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甬剧《宁波大哥》获“中国戏剧奖·剧目奖”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1-04 10:26:26报料热线:81850000

  一出千锤百炼的精品大戏

  任何艺术精品的诞生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宁波大哥》诞生于经历文化体制改革阵痛和磨合的宁波市艺术剧院,“文化体制改革是催生《宁波大哥》、《烟雨青瓷》等优秀舞台作品的深层原因。”郭国强这样认为。

  2002年,作为文化改革试点,宁波市艺术剧院组建成立,此后经过不断地深化内部机制改革,从规章制度、分配办法,到人事管理、部门协调等方面日臻完善,形成了一个良性的运转机制与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全院艺术创作热情也空前高涨,这给《宁波大哥》、《烟雨青瓷》等精品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宁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人文情怀可谓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充分挖掘宁波的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同时发挥本土创作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是《宁波大哥》得以成功的重要经验。”郭国强分析。

  《宁波大哥》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根据宁波企业家王国军千里报恩的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突出了宁波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唱响了一曲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真诚相待的赞歌,这与宁波爱心城市的精神相呼应。同时,它是近年来重点作品里使用本土创作人员最多、发挥作用最明显的一次创作:项目启动伊始,本市编剧王信厚、孙仰芳、王晓菁三人合力攻关,连续创作三稿,为作品以后的加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导演王乃兴全程参与执导,并在长久持续性演出过程中反复磨合,使作品质量不断完善提高;青年作曲杨浩平首次担纲大戏的全部作曲和配器,即在全省大赛中获奖;唱腔设计戴纬勇于突破创新,让甬剧声腔陡现荡气回肠之势;演员沃幸康、虞杰担纲重任,“梅花奖”得主王锦文甘当绿叶,本土创作团队同心同力,倾力合作,共同支撑了一片崭新的舞台天地。

  “引进全国各地创作精英,借力打造‘甬’字号文艺精品,《宁波大哥》才能最终和国家级艺术院团一起,站在全国最高舞台上展示自我。”郭国强告诉记者。在历时3年的不断打磨提高过程中,《宁波大哥》前后邀请了国家一级导演李利宏,国家一级编剧、“曹禺剧本奖”获得者孟华,中央戏剧学院资深教授郦子柏陆续加盟,“邀请实力强劲的国家级创作人员加盟,有利于弥补本土创作人才力量的不足,为该剧的精益求精带来新鲜血液和先进思维,同时,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邀请戏剧专家会诊把脉,也有效地帮助提高了本土艺术创作的水平。”

  “与任何艺术精品需要千锤百炼一样,《宁波大哥》的创作过程也是历经艰难,一遍一遍地修改,一字一字地推敲,创作人员锲而不舍,像孩子一般地呵护它、扶持它,直到把它锻造为精品。”郭国强深有感触。3年来,《宁波大哥》反复修改打磨,小的调整不计其数,大的修改轮番进行,不仅在舞台布景、唱腔音乐、服装造型、表演状态等一次次全方位调整,更重要的是全剧在思想立意、文化思考、审美品格、生活哲理等层次上不断深化提高,使该剧有了一个本质的升华,从单纯讲述一个知恩图报的故事转向对人性的深层次发掘,从传统美德的一般性颂扬转向对当代社会感恩缺失等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获得观众、专家的一致认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甬剧《宁波大哥》获“中国戏剧奖·剧目奖”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1-04 10:26:26

  一出千锤百炼的精品大戏

  任何艺术精品的诞生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宁波大哥》诞生于经历文化体制改革阵痛和磨合的宁波市艺术剧院,“文化体制改革是催生《宁波大哥》、《烟雨青瓷》等优秀舞台作品的深层原因。”郭国强这样认为。

  2002年,作为文化改革试点,宁波市艺术剧院组建成立,此后经过不断地深化内部机制改革,从规章制度、分配办法,到人事管理、部门协调等方面日臻完善,形成了一个良性的运转机制与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全院艺术创作热情也空前高涨,这给《宁波大哥》、《烟雨青瓷》等精品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宁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人文情怀可谓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充分挖掘宁波的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同时发挥本土创作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是《宁波大哥》得以成功的重要经验。”郭国强分析。

  《宁波大哥》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根据宁波企业家王国军千里报恩的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突出了宁波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唱响了一曲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真诚相待的赞歌,这与宁波爱心城市的精神相呼应。同时,它是近年来重点作品里使用本土创作人员最多、发挥作用最明显的一次创作:项目启动伊始,本市编剧王信厚、孙仰芳、王晓菁三人合力攻关,连续创作三稿,为作品以后的加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导演王乃兴全程参与执导,并在长久持续性演出过程中反复磨合,使作品质量不断完善提高;青年作曲杨浩平首次担纲大戏的全部作曲和配器,即在全省大赛中获奖;唱腔设计戴纬勇于突破创新,让甬剧声腔陡现荡气回肠之势;演员沃幸康、虞杰担纲重任,“梅花奖”得主王锦文甘当绿叶,本土创作团队同心同力,倾力合作,共同支撑了一片崭新的舞台天地。

  “引进全国各地创作精英,借力打造‘甬’字号文艺精品,《宁波大哥》才能最终和国家级艺术院团一起,站在全国最高舞台上展示自我。”郭国强告诉记者。在历时3年的不断打磨提高过程中,《宁波大哥》前后邀请了国家一级导演李利宏,国家一级编剧、“曹禺剧本奖”获得者孟华,中央戏剧学院资深教授郦子柏陆续加盟,“邀请实力强劲的国家级创作人员加盟,有利于弥补本土创作人才力量的不足,为该剧的精益求精带来新鲜血液和先进思维,同时,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邀请戏剧专家会诊把脉,也有效地帮助提高了本土艺术创作的水平。”

  “与任何艺术精品需要千锤百炼一样,《宁波大哥》的创作过程也是历经艰难,一遍一遍地修改,一字一字地推敲,创作人员锲而不舍,像孩子一般地呵护它、扶持它,直到把它锻造为精品。”郭国强深有感触。3年来,《宁波大哥》反复修改打磨,小的调整不计其数,大的修改轮番进行,不仅在舞台布景、唱腔音乐、服装造型、表演状态等一次次全方位调整,更重要的是全剧在思想立意、文化思考、审美品格、生活哲理等层次上不断深化提高,使该剧有了一个本质的升华,从单纯讲述一个知恩图报的故事转向对人性的深层次发掘,从传统美德的一般性颂扬转向对当代社会感恩缺失等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获得观众、专家的一致认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