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日报见习记者 黄 合
走进荷花一村4幢,显眼位置上挂着一块小黑板。
饮食卫生、保健养生、文明道德、重要时事……墙门组长陈银兰翻阅着手上每期黑板报拍成的照片册子,嘴角泛起笑容。
“这是我们一份美好的集体记忆。”从2003年起,这块小黑板就充当了墙门文化的小窗口,每月逢8日、18日和28日定期出刊。
“有人问谁做好事,大家看一看便知。”501室郑师傅掏钱在墙门边安置石桌和石凳;104室张先生在楼道里装路灯;大家一起修补旧楼墙面,清洗楼道牛皮癣,写下善意批评书,倡议讲文明改陋习……
78岁的徐恭备是黑板报背后的“笔杆子”。他自备记事本,详细记录墙门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再选取部分在小黑板上刊登出来。即使自己外出,也坚持按时专程赶回来,“社区建设需要大家的努力”。
“大家都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居民参与度特别高。”一位80后社工告诉记者,看到社区里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颤颤悠悠地拄着拐杖,将地上的纸屑捡起来,内心就盛满了感动。
在这里,社区的市民学校里总是坐得满满的,活动的表演节目都是居民自己组织排演的,居民天天两人一组巡视社区的清洁和治安情况,墙门组长总是热心地赶来给社区工作提意见、帮着解决邻里间纠纷,社区里近20个民间组织团体,基本上靠居民代表们自己在操作,搭建社区健康、文娱、书画等各方面的互动平台。
居民参与,从事了十来年社区工作的俞书记说,这是先进社区的经验之谈。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