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直接拉动内需。图为龙年春节甬城商场红火的消费场面。(李岩宏摄)
2011年,宁波推出一套漂亮的民生“组合拳”,民生建设领域捷报频传,一串串经济指标给出了有力的印证。
改善民生是第一追求,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倾斜。去年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50.7亿元,同比增长25.0%,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分别增长31.8%、70.3%、28.9%,均高于平均水平。
在众多民生要素中,“菜篮子”价格是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2011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3%,涨幅均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在6月份达到高点之后,涨幅呈现逐月回落态势;八大类价格呈“七升一降”格局,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最高,上涨1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2.4%。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全国“一盘棋”,但宁波的这颗“棋子”显然下得更快更稳健。去年以来,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并顺利实现提前超额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2011年,全市累计安排财政资金23.8亿元,全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90.6万平方米、24045套,建设进度超过上两年面积总和。
全民社保迈上了新台阶。2011年末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均超过200万,分别达到434.4万人、305.0万人、253.4万人、200.6万人和214.7万人,比上年末最高净增50.9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地区的参保人数达到118.2万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参保人数56.6万人,重点参保率升至85.7%。外来务工人员参加五大社会保险人数为156.8万人,比上年增长15.2%。
我市民生工程建设还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强化民生保障基础等方面得到突出体现。2011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0年的2.12:1缩小为2011年的2.06:1。新农村建设取得进一步成效,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253元,增长14.9%。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设有养老机构205个,床位30700张,在院老人数15034人,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
宁波日报记者施 超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