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邹建红:继续以创新求发展 加快推动文化产业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1-04 08:01:24报料热线:81850000

  人物名片

  邹建红:宁波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08年度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经营管理人才。

  “过去8年,改革创新让市歌舞团迸发了活力;现在,乘着十七届六中全会东风,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全社会共识之际,我们依然要凭着创新,找到新的突破口,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强市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邹建红这样说。

  “从2003年9月市艺术剧院组建宁波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始,8年的产业化道路上,创新一直是我们的主旋律。”邹建红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

  首先是管理上的创新,打造了一支高效灵活的创作演出队伍。打破身份管理、实行评聘分离,在坚持“确保基本工资,搞活效益工资”原则的基础上,形成了“绩效挂钩、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机制,让管理者的收入与公司效益挂钩,演员的待遇与演出业务水平、演出场次结合,这些举措大大激励了全体员工的进取心。

  其次是节目制作上的创新,催生了一系列艺术精品。“策划在北京、节目在宁波、市场在全国”,引进全国最好的艺术家为我所用,发挥本土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挖掘宁波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打造艺术精品,大型民俗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还有演出形式的创新,赢得了口碑,打响了品牌。在各种大型主题晚会上,市歌舞团总是能将话剧、戏曲、歌舞、小品、杂技等艺术门类巧妙结合,总是能找到一条适合市场发展的工作环境、找到一种观众喜爱的艺术形式。邹建红说:“比如上月落幕的国际服装节开幕式文艺晚会,我们把综艺节目演绎在纵深40米的T型舞台上,歌舞、杂技与时装走秀相结合,令中外嘉宾耳目一新。”

  全方位的创新让市歌舞团名声鹊起。方太集团等大型企业已连续8年让他们策划企业文化主题晚会,临近地区的新昌举办的浙江旅游节、舟山的中国国际沙雕节、岱山的中国海洋文化节、上海江南造船厂建厂170周年活动、上海奉贤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等也请他们前往策划演出,而浙洽会、消博会、服装节、广交会的开幕式等很多大型文艺晚会更有他们的精彩亮相,他们还与央视的“欢乐中国行”、“同一首歌”等大型演出成功“对接”。甚至连香港著名电影人吴思远也慕名找到邹建红寻求合作,共同将眼光投向东南亚市场。

  作为一个地方歌舞院团,8年前宁波市歌舞团演出年收入只有几百万元,去年达到2300万元,今年预计超过2500万元,这一数字可以和作为国家级歌舞团的东方歌舞团相提并论。

  “今年恰逢市歌舞团建团20周年,上半年结合‘三思三创’找差距,我们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大到‘天然舞台’走进余姚梁弄革命老区及企业,‘童心向党’少儿才艺比赛等公益性活动,小到职工宿舍网线、电视、装修等条件改善,就是要更好地理顺关系、解放思想,发展产业。”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邹建红也感到了紧迫感,“在原来创新的基础上,所有的成绩要画一个‘句号’,所有的工作要‘另起一行’。” 邹建红认为,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这是文化产业发展前所未有的良机,也为文化人大显身手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宁波市歌舞团这一品牌在做大做强后,现在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当务之急是寻找新的突破口,引入资金,加快步伐推动产业发展。”邹建红说,“可喜的是,宁波许多企业如雅戈尔集团等已经看到了文化产业必将成为产业发展的热点,曾专门和我商讨如何投入资金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真正打造宁波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

  ■宁波日报记者 陈朝霞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邹建红:继续以创新求发展 加快推动文化产业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1-04 08:01:24

  人物名片

  邹建红:宁波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08年度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经营管理人才。

  “过去8年,改革创新让市歌舞团迸发了活力;现在,乘着十七届六中全会东风,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全社会共识之际,我们依然要凭着创新,找到新的突破口,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强市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邹建红这样说。

  “从2003年9月市艺术剧院组建宁波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始,8年的产业化道路上,创新一直是我们的主旋律。”邹建红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

  首先是管理上的创新,打造了一支高效灵活的创作演出队伍。打破身份管理、实行评聘分离,在坚持“确保基本工资,搞活效益工资”原则的基础上,形成了“绩效挂钩、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机制,让管理者的收入与公司效益挂钩,演员的待遇与演出业务水平、演出场次结合,这些举措大大激励了全体员工的进取心。

  其次是节目制作上的创新,催生了一系列艺术精品。“策划在北京、节目在宁波、市场在全国”,引进全国最好的艺术家为我所用,发挥本土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挖掘宁波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打造艺术精品,大型民俗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还有演出形式的创新,赢得了口碑,打响了品牌。在各种大型主题晚会上,市歌舞团总是能将话剧、戏曲、歌舞、小品、杂技等艺术门类巧妙结合,总是能找到一条适合市场发展的工作环境、找到一种观众喜爱的艺术形式。邹建红说:“比如上月落幕的国际服装节开幕式文艺晚会,我们把综艺节目演绎在纵深40米的T型舞台上,歌舞、杂技与时装走秀相结合,令中外嘉宾耳目一新。”

  全方位的创新让市歌舞团名声鹊起。方太集团等大型企业已连续8年让他们策划企业文化主题晚会,临近地区的新昌举办的浙江旅游节、舟山的中国国际沙雕节、岱山的中国海洋文化节、上海江南造船厂建厂170周年活动、上海奉贤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等也请他们前往策划演出,而浙洽会、消博会、服装节、广交会的开幕式等很多大型文艺晚会更有他们的精彩亮相,他们还与央视的“欢乐中国行”、“同一首歌”等大型演出成功“对接”。甚至连香港著名电影人吴思远也慕名找到邹建红寻求合作,共同将眼光投向东南亚市场。

  作为一个地方歌舞院团,8年前宁波市歌舞团演出年收入只有几百万元,去年达到2300万元,今年预计超过2500万元,这一数字可以和作为国家级歌舞团的东方歌舞团相提并论。

  “今年恰逢市歌舞团建团20周年,上半年结合‘三思三创’找差距,我们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大到‘天然舞台’走进余姚梁弄革命老区及企业,‘童心向党’少儿才艺比赛等公益性活动,小到职工宿舍网线、电视、装修等条件改善,就是要更好地理顺关系、解放思想,发展产业。”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邹建红也感到了紧迫感,“在原来创新的基础上,所有的成绩要画一个‘句号’,所有的工作要‘另起一行’。” 邹建红认为,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这是文化产业发展前所未有的良机,也为文化人大显身手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宁波市歌舞团这一品牌在做大做强后,现在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当务之急是寻找新的突破口,引入资金,加快步伐推动产业发展。”邹建红说,“可喜的是,宁波许多企业如雅戈尔集团等已经看到了文化产业必将成为产业发展的热点,曾专门和我商讨如何投入资金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真正打造宁波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

  ■宁波日报记者 陈朝霞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