舀汤、盛菜、送餐,每天10时到11时半是王瑛最忙的时候。
“王阿姨有痛风,不能吃豆制品。”“夏大爷要吃中药,香菇会冲淡药性。”……
她手脚麻利地将菜“分门别类”地放进老人各自的保温盒里,一荤一素一汤,饭也被填得满满的。
她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天天早上得到菜场“磨”,保证食物健康实惠,中午上门为数十位70岁以上老人送餐,最远得骑车数公里。
荷花二村的姚阿姨是最早的订户之一,她告诉记者每天的菜都不重样,“冬天还有她们缝的保温棉套子,送到手里时还在冒热气。”
遇到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王瑛就帮忙摆好筷子,剥好咸蛋,再陪着聊聊家长里短,遇到空巢老人的被子衣服没人洗,她就收来洗干净晒干了再送回去。
“都是街坊邻舍的,关键是老人满意、开心。”就着咸菜和酱豆腐,王瑛匆匆扒着剩下的午饭。
在划船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600多人。儿女忙,福利院又不能满足需求,老人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
2003年底划船社区率先开始社区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尝试,让老人们在熟悉的居住环境中“养老”。社区还建立老人健康档案,提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开设市民学校电脑班、保健班、戏曲班,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
“社区必须得踏踏实实照顾好这群‘失去依靠’的人,让他们‘老有所依’。”俞复玲书记认为,老人的问题解决了,年轻人才能更安心地工作,整个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在这里,老人的晚年有了温暖的依靠。宁波日报见习记者 黄 合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