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浓浓的年味中,记者来到市急救中心探访。在急救调度室内,电话声此起彼伏。调度科长吴跃波说,从上午8时至下午2时半里一共出车38趟,其中1/3出车是送康复病人回家过大年。持续阴雨天,车祸多发,最多一个白天拉了5趟车祸伤员。
进入腊月,要求急救车送回家的电话逐渐多了起来,本周类似的电话越来越密集了。查看记录,昨天38趟出车里,有12趟是要求急救车护送回家。有骨折的、有因心脑血管疾病而行动不便的、有术后需躺卧的……家属们盼望全家团圆过大年,享受天伦之乐。为此,市急救中心专门配备了2辆急救车,护送这些病人回家。除了到本市,有的还送到附近的台州和舟山等地。
在连续不断的电话铃声中,急救车刺耳的警笛不时从窗外呼啸而过,调度室内的气氛透着几分焦急。“这里车祸了,要辆救护车!”“救护车还没有到啊?!快些好伐?”“车到哪里了?”……接起电话,耳机里传来这些急促的询问声。接线员耐心地一遍遍询问,搞清车祸地址、伤势及联系电话,然后下达出车指令。工作人员说,一般24小时里出车量有八九十趟,而接到的电话却有近五百个,很多电话只是不断地催促与询问。
事发后的三五分钟内是急救的黄金时间。为此,市急救中心制定了车祸、坠落伤、抽搐等预案,用于电话指导市民边等救护车,边尽早开展现场急救。然而,由于惊慌等种种原因,能配合开展现场急救的市民较少。上月底,一位市民突然在家中昏厥,他的女儿在接线员的电话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措施,最终抢救成功。
市急救中心主任陈长水说,眼下,城区共有8个急救点,出车半径小了,反应速度比上年平均提速1分半。然而,由于雨雪天、城市道路建设和上下班高峰期堵车等客观原因,急救车并不能如市民预期的那般神速。他恳请市民在拨打120热线时,尽量用简短的话语讲清地址和伤势,同时,在冷静等待中,不妨听从电话指导开展现场救护。
宁波日报本报记者 蒋炜宁
编辑: 孙研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