民办”博物馆发展模式。全市民办博物馆已发展到28家,鄞州区被评为“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

  民办博物馆多样化的运作模式,满足了百姓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开拓了民营资本的多元化投资路径。

  文化创新是经济升级的重要助推力。在创意产业的引领下,以文具业为代表的宁波传统文化产业档次不断提升,文具年产量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出口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以动漫产业为龙头的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壮大,全市已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园区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22个,动漫年产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宁波经济升级发展的强力引擎。

  回顾宁波的文化五年,这样的创新无处不在——

  思想宣传平台创新。“微型党课”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多次走上中宣部举办的县委宣传部长培训班讲坛;

  人才引进机制创新。刚性流动和柔性流动结合,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并重,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引才格局;

  文艺人才培养创新。培育形成7个文化创新团队、5个文艺家工作室,安建、邹建红、荣荣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甬军”不断涌现……

  

  文化软实力、文化民生、文化创新,立足这三个视角,宁波文化五年迸发出绚丽的光彩。

  如今,新的目标已经树立,新的征程又将开始。

  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这是更高起点的文化定位,更高层次的文化自觉,显示了宁波打造活力之城、文明之城、幸福之城的文化自信。

  “宁波要以新的视角认识文化,以新的举措发展文化,开放包容,开拓创新,加大文化改革发展力度,促进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共同提升。”王辉忠说。

  雄浑的号角已经吹响。乘着浩荡的东风,宁波,再次起航!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