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我市的文化建设正在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个机遇面前,我们面临着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宁波在加强文化建设方面也不遗余力。
本报今起推出“走基层·看宁波文化建设”栏目,我们的记者将深入宁波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力图展示来自宁波文化建设第一线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和广大读者一起,共同参与努力推动我市文化发展。
天一阁博物馆的古籍修复工作室楼下曾是天一阁近20万件文物的“栖身之所”,只是如今,这些文物已经“乔迁新居”——它们在今年被全部移至青砖黛瓦的全智能化新书库,有的还走出深闺,在网上可供人免费浏览、编辑、下载。
对拥有440多年历史的天一阁来说,这无疑是一段可以载入史册的历史。在一代代人的默默守护中,在文化沟通便捷的现代,天一阁所蕴藏的历史文化,得以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所触摸、阅读和流传。
面目全非的古籍重现风采
张艳艳正在埋头工作。她的工作台颇像一个“手术台”,一支毛笔、一把小镊子、一碗浆糊水、一个喷壶。张艳艳说,自己的工作就是给古籍做“整容手术”,“尽量让它们恢复原貌。”
张艳艳轻轻地往一张泛黄的书页喷上一层水雾,纸张就在水的浸润下慢慢地变得柔软,缺损的破洞也就得以显露出来。她手持小镊子,像拼图一般,小心翼翼地将碎片复位、对齐。
“其实,这样的破损并不算严重。”张艳艳说,她经常碰到被虫蛀得千疮百孔,整页书如同“剪碎的窗花”一般。
“这是一门精细的手工活。心得细,急不来,也躁不得。”说话间,张艳艳取来备用的竹纸,沾了点浆糊水,轻轻地覆在破洞的背后,再将多余的部分用镊子一点一点挪掉,“两者的接缝处不能超过2毫米!”
藏品修复部主任王金玉告诉记者,修复这样一张纸,就算是熟手,也往往得花上两三个小时。而接下来,还有折页、捶平、压实、钉纸捻、齐栏、修剪、打磨等10余道工序,“一招一式,都马虎不得。”
王金玉拿出一本已经修复完整的古书。记者发现,整本书硬朗、齐整,很难想象,就在一个多月前,这还是一本有着诸多虫洞,四边残破不全的古书。
“这些古籍要在零下25℃的低温下消毒一周,杀虫、去霉菌,然后才能进入书库。”王金玉说。
近20万件文物搬迁费尽周折
王金玉所说的书库,就是天一阁古籍新书库,也是天一阁第三代藏书楼。这座投资7000万元,占地5000平方米的古籍新书库于去年12月份落成,而她的落成也是近年来宁波文化史上的一大盛事。
但把16万册古籍、4000余通碑帖、4000多件书画和2000多件器物等,从旧书库搬到新书库却颇费一番周折。
“我是终身难忘啊!”一提起这段经历,天一阁典藏研究部的工作人员周慧惠就感叹起来。
事实上,今年年初,典藏研究部的十余名工作人员就开始断断续续地对这些古物进行打包,而这项浩大的工程一直持续到七八月份。
“一点都不夸张地说,我们几个一度出现呼吸困难。”周慧惠说,“进入夏天,旧书库温度高达30℃,我们都是穿着大褂、戴着口罩和手套整理古籍,每次进去,就跟洗桑拿没什么两样。”还得小心翼翼,“因为汗是不能沾上书的,几个小时下来,手套就得换上好几副。”
“因为汗是酸性的,滴到古籍上,古籍容易被酸化。而古籍一旦被酸化,那可是救都救不回来啦!”天一阁典藏研究部饶国庆解释说,酸化的古籍,纸张容易变黄变脆发霉,寿命也随之迅速下降。
古籍正式搬迁之日,也是兴师动众,“民警、保安全程监督,所有搬迁人员,全都记录在案。”饶国庆说,古籍因为已经打包,贴了封条,搬迁时还能借用外力,“但器物还是得自己搬。”
天一阁藏品中,2000多件器物包括瓷器、青铜器、甲骨文、漆器、印章、砚台、竹雕、木雕、金银首饰等,“重的青铜器有五六十斤,而最小的印章,只有指甲般大小。”搬迁器物更是慎之又慎,“累了,想歇把手,也得等到地上铺了地毯,才敢把这些器物往下放。一旦有个闪失,我们可都成千古罪人了。”饶国庆说。
等到这些藏品全部搬入“新房”,已是一个星期之后的事了。
两座新书库解决“藏”“用”之惑
书库历来是天一阁最严密的禁地,只有少数几人被允许进入。而这次得到馆长特批,记者终于有幸一堵书库的真容。
天一阁古籍新书库共有4个空间,即普本库、善本库、冯家库和书画库。记者进的是一楼的普本库。进去了才发现,书库堪称传统与高科技融合的典范。书橱体现了诸多中国的传统元素,铜锁、如意和龙的雕花,甚至连古籍的存放都延续了范氏家族独特的“芸香辟蠹、双面开锁”传统工艺。而书橱的材质也是有讲究的,“外层用的是榆木,隔板用的是樟木。”饶国庆说,“榆木质硬、牢固,而樟木则是为了防蛀。”
出来时,记者留意到进门的桌上放着一个小显示器,上示“温度:21.8℃,湿度57%”。饶国庆告诉记者,新书库在防虫避光、恒温恒湿及智能化管理方面采用目前亚洲最为先进的高科技技术,“使得书库温度常年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45%—60%,这也解决了困扰天一阁400多年的保管难题。”
事实上,去年古籍新书库落成的同时,古籍数字化也正式启用。这意味着,天一阁的古籍拥有了另一座新书库,在网上可供人浏览、阅读。
“这次实现数字化的古籍共有3万册,全部为天一阁的镇馆之宝,如明代科举录、地方志等。”饶国庆说,“这项工程共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对3万册(250万页)古籍实现了数字化载体转换,其中2000册古籍全文数字化,其数量堪比一部《四库全书》。”
让饶国庆颇感自豪的是,自去年12月8日古籍上网以来,每个月的网上浏览量在15000至20000人次。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天一阁的碑拓、书画、器物等藏品,乃至陈列、园林、建筑、文保等,未来都将纳入‘数字天一阁’。”饶国庆说。
记者感言
如何让拥有440多年历史的天一阁在推动宁波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卿云轮囷覆护其上。”饶国庆说:“我们应该如卿云护持古籍一样充当古籍神圣的守护者。”的确,记者所到之处,所见之人又何尝不都是这些古籍“神圣的守护者”?——也正是这一群人的默默守护,才让不同年份的古籍善本所承载的一段段文化记忆再度可以触摸、可以阅读、可以流传。
不仅如此,天一阁的守护者们尝试突破“纸寿千年”的铁律,在“网上”和“地上”新建了两座书库,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让天一阁的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民,也惟有如此,天一阁的数十万卷经典方能走出深闺,真正地化为社会进步的力量。
相信我们宁波的文化遗产,在这样一批批文化人殚精竭虑、恪尽职守、创新思路地守护下,定能薪火相传。
宁波晚报记者梅薇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