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民和拍卖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民间龙袍"藏家"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1-20 07:53:52报料热线:81850000

  两星期前,民和拍卖的贺涛带着一件清代龙袍参加了江苏卫视乐嘉主持的新节目录制,接下来他正在筹备龙袍收藏的全国巡回展。在他看来,在“龙题材”藏品集体走俏的龙年,公司潜心收集数年的100来件“龙题材”顶级藏品——古代皇家龙袍,也该迎来真正的春天了。

  在古代,一件由整块金帛剪裁加工而成的龙袍,需要几名工匠花费一两年时间才能制成,如此珍品散落在民间不足万件,而我市的民和拍卖公司,就是国内最大的民间龙袍“藏家”。

  “龙袍”并非皇帝专属

  说起龙袍,很多人认为它是皇帝的专属,其实这是对它的一种误读。贺涛告诉记者,在古代,只有明黄色和带有十二章纹的龙袍才是皇帝穿的,其它的龙袍臣子也可以穿。所谓十二章纹,指的是代表帝德的十二种图案,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藻、火、宗彝、粉米。十二章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喻示帝王如日月星辰,光照大地,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只有皇帝穿的龙袍上才会有完整的十二章图样,皇帝赐给他人的龙袍,章的数量会相应减少,比如九章、七章等等,但必须是单数。

  皇帝穿的龙袍种类很多,可分为朝服、衮服、吉服、常服和行袍5种。常服和行袍是皇帝日常所穿服装,而朝服、衮服、吉服则是行大典或接受朝拜时才穿的礼服,可以视为“工作服”,但是据说皇帝一年穿朝服的次数也不会超过5次,所以弥足珍贵。

  参加江苏卫视节目的明黄色十二章纹龙袍是民和拍卖的“镇馆之宝”,“几年前收购来的,当时就花了400多万元。有十二章纹,又是明黄色,这两个特征表明它是百分之百的清朝皇帝服饰,一看就是大开门。”

  藏界常以五爪龙和四爪龙区分皇帝所穿龙袍和臣子所穿龙袍的区别,其实这也是不准确的,“所谓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也就是说皇帝赏赐给臣子的龙袍要挑掉眼珠和一只龙爪,这样的规矩在清朝乾隆以前比较严格地执行,从乾隆后期开始,随着社会的稳定,风气的开化,五爪龙也开始出现在臣子的龙袍上。”

  我市有最大的民间龙袍“藏家”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最大的龙袍收藏单位是北京故宫,在其收藏的13万件珍贵丝织品中,有1万余件是皇家龙袍。存于民间的龙袍很少,全世界算起来民间收藏龙袍也不足1万件,国内只有三四千件,而且分布非常分散。从几年前开始,民和拍卖公司开始四处收集龙袍,目前已经有100多件,算是国内最大的民间龙袍“藏家”。

  现存于世的龙袍中,以清代龙袍居多,明晚期的龙袍十分罕见,这主要是由于相对官窑陶瓷等,丝织品的保存难度大得多,最早只能到400年前的明晚期。

  龙袍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且严格。龙袍定制单子由内务府审定,再委派全国三个织造局设计加工,分别是负责织锦的杭州织造、负责花缎的江宁织造以及负责剌绣的苏州织造,进行戴做、衣做、绣做,再由内务府制成成衣。做工、颜色搭配无可挑剔,光刺绣针法就有平针、套针、平金、钉线等10余种,做一件龙袍起码需要三四名工匠花上一两年时间。

  由龙袍引出的清朝产业相当庞大,清三朝全盛时期有7000多人参与到这个产业链中来,清晚期也有3000多人参与。

  收藏价值逐日显现

  如此复杂的工艺使得龙袍的造价非常之高。一件龙袍造价为300多两白银,相当于好几十万元人民币。如今收藏市场上一些好的龙袍价格也才几十万元。“龙袍藏品数年没有涨价:2006年,一件乾隆镶珠龙袍就在香港苏富比以1468万元成交,创造了当时清朝织绣拍卖纪录;而近期举行的嘉士德拍卖会上,一件清龙袍成交价为600多万元港币。”

  龙袍收藏市场一直比较低调,原因在于:一是龙袍收藏占用资金面比较大,收藏门槛较高;二是收藏人群还比较小众,流通范围狭小。与宫廷瓷器相比,宫廷服装是皇帝最亲近的物品,而且制作耗时长,其中缂丝工艺是濒临失传的工艺,与宫廷瓷器最高几亿元的拍卖价格比,目前中国宫廷服装的市场价格还处于低位。

  收藏龙袍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市面上很少能遇到赝品龙袍。真品和赝品的区别还可以从一些细节反映出来。比如赝品一般都用机器用金线织造,有些还不是用真金做。而实际上龙袍是用整块金帛为原材料进行剪裁加工。另外市面上也存在一些残本经过拼接后的龙袍藏品,比如对缺少马蹄袖、袖子和云领的龙袍加以加工拼接缝制。

  贺涛认为,随着“龙题材”藏品整体走俏,以及龙袍藏品的种种天然优势,龙袍收藏的鉴赏价值和投资价值都将逐日显现。

  东南商报记者黄银凤 鲍云洁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民和拍卖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民间龙袍"藏家"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1-20 07:53:52

  两星期前,民和拍卖的贺涛带着一件清代龙袍参加了江苏卫视乐嘉主持的新节目录制,接下来他正在筹备龙袍收藏的全国巡回展。在他看来,在“龙题材”藏品集体走俏的龙年,公司潜心收集数年的100来件“龙题材”顶级藏品——古代皇家龙袍,也该迎来真正的春天了。

  在古代,一件由整块金帛剪裁加工而成的龙袍,需要几名工匠花费一两年时间才能制成,如此珍品散落在民间不足万件,而我市的民和拍卖公司,就是国内最大的民间龙袍“藏家”。

  “龙袍”并非皇帝专属

  说起龙袍,很多人认为它是皇帝的专属,其实这是对它的一种误读。贺涛告诉记者,在古代,只有明黄色和带有十二章纹的龙袍才是皇帝穿的,其它的龙袍臣子也可以穿。所谓十二章纹,指的是代表帝德的十二种图案,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藻、火、宗彝、粉米。十二章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喻示帝王如日月星辰,光照大地,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只有皇帝穿的龙袍上才会有完整的十二章图样,皇帝赐给他人的龙袍,章的数量会相应减少,比如九章、七章等等,但必须是单数。

  皇帝穿的龙袍种类很多,可分为朝服、衮服、吉服、常服和行袍5种。常服和行袍是皇帝日常所穿服装,而朝服、衮服、吉服则是行大典或接受朝拜时才穿的礼服,可以视为“工作服”,但是据说皇帝一年穿朝服的次数也不会超过5次,所以弥足珍贵。

  参加江苏卫视节目的明黄色十二章纹龙袍是民和拍卖的“镇馆之宝”,“几年前收购来的,当时就花了400多万元。有十二章纹,又是明黄色,这两个特征表明它是百分之百的清朝皇帝服饰,一看就是大开门。”

  藏界常以五爪龙和四爪龙区分皇帝所穿龙袍和臣子所穿龙袍的区别,其实这也是不准确的,“所谓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也就是说皇帝赏赐给臣子的龙袍要挑掉眼珠和一只龙爪,这样的规矩在清朝乾隆以前比较严格地执行,从乾隆后期开始,随着社会的稳定,风气的开化,五爪龙也开始出现在臣子的龙袍上。”

  我市有最大的民间龙袍“藏家”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最大的龙袍收藏单位是北京故宫,在其收藏的13万件珍贵丝织品中,有1万余件是皇家龙袍。存于民间的龙袍很少,全世界算起来民间收藏龙袍也不足1万件,国内只有三四千件,而且分布非常分散。从几年前开始,民和拍卖公司开始四处收集龙袍,目前已经有100多件,算是国内最大的民间龙袍“藏家”。

  现存于世的龙袍中,以清代龙袍居多,明晚期的龙袍十分罕见,这主要是由于相对官窑陶瓷等,丝织品的保存难度大得多,最早只能到400年前的明晚期。

  龙袍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且严格。龙袍定制单子由内务府审定,再委派全国三个织造局设计加工,分别是负责织锦的杭州织造、负责花缎的江宁织造以及负责剌绣的苏州织造,进行戴做、衣做、绣做,再由内务府制成成衣。做工、颜色搭配无可挑剔,光刺绣针法就有平针、套针、平金、钉线等10余种,做一件龙袍起码需要三四名工匠花上一两年时间。

  由龙袍引出的清朝产业相当庞大,清三朝全盛时期有7000多人参与到这个产业链中来,清晚期也有3000多人参与。

  收藏价值逐日显现

  如此复杂的工艺使得龙袍的造价非常之高。一件龙袍造价为300多两白银,相当于好几十万元人民币。如今收藏市场上一些好的龙袍价格也才几十万元。“龙袍藏品数年没有涨价:2006年,一件乾隆镶珠龙袍就在香港苏富比以1468万元成交,创造了当时清朝织绣拍卖纪录;而近期举行的嘉士德拍卖会上,一件清龙袍成交价为600多万元港币。”

  龙袍收藏市场一直比较低调,原因在于:一是龙袍收藏占用资金面比较大,收藏门槛较高;二是收藏人群还比较小众,流通范围狭小。与宫廷瓷器相比,宫廷服装是皇帝最亲近的物品,而且制作耗时长,其中缂丝工艺是濒临失传的工艺,与宫廷瓷器最高几亿元的拍卖价格比,目前中国宫廷服装的市场价格还处于低位。

  收藏龙袍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市面上很少能遇到赝品龙袍。真品和赝品的区别还可以从一些细节反映出来。比如赝品一般都用机器用金线织造,有些还不是用真金做。而实际上龙袍是用整块金帛为原材料进行剪裁加工。另外市面上也存在一些残本经过拼接后的龙袍藏品,比如对缺少马蹄袖、袖子和云领的龙袍加以加工拼接缝制。

  贺涛认为,随着“龙题材”藏品整体走俏,以及龙袍藏品的种种天然优势,龙袍收藏的鉴赏价值和投资价值都将逐日显现。

  东南商报记者黄银凤 鲍云洁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