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镇海
镇海:让每一个外来娃都有书读
——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十年发展综述
稿源: 镇海新闻网   2011-10-20 13:18:19报料热线:81850000

宁波荣获文明城市“三连冠”——社会关爱倡导行动

  十年春华秋实,十年风雨兼程,十年茁壮成长。

  十年前,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来镇海就业,随迁子女数量也快速增长,但由于教育资源局限,没有足够的公办学校,使得很多外来人员子女在适龄阶段不能及时接受教育。

  十年后,我区先后办起了6所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截至目前,我区共有2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区内各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在民办学校就读的达5000多人,营造了“共享一片蓝天”的学习氛围,真正让每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有书读。

  翻开我区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十年来的篇章,每一页都值得纪念。

  2001年9月1日,建成小学举行开学仪式,迎来了第一批学生,标志着我区第一所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正式成立。紧接着,务实小学、育才小学、星宇小学、希望小学、庄市爱心小学等5所民办小学也相继在我区成立。

  古人有云: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办学教育亦是如此。

  然而,办学教育何尝不是一件难事。

  “租农村闲置的厂房,再请人装修把厂房隔成教室,自己花钱买黑板买桌椅买教材,资金是办学之初的第一大难题。”务实小学校长张后务回想起十年前的境遇,感慨万分。建成小学校长李伟告诉记者:“刚开始办学时,很多家长都持有怀疑的态度,担心遇到骗子学校,多数选择了观望。开学前报名的有好几百人,等到最后来了200多名学生。”随后,她向记者展示了建校之初的老照片,“由于没有经验,第一天开学时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家长和孩子们都是在雨中参加开学典礼和家长会的。当时,教育局领导非常重视,专程来到我们学校,这不仅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对我们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

  考虑到这些学校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区教育局还特地委派了4名老校长分别前往建成小学、希望小学、务实小学和庄市爱心小学担任名誉校长。棉丰小学退休校长王义泓便是其中之一。“我们的职责就是帮助学校规范化运行,结合公办小学的课程安排和学校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课程表,安排老师前往公办学校学习听课。”王老师告诉记者,和民办小学一起奋斗着走过6年,看着一批批外来人员子女成长毕业,心中甚是欣慰。

  2005年开始,6所民办小学已初具规模,部分学校学生人数超过千人。

  近年来,随着民办教学发展势头良好,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各种惠及民办小学的政策纷纷出台。民办学校购买硬件设施享受区教育财政补贴30%;民办学校教师持三证,政府承担其养老保险费用;符合条件在民办小学就读的学生可免除作业本费和课本费;民办学校学生平安保险、校园责任险覆盖率100%;出台学校星级评估政策,进行奖励。区政府通过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设施设备补助和各类奖励制度,不断改善民办小学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师待遇。建立师资援助与结对指导机制,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和教学力量。通过财政拨款、企业捐资、本地学生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生结对”、“手拉手”等多种途径,建立家庭经济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元帮困助学体系,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孩子们学习更有热情了,老师们教书更有动力了,而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了。”面对这些政策,几所小学的校长纷纷表示。

  从艰难起步到在路上,民办小学成了我区教育的一大亮点。据了解,从2007年开始我区已连续四年在宁波市对各县(市、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综合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四连冠”。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办小学各展所长,积极开展特色教育,不少学生在体育、艺术和科技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选送到公办学校就读。

  “这一路走来,不仅离不开我们每个民办学校的老师学生们的努力,也凝聚了政府的支持力量。”一位民办小学的老师如是说道。

  (记者王 茵 通讯员钱 明)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镇海:让每一个外来娃都有书读

——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十年发展综述

稿源: 镇海新闻网 2011-10-20 13:18:19

  十年春华秋实,十年风雨兼程,十年茁壮成长。

  十年前,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来镇海就业,随迁子女数量也快速增长,但由于教育资源局限,没有足够的公办学校,使得很多外来人员子女在适龄阶段不能及时接受教育。

  十年后,我区先后办起了6所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截至目前,我区共有2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区内各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在民办学校就读的达5000多人,营造了“共享一片蓝天”的学习氛围,真正让每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有书读。

  翻开我区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十年来的篇章,每一页都值得纪念。

  2001年9月1日,建成小学举行开学仪式,迎来了第一批学生,标志着我区第一所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正式成立。紧接着,务实小学、育才小学、星宇小学、希望小学、庄市爱心小学等5所民办小学也相继在我区成立。

  古人有云: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办学教育亦是如此。

  然而,办学教育何尝不是一件难事。

  “租农村闲置的厂房,再请人装修把厂房隔成教室,自己花钱买黑板买桌椅买教材,资金是办学之初的第一大难题。”务实小学校长张后务回想起十年前的境遇,感慨万分。建成小学校长李伟告诉记者:“刚开始办学时,很多家长都持有怀疑的态度,担心遇到骗子学校,多数选择了观望。开学前报名的有好几百人,等到最后来了200多名学生。”随后,她向记者展示了建校之初的老照片,“由于没有经验,第一天开学时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家长和孩子们都是在雨中参加开学典礼和家长会的。当时,教育局领导非常重视,专程来到我们学校,这不仅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对我们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

  考虑到这些学校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区教育局还特地委派了4名老校长分别前往建成小学、希望小学、务实小学和庄市爱心小学担任名誉校长。棉丰小学退休校长王义泓便是其中之一。“我们的职责就是帮助学校规范化运行,结合公办小学的课程安排和学校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课程表,安排老师前往公办学校学习听课。”王老师告诉记者,和民办小学一起奋斗着走过6年,看着一批批外来人员子女成长毕业,心中甚是欣慰。

  2005年开始,6所民办小学已初具规模,部分学校学生人数超过千人。

  近年来,随着民办教学发展势头良好,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各种惠及民办小学的政策纷纷出台。民办学校购买硬件设施享受区教育财政补贴30%;民办学校教师持三证,政府承担其养老保险费用;符合条件在民办小学就读的学生可免除作业本费和课本费;民办学校学生平安保险、校园责任险覆盖率100%;出台学校星级评估政策,进行奖励。区政府通过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设施设备补助和各类奖励制度,不断改善民办小学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师待遇。建立师资援助与结对指导机制,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和教学力量。通过财政拨款、企业捐资、本地学生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生结对”、“手拉手”等多种途径,建立家庭经济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元帮困助学体系,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孩子们学习更有热情了,老师们教书更有动力了,而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了。”面对这些政策,几所小学的校长纷纷表示。

  从艰难起步到在路上,民办小学成了我区教育的一大亮点。据了解,从2007年开始我区已连续四年在宁波市对各县(市、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综合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四连冠”。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办小学各展所长,积极开展特色教育,不少学生在体育、艺术和科技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选送到公办学校就读。

  “这一路走来,不仅离不开我们每个民办学校的老师学生们的努力,也凝聚了政府的支持力量。”一位民办小学的老师如是说道。

  (记者王 茵 通讯员钱 明)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