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我市荣获“中国新闻传播十强县(市)”称号,这是对我市近年来加强文化传播阵地建设和对外宣传辐射力大幅度提升的最好注脚。眼下,一张由奉化日报、奉化广电中心、奉化新闻网、基层文化站组成的新闻舆论传播、社会文化传播、网络文化传播阵地网络已经覆盖城乡,呈现群枝吐艳之势。
媒体作为重要社会资源,“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了解老百姓在想些什么,盼些什么,通过各种途径反映舆情民意,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市委书记戎雪海在看望媒体工作者时多次强调,而近年来广电和报社的发展也正是按此所思、所谋。
2010年奉化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拉开大幕,家住河头村63岁的夏宝娣便是其中的受益者。每天早晨7点刚过,夏宝娣吃完早饭,照例打开电视机,收看梨园频道或七彩戏曲频道,观赏精彩的戏曲节目。夏大妈是个“戏曲迷”,年轻时每逢“草根”班子来村里或周边村庄演出,她一场也不肯落下。如今,多个戏曲电视频道的精彩节目,让她天天在家里看大戏。晚年生活能坐在家里尽享“文化大餐”,这源于数字电视的开通。
像夏大妈这样坐在家里尽享“文化大餐”的还不少,自首批“数字电视试点村”推行以来。目前全市已有8.1万户,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到2012年底,城区全面改造完成,达到市区网络双向化目标,乡镇5万户改造完成;从2013年到2015年底,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工作,乡镇全面改造完成,达到全大市网络双向化目标。可以预见,市民未来的社会文化生活将更加充实。
作为新闻舆论阵地,如何把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关注民生民情并举?《奉化日报》做了不少文章:在“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名栏目、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方针指导下,“三大提升”行动、“两个城市”建设、十一五回眸、世博报道、“六个加快”等一大批热点时事专栏先后开辟,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了更多了解,同时还涌现了“民生会客厅”、“桥兵话题”(“周末随笔”)和“小袁画新闻”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专栏。
在传统媒体做大做强的同时,新媒体的发展异军突起,奉化新闻网经过近6年的努力,已成为我市新闻舆论宣传的一个重要阵地,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2009年6月3日,市委书记戎雪海、市长张文杰曾先后做客奉化新闻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开创了奉化新闻网访谈节目视频直播的先河。今年,奉化新闻网网络直播室开始建设,目前即将进入设备调试安装阶段,将在今年底前推出视频访谈和视频新闻节目。
文化传播阵地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凝聚人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更使得城市品牌得到不断传播。去年,我市借助媒体传播阵地,巧借世博平台,被上海世博局列为“传播经典案例”;连续三届成功举办弥勒文化节,被授予“中国节庆活动杰出典范奖”。今年,我市又先后举办两岸婆媳文化节、中欧国际旅游论坛、央视《寻宝·走进奉化》、第四届弥勒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城市品牌实现了大传播。
“奉化不仅自然禀赋优异,而且还拥有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将来肯定会崛起成为中国中小城市中的明星城市。”在《寻宝》节目中,央视名嘴李佳明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在未来,借助文化传播阵地,奉化在全省、全国,乃至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高。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