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一变天地宽。我们在山区公路上盘旋,看到最多的路牌,是褐色的旅游景点指示牌。
——红色游。四明山区是边区、红区,几十处宝贵的红色遗存,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生态游。利用溪流、红枫、樱花、古村落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四明山形成了四季不同的自然景观。春赏花、夏避暑、秋养生、冬赏雾凇。
——节庆游。对应四季美景,杖锡樱花节、四明山红枫樱花节、四明山清凉避暑节、鹿亭高山西瓜节、丹山赤水柿子节、神奇大岚茶文化节等次第展开,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城里人上山。
二问四明山:水源保护地如何开发?
答曰:移民下山,“腾笼换鸟”。要生存更要治本
尽管“旅游经济学”破解了山区保护与开发的难题,却难以解决全部山民的致富出路。巍巍四明八百里,横跨余、鄞、奉等地,散落其间的20多万山民,生存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制约。这里是宁波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饮用水源地,浙东最大的“绿肺”和最大的“水缸”之一,皎口水库、梁辉水库、四明湖、仰天湖……水是四明山的资源优势,却不能转化为当地人的经济优势。
头顶两大水库的章水镇,起初围绕“水”字搞开发,兴高采烈花50万元请专家做规划,却被环保部门迎头浇了一盆冷水:城市饮用水源地,只能保护,不能开发。
“村里只有老人了,估计再过20年,我们村就空了”。走在杖锡村蜿蜒的路上,村干部的介绍引发我们的深思。杖锡小学两栋3层教学楼,无可争议属村里的地标建筑。我们推门发现,30多个教室只有20多名学生上课。偌大的篮球场更显学校空旷寂寥。老师更是呆不住,走的比来的多。学校停下来不行,办下去更难,关于办学的争论,搞得有关部门十分纠结。其实,类似的尴尬还涉及其他民生课题。显然,随着人口外流,在山沟沟里搞新农村建设,通电、通水、通路,改善教育、医疗条件,成本高,效果难测。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从2003年起,我市实施了根本性的富民举措——“下山移民”计划,内聚外迁,引导、动员分散居住在高山村的农民,搬迁下山,向中心村、平原乡镇聚集。
余姚陆埠镇干溪村,600多户村民住在高山顶上。从山下进村需要走7公里山路,山上没有自来水,村民生活生产十分不便。如今,整个村已搬迁到山下平原上,村民入住新建的干溪新村。高山上的原村庄被拆除干净,取而代之的是100多亩新栽不久的枇杷等经济苗木。
41岁的方杏秀以前住在海拔600多米的上王岗村,以种植山货为生。搬到余姚东郊的阳光公寓后,她开了一家120平方米的超市。“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完成下山移民10498户29639人,拆迁自然村271个,拆除老房子79万多平方米,退宅还林(耕)3680多亩,余姚、奉化等地建设了西南公寓、尚田滨江小区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移民安置小区。
要移得下,还要稳得住,富起来。据阳光公寓管委会负责人孙玉萍介绍,社区4000多位居民,全部来自当地8个山区村。由于余姚将山上的工业企业全部迁到工业园区,眼下,有近一半移民在附近企业上班。
市农办副主任陈育峰坦言,移民下山,“腾笼换鸟”,是我市从根本上解决四明山区脱贫的一步妙棋,也在政策机制上切实维护了四明山区的生态环境。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