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演员正在龙山剧院演出新编古装剧《胭脂》。
今年,第二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期间,我市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演出。
余姚博物馆内景
周末剧院的演员在化妆 魏浩东/文 陈斌荣 苏英英/摄
如今在城区,一批重要的文化设施新建、改建或扩建完成,成为我市新的文化地标;在农村,“镇、村、点、户”四级公共文化网络基本建成,集镇综合文化中心、村落文化宫、自然村文化活动点相继开放;由政府部门全力搭建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阳光少年成长服务中心等公益性文化服务平台先后成立;“国际河姆渡文化节”、“姚江百家讲坛”、“阳光文化直通车”和“周末文化”等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我市在基本实现公共文化阵地设施网络覆盖城乡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文化资源,创新服务理念,推出“文化大礼包”,将大量形态各异、生动活泼的文化产品送到城乡千家万户,推动了文化均衡化发展,使市民可以自主选择文化产品,有效地满足了城乡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与肯定。
人人都能享受 打造“文化大礼包”
自去年开始,每周五晚7点左右,余姚影城都会推出一部新上映的电影,作为“周末影院”的特价电影。市民只要花上10元钱,便可欣赏到最新的电影大片。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知道这一惠民举措之后,周五吃过晚饭后,经常来影城看电影。“周末票价比较低,所以,来这里看电影,成了我周末出来放松的第一选择。”一位外来务工人员这样说。
排舞流行的时候,有很多市民想学习排舞;爱好戏曲的人,想跟着专业戏剧工作者学唱戏曲;喜欢绘画的市民,也希望能够有专业的老师指点迷津……面对热情的文化爱好者,市文化馆办起了“周末课堂”,所有课程都是文化馆的优秀教师手把手传授,有不解之处当场就可以提问,而且一律免费。今年上半年就已经举办了22期,参加培训的人数超过了1000人。另外,市文化馆还定期送培训到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给孩子们上绘画、美术、声乐等艺术课程。
市艺术剧院的“周末戏院”则成为我市很多戏剧爱好者欢度周末的不错选择。随着“周末戏院”活动的持续开展,社会知名度有了不少提升。据剧院工作人员介绍,在戏剧即将开始的时段,售票窗口时常会出现市民排队买票的情况。
除了“周末影院”、“周末课堂”和“周末戏院”,周末书市、周末读书沙龙等旨在进一步扩大和普及优秀文化覆盖面和受众面的周末文化系列活动,在我市也非常地红火。
另外,我市常年通过“阳光文化直通车”的形式,将戏剧、歌舞、综艺等文化产品配送到我市各个乡镇(街道)、村(社区),打造“阳光社区剧场”、“乡村文化舞台”等平台,为我市的城乡群众配送文艺演出、知识讲座、体育健身等节目。
我市还推出了面向全市低保户发放阳光文化爱心卡、面向“新余姚人”(包括在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发放阳光文化共享卡的政策,这份“文化大礼包”的内容主要包括免费图书借阅、免费文体培训、免费购书、免费观看电影、免费观看戏曲等,给我市的一些困难群众和“新余姚人”送去文化关怀。据悉,从今年开始,阳光文化爱心卡将进一步提高免费消费的金额,同时,从以前凭卡分类领票转变成电子卡一卡通,持卡者可以自主选择文化服务项目。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