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一次性纸杯"穿"的是塑料"内衣" 不要放进微波炉加热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2-03 07:14:01报料热线:81850000

实验用的5个杯子

实验人员在检测纸杯里的双酚A成分

将实验样品放入电热恒温振荡水槽

实验剥离出来的纸杯“内衣”

  特别合作单位: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实验时间:1月31日下午至2月2日上午

  实验人员: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理化中心工程师孙行

  实验对象:一次性纸杯及一次性塑料杯

  实验背景

  现在,几乎每个家庭和单位都会准备一次性卫生纸杯或塑料杯,即拿即用。还有不少人喜欢用纸杯盛牛奶、奶茶或豆浆等,冷了就在微波炉里热一下。

  但是最近,有专家指出,一次性纸杯“最不卫生”了,而且网上也盛传“纸杯比塑料杯‘毒’30倍”的热帖,说是一次性纸杯之中加入了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的化学物质——双酚A。

  那么,一次性纸杯到底是否如网上传言的那样“毒”?另外,一次性纸杯到底含有什么成分?和一次性塑料杯相比,两者有什么区别?就此,本期《民生实验室》联合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进行了一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

  一次性纸杯和塑料杯均不含双酚A

  1月31日下午,记者随机在超市及一些单位采集了4个一次性纸杯和1个一次性塑料杯,邀请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理化中心工程师孙行进行现场实验。

  实验内容:检验一次性纸杯和一次性塑料杯中是否含双酚A成分。

  实验过程:在现场,理化中心工程师孙行将蒸馏水放入5个样品中,于70摄氏度保温3小时。之后,将提取液于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分析。因为有些实验分析数据需要几个小时后才能得出,所以,这次关于双酚A成分及含量检测结果,需等到第二天。

  实验结果:2月2日上午,记者得知实验结果。经过检验,我们随机采集的4个一次性纸杯和1个一次性塑料杯,双酚A含量均低于检出限,由此可见,网上传言的含有双酚A,“纸杯比塑料杯‘毒’30倍”不准确。

  长期从事纸杯检验的孙行工程师还告诉记者:“由于样本量偏少,本次检测结果的代表性不够,以后我们也会积极关注。”

  第二次实验

  一次性纸杯“穿”的也是塑料衣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一次性纸杯的内侧杯壁上,好像涂了一层东西,摸起来手感光滑,灯光下则会显得亮晶晶。这一层光滑发亮的涂层薄膜是什么化学材料制作的?加工在纸杯内侧杯壁上会起到什么作用?这种化学材料是否会溶解在饮品中?长期饮用对饮用者身体是否会造成危害?现场,实验员还教给记者一种极为简单的方法,只要用一种极为常见的化学液体——酒精,就能轻易地分离出一次性纸杯内侧的那层薄膜。

  实验内容:准备好一只一次性纸杯,一个容器(家里用的储藏盒、小脸盆皆可),和足量的酒精(可以是医用的95%酒精,学名:乙醇)。在实验员的指导下,记者独立实验,分离出普通一次性纸杯内侧的那层防水膜。

  实验过程:在实验员的指导下,记者就大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随手选择了三样东西,作为实验的对象及工具。它们分别为一只本报的一次性纸杯,一个家中常用的塑料储藏盒,一瓶500毫升的医用酒精(95%酒精,这个在各大药房就能买到)。首先,将纸杯撕开,取一大块纸杯杯壁放入容器中,接着,将酒精倒入容器内,酒精溶液的量没过纸杯片即可,然后,将纸杯片浸泡在酒精溶液内,放置一段时间,为防止酒精挥发,记者在容器上加了一个盖子。3个小时后,记者从容器中取出纸杯片,用指甲在杯壁内侧轻轻一刮,就刮起了一层极薄的透明薄膜,顺势一撕,整张薄膜被顺利掀起。

  实验结果:这层薄膜就是聚乙烯膜,而制作这层薄膜的原料就是常见的聚乙烯塑料。纸杯在生活中为了达到防止渗漏及安全卫生的效果,会在纸杯内壁涂一层聚乙烯膜。聚乙烯是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较为安全的产品。

  结果分析

  少用和科学使用一次性纸杯

  “纸杯是用包装用原纸制造的,内表面覆有石蜡、聚乙烯涂层或聚乙烯膜的杯子用于盛装冷、热饮料和冰激凌。第二次实验中剥离出来的那层膜,就是聚乙烯膜,它的成分,跟一般塑料杯没什么两样。”

  “塑料杯的原材料一般是聚丙烯和聚乙烯,也有用聚苯乙烯等其他材料的。”

  孙工告诉记者,一次性纸杯按用途分为冷饮杯、热饮杯和冰激凌杯,应该按照用途来合理选择纸杯。纸杯不耐高温,因此像纸杯以及方便面纸盒子之类,尽量不要在微波炉中加热使用。

  另外,有些纸杯可能是利用废纸做的,为了让纸杯子看起来更加白,在生产时,厂家会使用增白剂。有些厂家还可能会使用荧光剂来增加白度。按照国家规定,食品用纸是不允许使用荧光剂的。

  那么,我们平时该选用什么样的纸杯或塑料杯呢?

  孙工告诉记者:一是认准“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识)标志。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食品用纸包装容器、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等制品必须有QS标志才能出售。二是看产品标识是否完整。三是不要选择图案过多、颜色鲜艳丰富的纸杯。四是杯身挺度和负重性能有保证。

  宁波晚报记者 朱志莹 郑怡 文/摄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一次性纸杯"穿"的是塑料"内衣" 不要放进微波炉加热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2-03 07:14:01

实验用的5个杯子

实验人员在检测纸杯里的双酚A成分

将实验样品放入电热恒温振荡水槽

实验剥离出来的纸杯“内衣”

  特别合作单位: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实验时间:1月31日下午至2月2日上午

  实验人员: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理化中心工程师孙行

  实验对象:一次性纸杯及一次性塑料杯

  实验背景

  现在,几乎每个家庭和单位都会准备一次性卫生纸杯或塑料杯,即拿即用。还有不少人喜欢用纸杯盛牛奶、奶茶或豆浆等,冷了就在微波炉里热一下。

  但是最近,有专家指出,一次性纸杯“最不卫生”了,而且网上也盛传“纸杯比塑料杯‘毒’30倍”的热帖,说是一次性纸杯之中加入了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的化学物质——双酚A。

  那么,一次性纸杯到底是否如网上传言的那样“毒”?另外,一次性纸杯到底含有什么成分?和一次性塑料杯相比,两者有什么区别?就此,本期《民生实验室》联合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进行了一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

  一次性纸杯和塑料杯均不含双酚A

  1月31日下午,记者随机在超市及一些单位采集了4个一次性纸杯和1个一次性塑料杯,邀请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理化中心工程师孙行进行现场实验。

  实验内容:检验一次性纸杯和一次性塑料杯中是否含双酚A成分。

  实验过程:在现场,理化中心工程师孙行将蒸馏水放入5个样品中,于70摄氏度保温3小时。之后,将提取液于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分析。因为有些实验分析数据需要几个小时后才能得出,所以,这次关于双酚A成分及含量检测结果,需等到第二天。

  实验结果:2月2日上午,记者得知实验结果。经过检验,我们随机采集的4个一次性纸杯和1个一次性塑料杯,双酚A含量均低于检出限,由此可见,网上传言的含有双酚A,“纸杯比塑料杯‘毒’30倍”不准确。

  长期从事纸杯检验的孙行工程师还告诉记者:“由于样本量偏少,本次检测结果的代表性不够,以后我们也会积极关注。”

  第二次实验

  一次性纸杯“穿”的也是塑料衣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一次性纸杯的内侧杯壁上,好像涂了一层东西,摸起来手感光滑,灯光下则会显得亮晶晶。这一层光滑发亮的涂层薄膜是什么化学材料制作的?加工在纸杯内侧杯壁上会起到什么作用?这种化学材料是否会溶解在饮品中?长期饮用对饮用者身体是否会造成危害?现场,实验员还教给记者一种极为简单的方法,只要用一种极为常见的化学液体——酒精,就能轻易地分离出一次性纸杯内侧的那层薄膜。

  实验内容:准备好一只一次性纸杯,一个容器(家里用的储藏盒、小脸盆皆可),和足量的酒精(可以是医用的95%酒精,学名:乙醇)。在实验员的指导下,记者独立实验,分离出普通一次性纸杯内侧的那层防水膜。

  实验过程:在实验员的指导下,记者就大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随手选择了三样东西,作为实验的对象及工具。它们分别为一只本报的一次性纸杯,一个家中常用的塑料储藏盒,一瓶500毫升的医用酒精(95%酒精,这个在各大药房就能买到)。首先,将纸杯撕开,取一大块纸杯杯壁放入容器中,接着,将酒精倒入容器内,酒精溶液的量没过纸杯片即可,然后,将纸杯片浸泡在酒精溶液内,放置一段时间,为防止酒精挥发,记者在容器上加了一个盖子。3个小时后,记者从容器中取出纸杯片,用指甲在杯壁内侧轻轻一刮,就刮起了一层极薄的透明薄膜,顺势一撕,整张薄膜被顺利掀起。

  实验结果:这层薄膜就是聚乙烯膜,而制作这层薄膜的原料就是常见的聚乙烯塑料。纸杯在生活中为了达到防止渗漏及安全卫生的效果,会在纸杯内壁涂一层聚乙烯膜。聚乙烯是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较为安全的产品。

  结果分析

  少用和科学使用一次性纸杯

  “纸杯是用包装用原纸制造的,内表面覆有石蜡、聚乙烯涂层或聚乙烯膜的杯子用于盛装冷、热饮料和冰激凌。第二次实验中剥离出来的那层膜,就是聚乙烯膜,它的成分,跟一般塑料杯没什么两样。”

  “塑料杯的原材料一般是聚丙烯和聚乙烯,也有用聚苯乙烯等其他材料的。”

  孙工告诉记者,一次性纸杯按用途分为冷饮杯、热饮杯和冰激凌杯,应该按照用途来合理选择纸杯。纸杯不耐高温,因此像纸杯以及方便面纸盒子之类,尽量不要在微波炉中加热使用。

  另外,有些纸杯可能是利用废纸做的,为了让纸杯子看起来更加白,在生产时,厂家会使用增白剂。有些厂家还可能会使用荧光剂来增加白度。按照国家规定,食品用纸是不允许使用荧光剂的。

  那么,我们平时该选用什么样的纸杯或塑料杯呢?

  孙工告诉记者:一是认准“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识)标志。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食品用纸包装容器、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等制品必须有QS标志才能出售。二是看产品标识是否完整。三是不要选择图案过多、颜色鲜艳丰富的纸杯。四是杯身挺度和负重性能有保证。

  宁波晚报记者 朱志莹 郑怡 文/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