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胡苗坤,41岁,宁波人,李兴贵中学教师。
我的故事
随班就读让特殊学生健康成长
我做教师有十几年了。我在大学学的是物理专业,但是毕业后因为教学需要,担任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工作。我想跟大家讲个“随班就读”的故事,这个事就发生在我们学校。
有个学生叫小强,患有严重的自闭症,从小学六年级起就不愿意到学校来上学,厌学情绪特别严重,甚至一靠近校门就会呕吐、抽搐,而且拒绝与人交往。
2009年,小强刚进初中时,我们学校正好是海曙区建立支持性教育资源教室的首批学校,这个教室的设立,可以让特殊孩子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同时,享受到个性化的特殊教育。在了解小强的特殊情况后,学校决定对这个极爱思考,在计算机编程上极具天赋的孩子,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边摸索边开展特殊资源教室的工作。
由于小强对计算机知识特别感兴趣,我就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通过每周的程序设计辅导课吸引他到学校里来上学;故意让他的同班同学与他一起学习程序设计,慢慢培养他对学校、班级的认同感。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悉心引导,慢慢地他适应了学校生活,对学习也有了兴趣,也愿意和同学们交往了。
小强慢慢恢复后,我带着他参加一些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没想到的是,小强在和正常学生的激烈竞争中,一次次捧回大奖。去年,小强在第十五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获得浙江赛区二等奖,在今年的第十六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他又以全省第十一名的成绩获浙江赛区一等奖。在学校他的文化课成绩也名列年级前茅。
实际上,我们学校每年都有四五个特殊学生随班就读,他们平时和正常学生一起上课,老师针对每个人情况开展个性化的特殊教学,使得这些特殊学生在学习上、精神面貌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我的希望
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融合教育
在开展融合教育的过程中,我深感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偏差,家长认为融合教育就是爱心教育、怜悯教育,教师认为融合教育是一项专业性特强的特殊教育,所以,现阶段开展融合教育显得有点“曲高和寡”。其实,融合教育不是特殊教育,更不是对“盲、聋、弱智”等残疾儿童的特殊关怀,随融合教育而产生的支持性教育资源教室也不是一个固定的特殊的场所,其本义是资源教室实施方案,是一种教育措施。
因材施教自古有之,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特殊的辅导,是学校和教师天经地义的分内之事,同样,学生向学校提出特殊的教育需求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用不着遮遮掩掩,不好意思。真诚希望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融合教育,以积极的行动参与融合教育,让我们的融合教育开出更多的理想之花。
宁波晚报记者 成良田 通讯员 董卿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