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考察东钱湖横街村南宋石刻。
2009年4月,探寻奉化“栖霞古道”,走“唐诗之路”。
2011年10月,市民在奉化桕坑村参观“夫妻连理”千年古樟。
2001年5月,踏访宁海徐霞客古道。
2011年10月,鄞州区洞桥镇85岁的严春成在介绍保护百梁桥的经过。
10月23日清晨,320名宁波市民乘坐大巴出发了,他们不是前往旅游景点,而是去探访散落在鄞州、奉化乡间的古桥、古庙、古祠堂、古戏台和古树。
时光倒流到1995年。那时,一群对宁波历史文化怀有深厚感情的老人——曹厚德、王重光、杨古城等倡导了这一纯民间、自助性的乡土文化探胜活动。经海曙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者协会、宁波工艺美术学会与宁波天行书友会具体组织,迄今16年来,类似的文化之旅已开展了170次,绝大多数都是在宁波本地。
“这些散落在乡间的古迹,虽然看上去有些衰老、残破,甚至也不是什么文保点,但是它们却是千百年来乡村生活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具有浓郁的宁波本土文化气息和深厚的底蕴。”杨古城说。
东钱湖南宋石刻、宁海的徐霞客古道与前童古村、鄞州的古村走马塘……这些如今遐迩闻名的宁波名胜或古村,当初的发现以及后来的出名,都与这些乡村文化地理的探胜者的努力密不可分。
16年来,探胜者走过了宁波境内近百处的山野乡村。其中一些地方,如今已成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或省市级文保单位,有的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宁波十佳古村、宁波十大古道等。五龙潭、丹山赤水、皇城沙滩、许家山及大批古桥、古树、古民居、古戏台等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保护。很多地方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和观光线路,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
杨古城、王介堂等老人表示,只要身体还允许,他们会一直将这件薪火传承的大好事做下去。令人高兴的是,目前已有一批年轻人加入了文化之旅,民间文化探胜的阵容越发壮大了。
宁波晚报记者 梅子满 龚国荣/文 龚国荣/摄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