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养老院,得排队等上个三五年;民间资本想涉足养老事业如履薄冰……这些养老难题,在“十二五”会得到怎样的改善?昨日出台的《宁波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2015)》对此作了勾勒。
每5个宁波人中将有一位老年人
宁波1987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去年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有102.4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7.83%。
到“十二五”末,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将突破130万,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20万。
《规划》指出,“十二五”我市将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福利服务需求为目标,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
养老床位将增至45000张
在2010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20家,总床位29100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85张,远超全国每百名老人1.59张和全省每百名老人2.27张的平均水平。尽管如此,想进养老院颐养天年的老人还是感到床位“太少了”。
到“十二五”末,全市养老机构床位将力争达到45000张以上,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5张以上。城市社区普遍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星光老年之家”),60%的行政村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星光老年之家”)。
据记者了解,截至上月,我市已经有15家养老机构立项,其中7家已动工,共可增床位10500张左右。
机构养老逐渐以专业护理为主
根据《规划》,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建设专业老年护理机构,重点建设一批以收养失能、痴呆、精神病、重度残疾等老人为主的公益性老年护理机构。提倡养老服务机构配设老年医疗护理院(所、室),并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到“十二五”末,市本级建有一家专业老年护理机构,需求较大且有条件的县(市)建有一家专业老年护理机构;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办养老机构中护理床位占总床位数的60%以上。
市民政局养老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也意味着,机构养老将逐渐转变至护理养老为主的方向。现在老人都可以去养老院,但未来将建立一定的准入门槛,首先得保证那些失去自理能力、生活困难的老人能够进入养老院。身体还健康的,则推荐他们尽量采取居家养老的方式。
推广“家院互融”居家养老模式
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养老机构为依靠的“家院互融”居家养老模式,将逐渐深化和推广。
在“十二五”期间,政府还将加大购买养老服务的力度。继续对经济困难、生活不能自理且无子女或子女无法实施有效照顾的居家老年人,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对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独居、空巢、高龄和特殊对象的老年人,由政府以适当补贴的形式引导其自费购买服务。并完善高龄老人津贴制度。
养老院公办民办“两翼齐飞”
到“十二五”末,市本级将新增公办养老机构床位1500张,各县(市、区)新增公办养老机构床位5850张;乡镇(街道)都建有区域性的养老机构,实现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城市“三无”供养对象应养尽养。
同时,要通过建设资金补贴、公建民营、税费优惠、政府购买服务等优惠扶持措施,积极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培育多种服务方式和不同收费水平的养老服务供给主体,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到“十二五”末,全市力争新增民办养老机构床位8550张,市和县(市、区)两级财政补助0.855亿元。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