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慈溪
慈溪太平闸“红色堡垒村”揭碑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0-26 10:02:09报料热线:81850000

图为揭碑仪式。(周雅飞 摄)

  中国宁波网讯 很难想象,一个六七十户人家的沿海小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村民献出几乎一半的子女参加革命。

  如今,一块2人来高的红色石碑,记录了半个多世纪前该村村民投身革命、支援前线的丰功伟绩。碑上“太平闸红色堡垒村”8个大字为原浙江省委书记薛驹所题。24日,揭碑仪式在慈溪龙山镇太平闸村隆重举行。

  据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同志介绍,1941年浙东沦陷前,太平闸村是个很小的村庄,村民生活很苦。1942年,浙东区党委成立后,在村里发动农民减租减息,先后建立起农会和党支部,村民全力支持新四军。

  1945年,新四军奉命北撤,9月底经过周巷自卫反击后,留下24名伤员。村里的民兵、老百姓将这批伤员分散掩护救治。其中,4名重伤员不治身亡,村民将烈士遗体安葬好,其余20名伤员养好伤后,老百姓将他们分批送走。

  做军鞋、送情报、救护伤员、掩护干部,与伪军、特务斗争,太平闸村的革命火焰越烧越旺。1947年6月,浦东一支部队南渡时,1万多发子弹掉入河中。村民冯德传、杨如涨等7名党员深夜潜入河中,将子弹打捞起来晾干后,连同武器藏在草夹棺材里,送上四明山。当时四明山主力部队子弹打光了,这批弹药成了“及时雨”。

  从1941年起,在八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太平闸村先后有57人参军参干,其中4人光荣牺牲。70年风雨历程,太平闸村从当初无一间瓦房,无一条石板路,无一所小学,农民无一份土地的“四无”小村,变成今天马路通达、别墅厂房林立,生活富足的1000多户人口大村庄。“红色堡垒村”是太平闸人永远的骄傲。(宁波日报记者余建文 通讯员潘晓晓)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慈溪太平闸“红色堡垒村”揭碑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0-26 10:02:09

图为揭碑仪式。(周雅飞 摄)

  中国宁波网讯 很难想象,一个六七十户人家的沿海小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村民献出几乎一半的子女参加革命。

  如今,一块2人来高的红色石碑,记录了半个多世纪前该村村民投身革命、支援前线的丰功伟绩。碑上“太平闸红色堡垒村”8个大字为原浙江省委书记薛驹所题。24日,揭碑仪式在慈溪龙山镇太平闸村隆重举行。

  据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同志介绍,1941年浙东沦陷前,太平闸村是个很小的村庄,村民生活很苦。1942年,浙东区党委成立后,在村里发动农民减租减息,先后建立起农会和党支部,村民全力支持新四军。

  1945年,新四军奉命北撤,9月底经过周巷自卫反击后,留下24名伤员。村里的民兵、老百姓将这批伤员分散掩护救治。其中,4名重伤员不治身亡,村民将烈士遗体安葬好,其余20名伤员养好伤后,老百姓将他们分批送走。

  做军鞋、送情报、救护伤员、掩护干部,与伪军、特务斗争,太平闸村的革命火焰越烧越旺。1947年6月,浦东一支部队南渡时,1万多发子弹掉入河中。村民冯德传、杨如涨等7名党员深夜潜入河中,将子弹打捞起来晾干后,连同武器藏在草夹棺材里,送上四明山。当时四明山主力部队子弹打光了,这批弹药成了“及时雨”。

  从1941年起,在八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太平闸村先后有57人参军参干,其中4人光荣牺牲。70年风雨历程,太平闸村从当初无一间瓦房,无一条石板路,无一所小学,农民无一份土地的“四无”小村,变成今天马路通达、别墅厂房林立,生活富足的1000多户人口大村庄。“红色堡垒村”是太平闸人永远的骄傲。(宁波日报记者余建文 通讯员潘晓晓)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