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宁海前童古镇举行迎元宵踩街活动。记者 王鹏 摄
2月5日正月十四,在浙江省宁海县前童古镇,当地舞龙队走在郊野上。据新华社
都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俗最大的特点就是走出家门普天同乐,是诸多民俗节日中以“闹”为核心的节日。
昔日是帝王狂欢夜
今日元宵,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也就是农历元月;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习惯把夜晚称之为“宵”,因此便有了“元宵”这个说法。从名字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以夜间活动为特色的节日。
元宵最初形成时,并非是属于民间的节日,这点从关于其起源的诸多传说中可见一斑:有说起源于汉武帝时的宫女正月十五回家团聚的故事;有说是汉文帝为纪念勘平“诸吕之乱”,在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典故;还有说是古时祭太一时的风俗演变……多半是和帝王家有关。
元宵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是“闹”出来的。尽管帝王家每到这一天都会“枝灯若火树,庭燎继天光”,对百姓的管束却很严格,很多地方实行“宵禁”并派人站岗执勤。可无论官方采取怎样的禁抑措施,都无法阻挡民间的狂欢热潮,每到元宵,仍时时可见满街的游玩者,各种歌舞表演和笑闹演出,久而久之,这些禁抑措施不得不被废止。
老宁波的元宵闹得久
虽说正月十五才是元宵的“正日子”,但在很多老宁波的记忆中,传统的元宵节从正月十三“上灯夜”就开始了,经历正月十四“试灯”、正月十五“正灯”,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落灯”为止。
宁波民间历来还有过“十四夜”的习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周静书介绍说,过去每到正月十四,农村挨家挨户会制作“响格”,所谓“响格”其实就是把从山上砍来的毛竹一头劈开,摇晃起来发出“啪啪”的响声,原理就像我们现在常见的手掌拍。
人们会把“响格”拍响在家里的各个角落,从屋里拍到屋外,寓意把晦气、蛇虫、病害等不好的东西赶走,欢欢喜喜过元宵。这一习俗现在已不常见,但在宁海前童等地方仍可觅得身影。
元宵是个浪漫的节日
周静书说,其实元宵是个浪漫的节日,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亦不为过。在封建社会,年轻女子平日是不允许随意出门的,而元宵节赏花灯却提供了一个结伴出游的机会。在这一天,未婚男女常借着赏花灯顺便为自己物色对象;男女青年也会借这个机会和自己的情人相会。
像“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描述的就是元宵夜情人相见的情境。
元宵夜的这份浪漫到了钱塘文士瞿佑笔下,却又平添了几分“画皮”的魅惑气息。瞿佑客居月湖之东时,曾以月湖湖心寺及周边发生的故事为素材写下了《牡丹灯记》。
故事中,住在镇明岭的男主人公乔生正是在元宵夜和提着双头牡丹灯的“女鬼”丽卿相遇月湖畔,成就了一段传奇故事。有一种说法,两人相遇的长堤就是如今的偃月街一带。
元宵吃“元宵”也要“闹”
元宵以“闹”出名,不仅因为“闹”的时间长,要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更是因为“闹”的名目也很多: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是扎花灯,因此元宵又有“灯节”的叫法;节日期间各地还有舞龙的习俗;猜灯谜也是必不可少的游艺项目之一。
除了这些至今常见的,民间还有元宵夜妇女“走桥”的风俗,为的是祛病保平安;闹社火作为一种古老街头艺术,也是旧时民间元宵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
说到元宵,不得不提“元宵”。恐怕这也是我国诸多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直接用节日名称命名的应时食品。
“元宵”,又被称为“汤圆”、“汤团”、“圆子”等。元宵吃“元宵”,不一定是传统的“宁波猪油汤团”,也可以是那种用糯米搓成的细小珍珠圆,用酒酿一起烧煮。
旧时,在北京等地,“元宵”不仅用来吃,同样也可以用来“闹”,因此形成了一道难得的民俗风景:先用山楂白糖、桂花白糖、枣泥等掺上果料做成馅,切成骰子状的小块,一颗颗放在大笸箩内的干糯米粉上,摇晃笸箩让馅粒蘸上糯米粉,捞起蘸水,再放到笸箩摇滚,待馅粒一层层裹上厚厚的糯米粉,便成了“元宵”。做元宵的伙计边摇边跳,俨然是在舞蹈,吸引不少前来赏花灯的人驻足围观。
东南商报记者 石承承 实习生 余欣遥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