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春节长假接近尾声,如何处置“鸡肋”年货是许多市民的必修课。上网发帖寻找“下家”成为不少精明网友的上上策,以物易物、变“闲”为“现”的做法悄然流行。
“我用一套保暖内衣,换了一张200元的购书卡。还有两箱苹果,转让了90元。”家住鄞州区的陆女士告诉笔者,单位在年前发的几箱海鲜和水果保质期都不长,不方便储存;之后亲戚朋友又送来一堆礼品,光是花生油就收了11桶,所以想在网上置换或变现。“25日,我在网上贴出自家‘宝贝’,并标明‘年货置换’,没想到不出半天时间就有人打我的电话了。”如此“折腾”一番,陆女士没花一毛钱就换回了一堆计划购买的物品。
记者发现,除了一些专业的易物网站,校园贴吧、社区论坛内,甚至是在微博和QQ个性签名里,年货置换或兑现信息都非常活跃。出售和交换的年货既有烟、酒、保健品、糕点等传统赠品,也有手机、图书卡、美容卡等新式礼品。网友的交换意向往往不很明确,一些人限定种类却没有品牌等具体要求,更多的人则表示随意,称自己喜欢就行。
“相比外面的回收店,网上换购更划算。”已经是资深年货“换客”的海曙区李小姐表示,在网上交换闲置年货,换的是快乐,切忌不要为了交换而交换。
一些有经验的网友表示,物物交换,尤其是价值较高的物品之间的交换仍存在风险。最好当场确认物品的质量,以免事后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在进行物品交换时最好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和联系方式,“换客”可保留网上聊天记录、视听资料和电子邮件等信息作为交换证据,以便发生纠纷时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置换过程中应当采取“同城优先”原则,同校、同小区置物最为方便,当然,最好的置物对象还是熟人。
宁波晚报实习生谢舒奕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