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市民向专家咨询。记者 刘波 摄
憋着更容易出问题。漫画 任山葳
昨天是宁波市第5个抑郁症筛检日。市心理卫生协会在中山广场举行大型的“快乐传递你我他”心情放飞接力活动,并进行义诊。记者在现场采访发现,与往年大不相同的是,市民对待自己的心理问题不再遮遮掩掩,大多数人会大大方方地找心理医生说出来。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委阮列敏表示,心理问题患者现在差不多以每年50%的速度在增长,而我市心理医生有些供不应求。
患者感悟:
看心理疾病就像看感冒
昨天在咨询现场,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他从卫生系统退休快10年了,现在社会变化实在太快,让他这个年纪还不算太大的老人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他经常莫名其妙地睡不着觉,久而久之觉得自己心理有些问题。“如果再这样下去,就有可能成为抑郁症,还不如早点找心理医生咨询以解决问题。”他说,“自己感到心里不痛快、纠结了,就会去找心理医生。其实,看心理疾病就像看感冒一样,是很正常的事。”
今年65岁的王阿姨告诉记者,她原来总以为看心理疾病就是看精神病,现在她终于明白了,人不仅仅会发生躯体的疾病,心理同样也会生病,而这种病并不是等同于精神问题,就像一个人患了感冒一样,若不加以治疗,极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其他的疾病,最后还有可能会导致死亡。因此,心理问题也应该得到及时治疗,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个案回放:
就是不信自己得了精神性疾病
花十多万元吃了五六年冤枉药
60多岁的女病人,把装得满满的蛇皮袋往地上一甩,各种药立马倾泻而出,“方医生,我没办法只能到你这里来了,你看不好,我只有回家等死去了。”
宁波市康宁医院情感障碍病房主任方泽忠对上述这一幕记忆犹新。这位病人身患精神性疾病五六年,始终不敢来医院就诊。方医生说。
这天上午,方泽忠正在坐诊,来了位形容憔悴的妇女,60岁出头,背上扛着个蛇皮袋。
方泽忠还在纳闷,女病人看到了他,突然把蛇皮袋往门口地上一甩,带着哭腔说:“方医生,我只能到你这里来了,你要救救我,你看不好,我只有回家等死去了。”方泽忠低头一看,蛇皮袋里装得满满的,全是药。
“我当时惊呆了。”方泽忠说,一问,患者是慈溪人,患精神性疾病有五六年了,起先以为是生理性疾病,上海、杭州到处求医,始终不见好。而她为此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金钱,还吃了不少的所谓“良药”。
有医生告诉她,她可能患的是精神性疾病,应该去专科医院接受治疗。可她怕别人笑话,不愿相信自己得了精神性疾病,方泽忠说,患者依然在各大医院奔波,几年里医药费花了10多万元,最后被病情折磨得濒临绝望,不得已才来医院就诊。
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委阮列敏说,这样的患者在日常门诊中经常会碰到,有些是怕人家笑话,但更多的却是不知道自己患上了心理疾病,而总固执地认为自己是身体的某个部位出了问题,于是,四处求医检查、开方吃药,可是,检查无数,药吃了一大堆,效果却一点都没有。阮列敏医师提醒说,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心身疾病,如果患者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最好能及时去心理科看看专家,或许你的顽疾就会迎刃而解。
门诊人数十年翻一番
据市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禹海航称,我市最早开展心理咨询的康宁医院在十年前,其门诊量每年在5万人次左右,而现在已经增长到了11万余人次,在这十年时间内,门诊人数翻了一番还不止。当然这还不包括我市其他一些心理门诊人数,诸如,我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宁大附属医院等都开设了相关的专科门诊,而其门诊的人数增长几乎超出了医院的想象。据市第一医院院长、心理卫生专家阮列敏主任医师介绍说,他们医院每年的心理门诊增长都超过50%以上,专家每坐一次门诊都要超时、超量服务,专家们都有些不堪负重。
心理问题大方说出来
据阮列敏院长称,心理门诊人数的大幅度上升,主要是市民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明确。原来找她看病的人,大多数都是心理问题非常严重了才想到来看,而且是偷偷摸摸地托朋友找关系而来,他们来看病时都觉得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总认为看心理科就是等同于治精神病。而现在情况却完全不同,只要是觉得自己或者亲人有些心理异常,他们就会很及时地寻求专家的帮助,因此,现在在她的心理门诊里不仅有80多岁的老年人,也有三四岁的小孩儿,这充分说明人们认识的提高。
市康宁医院史副院长也告诉记者,前些年原来许多市民都是快要到精神分裂状态或者真的成了精神病人才会送到康宁医院来治疗,现在有些人只要有一点心理不痛快都会找心理医生。当然,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患者遇到心理问题还是比较讳疾忌医。
问题人群中青年居多
禹海航告诉记者,现在到医院心理门诊看病最多的就是中青年人,因为这批人群所承受的社会、工作、学习、家庭等压力越来越大,很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在这些人群中心理疾病的表现主要为焦虑症和抑郁症。
据市康宁医院陈中鸣副院长介绍,据有关统计表示,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而据去年的抑郁症筛检日调查显示,宁波约有四成人带有抑郁情绪,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抑郁障碍相关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包括:不能上班、工作能力下降、婚姻不和谐以及亲子关系问题等。最重要的是,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自伤,甚至杀害亲人的危险性增高,2/3抑郁症患者曾有自杀想法与行为,15%~25%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成功。抑郁症患者如果一直“撑”着,不去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导致身体疾病。比如,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患病几率。
专家为何这么少?
培养一个心理专家至少要十年
市心理卫生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宁波市卫生协会虽然有会员600多人,但真正能从事心理门诊治疗咨询的卫生工作人员却只有100多人。像市康宁医院真正能从事心理咨询治疗的专家人数也就30多人,而其他的一些医疗机构的人数都不足十人。目前,培养心理咨询专家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居民心理疾病发病的速度。据介绍,现在培养一个心理治疗咨询专家至少得花十三年左右的时间,因为心理卫生的治疗不同于其他躯体疾病的治疗,不仅需要理论基础还需要有坚实的临床经验。现在的专家,还要进行临床的治疗工作,这就使得他们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坐诊上,从而也使得心理专家门诊有些捉襟见肘。
专家提醒
五类人群最易受抑郁症侵袭
市心理卫生协会有关专家称,他们协会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主要有五类人群特别容易受抑郁症的侵袭:中年人、癌症患者或老病号、教师、孕妇及初为人母者、婚外情者。中年人患抑郁症的比例最高,好发年龄在35岁至50岁之间。癌症患者或老病号,因为患病容易造成性格孤僻,进而患上抑郁症。教师从业者如果心理调节不当,很容易被抑郁症侵袭。孕妇或初为人母者,由于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心理准备,产生抑郁。通常这类人群只要在治疗中体会到做母亲的喜悦后较容易治愈。婚外情者,心理上容易进入疲惫期,所以很容易陷入抑郁的泥潭。
心理问题可不能病急乱投医
虽然我市各大医院均设有心理卫生专科,但由于真正的心理医学专家资源十分紧缺,使得许多患者在患有心身疾病时却找不到更专业的指点,最后导致病情延误的事也时有发生。据康宁医院陈中鸣副院长介绍,他们医院的心理门诊专家门诊时间虽然比前些年有大幅度上升,可是仍然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因此,使得许多患者病急乱投医。他前不久曾接诊了一名心理疾病患者,这名患者告诉他,他原来只是经常感觉到心理不太舒服,朋友说,这只是小问题,于是给他介绍去了一家所谓的心理诊所,可是咨询了三个月后,病情不但没见好转,反而有加重的迹象,这时他才感觉到情况不妙,赶紧停止了咨询治疗,最后找到了康宁医院。陈中鸣说,他接诊后发现,患者的抑郁症症状已经非常严重了,若不配以药物治疗很难控制。这位负责人同时提醒市民,若是真的有心理问题,还是应该寻求更专业的心理卫生治疗专家的帮助。
东南商报记者 檀传才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