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家庭节能仍存在“有意识没行动”问题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2-02 09:29:50报料热线:81850000

丁 安 绘

  一年开一次的兰花,“破例”又开花了,这是新年里李素英阿姨家的新鲜事。询问其缘由,李阿姨说:“多亏了平日家里淘米水、泡茶水的‘滋养’。”

  李阿姨是北郊社区高塘花园的节能“明星”。近几年,国务院接连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文件,要求增强全民能源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去年我市的节能宣传月启动仪式上,3个社区2000多位居民代表积极响应,试点创建“低碳社区”。

  然而日前记者采访发现,这些试点社区仍有不少家庭存在着“有意识没行动”的问题。

  试点 “节能”覆盖75%家庭

  北郊社区是全市最早的节能试点社区。在李素英家的厨房里,记者看到了并排放着的3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标着“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害”字样。正在收拾的主人将用完的酱油瓶扔进第一个桶,吃剩下的饭菜倒入中间的桶,几节废电池投进最后的桶里。

  除了垃圾分类,家里所有照明换成节能灯,玻璃窗贴了膜,全部用上待机节电插座……“看,这是我家前几年的电费记录。”接过李阿姨的“节电本”,记者看到,2010年的电费与2009年相比节省了300多元。

  “李阿姨所在的高塘花园住户中,不少是教师,节能意识比较强。”北郊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几年前,该小区在全市率先实行了用电量分级标志管理制度,78个楼道的所有楼层更换了节能灯,一年后,通过对小区935户家庭进行用电分级评定,结果显示七成以上家庭用电属于“节约”。

  洗衣机废水用来冲厕所、马桶换上节水阀、废电池换来绿色盆栽……如今,北郊社区2500多户家庭中“节能家庭”占到75%。

  节能 不能光靠“嘴说说”

  北郊社区仅是家庭节能的“个案”。记者随后走访几个社区发现,不少家庭仍存在“有意识没行动”的问题。

  “我们知道节能有好处,在日常生活中却总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江东一个老小区的宋阿姨告诉记者,周末家里的电脑在网上一挂就是一天,即使中间出去吃饭、打球也不关。看完电视更是懒得拔插头。宋阿姨坦言,“虽然有时也会心疼,但是为了图方便,没有采取什么节约措施,而且因为家庭收入还行,所以没有形成节俭的意识。”

  家住江东丹凤新村的陈师傅今年50多岁,是楼道的节能模范。他觉得儿子媳妇的节能意识要差得多。“晚上吃饭我一般只开两盏节能灯,儿子总觉得不亮,要把所有节能灯打开。”

  建议 对做得好的家庭奖励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家庭节能早已深入人心,在法律规范和政策调控下,节能理念渗透到家庭生活的每个细节。而我国目前在这一方面相距较远。节能教育尚未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节能减排往往是一阵风,之后很少有人过问。

  我市相关节能专家建议,节能减排政策虽然好,但具体怎么落实还需制订细化政策。特别是家庭节能方面,需要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做得好的家庭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宁波日报记者 冯 瑄 海曙记者站 许玉芬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家庭节能仍存在“有意识没行动”问题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2-02 09:29:50

丁 安 绘

  一年开一次的兰花,“破例”又开花了,这是新年里李素英阿姨家的新鲜事。询问其缘由,李阿姨说:“多亏了平日家里淘米水、泡茶水的‘滋养’。”

  李阿姨是北郊社区高塘花园的节能“明星”。近几年,国务院接连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文件,要求增强全民能源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去年我市的节能宣传月启动仪式上,3个社区2000多位居民代表积极响应,试点创建“低碳社区”。

  然而日前记者采访发现,这些试点社区仍有不少家庭存在着“有意识没行动”的问题。

  试点 “节能”覆盖75%家庭

  北郊社区是全市最早的节能试点社区。在李素英家的厨房里,记者看到了并排放着的3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标着“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害”字样。正在收拾的主人将用完的酱油瓶扔进第一个桶,吃剩下的饭菜倒入中间的桶,几节废电池投进最后的桶里。

  除了垃圾分类,家里所有照明换成节能灯,玻璃窗贴了膜,全部用上待机节电插座……“看,这是我家前几年的电费记录。”接过李阿姨的“节电本”,记者看到,2010年的电费与2009年相比节省了300多元。

  “李阿姨所在的高塘花园住户中,不少是教师,节能意识比较强。”北郊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几年前,该小区在全市率先实行了用电量分级标志管理制度,78个楼道的所有楼层更换了节能灯,一年后,通过对小区935户家庭进行用电分级评定,结果显示七成以上家庭用电属于“节约”。

  洗衣机废水用来冲厕所、马桶换上节水阀、废电池换来绿色盆栽……如今,北郊社区2500多户家庭中“节能家庭”占到75%。

  节能 不能光靠“嘴说说”

  北郊社区仅是家庭节能的“个案”。记者随后走访几个社区发现,不少家庭仍存在“有意识没行动”的问题。

  “我们知道节能有好处,在日常生活中却总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江东一个老小区的宋阿姨告诉记者,周末家里的电脑在网上一挂就是一天,即使中间出去吃饭、打球也不关。看完电视更是懒得拔插头。宋阿姨坦言,“虽然有时也会心疼,但是为了图方便,没有采取什么节约措施,而且因为家庭收入还行,所以没有形成节俭的意识。”

  家住江东丹凤新村的陈师傅今年50多岁,是楼道的节能模范。他觉得儿子媳妇的节能意识要差得多。“晚上吃饭我一般只开两盏节能灯,儿子总觉得不亮,要把所有节能灯打开。”

  建议 对做得好的家庭奖励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家庭节能早已深入人心,在法律规范和政策调控下,节能理念渗透到家庭生活的每个细节。而我国目前在这一方面相距较远。节能教育尚未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节能减排往往是一阵风,之后很少有人过问。

  我市相关节能专家建议,节能减排政策虽然好,但具体怎么落实还需制订细化政策。特别是家庭节能方面,需要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做得好的家庭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宁波日报记者 冯 瑄 海曙记者站 许玉芬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