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污水通过特殊土壤层 "华丽转身"成一类饮用水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2-03 07:35:00报料热线:81850000

鄞州区鄞江镇蓉峰村污水处理人工湿地。

鄞州区洞桥镇三李村人工湿地。

鄞州区龙观乡恒村污水处理人工湿地。

鄞州区鄞江镇建岙村厌氧池。

  在很多偏远的农村,如何排放生活污水一直是件影响周边环境的头疼事,因为没有专门的管道,居民家里的污水一般都直接排放到河里,因此臭水沟、沼泽地时常在农村附近出现,一股异味也经常笼罩着一些小村庄。

  不过,记者近日在走访鄞州区的农村时,却惊奇地发现,每家每户都接上了污水管,生活污水再也不会到处横流。而处理这些生活污水的自然生态方式,更是让人啧啧称奇。

  绿化带成了污水处理点

  还没到鄞州区龙观乡的恒村,村口一个规模不大,却非常醒目的绿化带立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大小约200平方米的绿化带四周用栅栏围了起来,里面整齐地种着各种粗叶植物,如美人蕉、蒲葵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美人蕉还没有完全枯萎,鲜红的颜色似乎还在向来往的市民暗示自己长势良好。边上的蒲葵也是枝繁叶茂,与美人蕉相映成趣,为简单平凡的小村庄带来了一抹亮色。

  当记者还在诧异为何这里的植物依旧还没有呈现枯败的迹象时,鄞州区环保局的生态专家就揭晓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这个绿化带是一个人工湿地,也是村里的污水处理系统,整个村里的污水都被抽取集中到绿化带的土壤中,通过层层分解,再排到附近的河网中。“这叫做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这些植物通过吸收污水中的养料而生长,污水不断,植物的养料因此也一直充足,所以才会长得那么好。”专家笑着说道。

  经过介绍,记者再仔细地观察了这个绿化带,果然在周围看到一条条的管道,每条管道正源源不断地将净化后的清水排出。

  三层特殊土壤净化污水

  一个小小的绿化带竟能变身成为污水处理器?专家告诉记者,千万别小看这个污水处理系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它与普通绿化带无异,但是在它下面,有一套复杂的处理设施,而且绿化带各个细节的设计也都要考虑到污水处理的能力和最大量。

  “比如我们选用的土壤有三层,上面一层是较为稀松的沙质土,中间则是密集的粘稠土,底下还有一张滤网。污水光是通过土壤流到管道就得进行三层以上的过滤分解,这还不算植物根系对其中污染物质进行的吸收、降解。而植物方面,我们也通常选择根系较为发达的美人蕉等粗叶植物,使根系吸收范围更广,吸收量也更多。”

  专家告诉记者,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先在农村每家每户接上污水管,使污水集中到这里,然后再进行一次厌氧处理,去除主要污染物,最后则是通过上面所说的土壤、植物等自然生态的过滤分解方法,逐步过滤细小的污染物质,最后才能排放出去。

  经过这么多层的过滤分解处理,最后排放出去的水经检测已经达到了一类饮用水标准,对农村周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这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方法,既为农村营造了绿色景观,同时也集中处理了农村的生活污水。另外,它的建造成本也非常低,每户农民接入污水管的花费大约在5000元左右,建人工湿地的费用每平方米在1000元左右,远远要比集中到大型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方式要更经济。”专家说。

  村村都有专属污水处理系统

  采访中,记者一连走访了鄞州区的五六个农村,发现每个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都有些不同,例如鄞江镇蓉峰村就把人工湿地建在了村里的池塘边上,周围还安上了一些游乐设施,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公园。而洞桥镇三李村的人工湿地面积则非常大,好似一个小型植物园。

  专家表示,之所以将这套污水系统称之为分散式,其灵活、分散就是主要特点。“每个村的人口,污水排放量和地形都不一样,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就像是每个村专属的小型污水处理厂,是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的。”

  蓉峰村58岁的王师傅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村民是把污水直接倒到河里的,时间一长,周围几条河全都泛起了异味,颜色不仅混浊不堪,而且有段时间还堵住了河道,形成了死水。“河里的鱼少了,鸭子也不愿到河里去游泳觅食。”王师傅这样向记者形容当时的情景。

  2008年,当知道村里要建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时,很多村民主动找到环保部门,要求尽快到各自家中来安装污水管。去年6月,污水处理系统正式运行之后,村里的环境一下子有了较大的改观。

  市环保局生态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鄞州区农村较多,而且部分地处山区或半山区,把大型污水处理厂的网管接到各个农村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物力,这套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可以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据他介绍,目前鄞州区已经有140多个农村装上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是宁波各县(市)区中安装数量最多、覆盖地区最广的区域。预计到今年年底,宁波大部分农村都会装上这套系统。

  宁波晚报记者 李廷振/文 许天长/摄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污水通过特殊土壤层 "华丽转身"成一类饮用水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2-03 07:35:00

鄞州区鄞江镇蓉峰村污水处理人工湿地。

鄞州区洞桥镇三李村人工湿地。

鄞州区龙观乡恒村污水处理人工湿地。

鄞州区鄞江镇建岙村厌氧池。

  在很多偏远的农村,如何排放生活污水一直是件影响周边环境的头疼事,因为没有专门的管道,居民家里的污水一般都直接排放到河里,因此臭水沟、沼泽地时常在农村附近出现,一股异味也经常笼罩着一些小村庄。

  不过,记者近日在走访鄞州区的农村时,却惊奇地发现,每家每户都接上了污水管,生活污水再也不会到处横流。而处理这些生活污水的自然生态方式,更是让人啧啧称奇。

  绿化带成了污水处理点

  还没到鄞州区龙观乡的恒村,村口一个规模不大,却非常醒目的绿化带立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大小约200平方米的绿化带四周用栅栏围了起来,里面整齐地种着各种粗叶植物,如美人蕉、蒲葵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美人蕉还没有完全枯萎,鲜红的颜色似乎还在向来往的市民暗示自己长势良好。边上的蒲葵也是枝繁叶茂,与美人蕉相映成趣,为简单平凡的小村庄带来了一抹亮色。

  当记者还在诧异为何这里的植物依旧还没有呈现枯败的迹象时,鄞州区环保局的生态专家就揭晓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这个绿化带是一个人工湿地,也是村里的污水处理系统,整个村里的污水都被抽取集中到绿化带的土壤中,通过层层分解,再排到附近的河网中。“这叫做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这些植物通过吸收污水中的养料而生长,污水不断,植物的养料因此也一直充足,所以才会长得那么好。”专家笑着说道。

  经过介绍,记者再仔细地观察了这个绿化带,果然在周围看到一条条的管道,每条管道正源源不断地将净化后的清水排出。

  三层特殊土壤净化污水

  一个小小的绿化带竟能变身成为污水处理器?专家告诉记者,千万别小看这个污水处理系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它与普通绿化带无异,但是在它下面,有一套复杂的处理设施,而且绿化带各个细节的设计也都要考虑到污水处理的能力和最大量。

  “比如我们选用的土壤有三层,上面一层是较为稀松的沙质土,中间则是密集的粘稠土,底下还有一张滤网。污水光是通过土壤流到管道就得进行三层以上的过滤分解,这还不算植物根系对其中污染物质进行的吸收、降解。而植物方面,我们也通常选择根系较为发达的美人蕉等粗叶植物,使根系吸收范围更广,吸收量也更多。”

  专家告诉记者,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先在农村每家每户接上污水管,使污水集中到这里,然后再进行一次厌氧处理,去除主要污染物,最后则是通过上面所说的土壤、植物等自然生态的过滤分解方法,逐步过滤细小的污染物质,最后才能排放出去。

  经过这么多层的过滤分解处理,最后排放出去的水经检测已经达到了一类饮用水标准,对农村周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这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方法,既为农村营造了绿色景观,同时也集中处理了农村的生活污水。另外,它的建造成本也非常低,每户农民接入污水管的花费大约在5000元左右,建人工湿地的费用每平方米在1000元左右,远远要比集中到大型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方式要更经济。”专家说。

  村村都有专属污水处理系统

  采访中,记者一连走访了鄞州区的五六个农村,发现每个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都有些不同,例如鄞江镇蓉峰村就把人工湿地建在了村里的池塘边上,周围还安上了一些游乐设施,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公园。而洞桥镇三李村的人工湿地面积则非常大,好似一个小型植物园。

  专家表示,之所以将这套污水系统称之为分散式,其灵活、分散就是主要特点。“每个村的人口,污水排放量和地形都不一样,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就像是每个村专属的小型污水处理厂,是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的。”

  蓉峰村58岁的王师傅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村民是把污水直接倒到河里的,时间一长,周围几条河全都泛起了异味,颜色不仅混浊不堪,而且有段时间还堵住了河道,形成了死水。“河里的鱼少了,鸭子也不愿到河里去游泳觅食。”王师傅这样向记者形容当时的情景。

  2008年,当知道村里要建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时,很多村民主动找到环保部门,要求尽快到各自家中来安装污水管。去年6月,污水处理系统正式运行之后,村里的环境一下子有了较大的改观。

  市环保局生态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鄞州区农村较多,而且部分地处山区或半山区,把大型污水处理厂的网管接到各个农村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物力,这套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可以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据他介绍,目前鄞州区已经有140多个农村装上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是宁波各县(市)区中安装数量最多、覆盖地区最广的区域。预计到今年年底,宁波大部分农村都会装上这套系统。

  宁波晚报记者 李廷振/文 许天长/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