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慈溪
最多一天红包送三份 85后感叹结婚送礼伤不起
稿源: 慈溪新闻网   2012-02-13 13:48:40报料热线:81850000

  本网讯(记者 陈运运)过年前后,一向是慈溪人结婚的黄金时间,今年2月更是结婚大热月。进入适婚年龄的“85”后成为结婚潮的主力军,而同龄人的送礼问题,也成了“85”后刚工作年轻人的一道坎。

  “红色炸弹”

  集中袭击“85”后

  “刚才又接到一个同学婚礼的电话邀请,也是2月15日。”张先生直呼“伤不起”,因为2月15日这天,之前已有两个同学结婚叫他,加上现在这个,意味着要送出3份红包了。

  今年26岁的张先生在某机关单位工作刚满两年,目前月薪4000多元。“2月份就收到了5份婚礼请帖,光15日这天就有3份。”张先生表示这个月工资完全不够,“日子过不下去了。”

  据张先生称,目前慈溪的“85”后之间送礼,一般分为三档:最低标准880元,属于常年没联系,结婚聚一聚型;中间的为1280元,属于关系还可以,偶尔会聊几句型;第三档为1880元,属于关系比较铁,称兄道弟型。

  根据这个标准,记者帮张先生算了下这个月他的礼金支出:一个称兄道弟型1880元,两个偶尔聊几句型2560元,其余两个为常年没联系型1760元,共支出达6000余元。三个挤在同一天怎么办?按照张先生的话“人可以不去,但红包不能不去。”“85”后的郑先生也同样接到多份“红色炸弹”,尽管他月工资只有3000元,但今年2月他已参加了两场婚礼,共拿出礼金2200元,15日还有一场婚礼等着他。

  对此标准,女生则纷纷表示“太高了”。“85”后洪小姐供职于一家公司,月收入2500元。今年2月,因为送礼金,洪小姐已向家里求助了。虽然她表示,跟同学关系的好坏,不在于礼金送的多少,即使闺蜜结婚,她也只送880元,外加礼物。但她也表示,如果其他人送的多,未免失礼,她也会向别人看齐。

  某银行上班的“85”后小杨也收到了两个2月15日的婚礼邀请,一个是大学同学,一个是高中同学。“还好,大学同学送红包统一价800元。”小杨表示高中同学她最高不会超过1280元,“即使这样,工资的一大半就去了。”

  “85”后

  应付礼金的“招”

  同学、朋友结婚,送礼道贺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节节高升的礼金对大多数还处于奋斗阶段的“85”后来说,显然有些不堪重负。为此,一些“85”后也想出了几种“招”。

  私设“小金库”。郑先生比较有远见,读大学时就预见到今后的送礼场景,便把平时的压岁钱、工作后的工资等存起来。郑先生说,“每当救急时,便从中支出。”不过郑先生还是觉得压力大,金库常常被掏空。

  小杨的“招”被她的同学敬仰。“准备一个储蓄罐,从同学通知参加婚礼之日起,每天往罐中放1元,直到结婚那天,攒下多少送多少,连储蓄罐一块送过去。”小杨表示,关系好点的可以考虑每天投2元。

  洪小姐则想出了“以物换钱法”,事先了解到对方喜欢什么,然后再送,大家都高兴。不过此方法适用有限,在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之间才可,否则花了钱别人不喜欢,会觉得尴尬。

  学者表示,

  找到感情与收入的平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85”后大多工作才一两年,有的甚至还不到一年。刚踏入社会,经济上也刚独立的他们,却立即承受着社会人情的压力。为此,记者联系了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的陶磊博士。

  “送礼是中国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结婚这种大事送礼也正常。”陶磊博士告诉记者,“85”后们正处在一个转型期,他们已触及了人情世故,但经济收入还跟不上。送礼体现出一个年轻人的感情与收入平衡的问题,需要把握好这个平衡,不要盲目信奉送的钱多就是关系好,要量力而行。“换个角度看,这也说明了目前刚跨入社会的劳动者,收入水平比较低。”陶磊博士表示,一些刚大学毕业的“85”后就业质量不高,他们的工资收入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不相符合,在送礼方面普遍会感到有压力。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最多一天红包送三份 85后感叹结婚送礼伤不起

稿源: 慈溪新闻网 2012-02-13 13:48:40

  本网讯(记者 陈运运)过年前后,一向是慈溪人结婚的黄金时间,今年2月更是结婚大热月。进入适婚年龄的“85”后成为结婚潮的主力军,而同龄人的送礼问题,也成了“85”后刚工作年轻人的一道坎。

  “红色炸弹”

  集中袭击“85”后

  “刚才又接到一个同学婚礼的电话邀请,也是2月15日。”张先生直呼“伤不起”,因为2月15日这天,之前已有两个同学结婚叫他,加上现在这个,意味着要送出3份红包了。

  今年26岁的张先生在某机关单位工作刚满两年,目前月薪4000多元。“2月份就收到了5份婚礼请帖,光15日这天就有3份。”张先生表示这个月工资完全不够,“日子过不下去了。”

  据张先生称,目前慈溪的“85”后之间送礼,一般分为三档:最低标准880元,属于常年没联系,结婚聚一聚型;中间的为1280元,属于关系还可以,偶尔会聊几句型;第三档为1880元,属于关系比较铁,称兄道弟型。

  根据这个标准,记者帮张先生算了下这个月他的礼金支出:一个称兄道弟型1880元,两个偶尔聊几句型2560元,其余两个为常年没联系型1760元,共支出达6000余元。三个挤在同一天怎么办?按照张先生的话“人可以不去,但红包不能不去。”“85”后的郑先生也同样接到多份“红色炸弹”,尽管他月工资只有3000元,但今年2月他已参加了两场婚礼,共拿出礼金2200元,15日还有一场婚礼等着他。

  对此标准,女生则纷纷表示“太高了”。“85”后洪小姐供职于一家公司,月收入2500元。今年2月,因为送礼金,洪小姐已向家里求助了。虽然她表示,跟同学关系的好坏,不在于礼金送的多少,即使闺蜜结婚,她也只送880元,外加礼物。但她也表示,如果其他人送的多,未免失礼,她也会向别人看齐。

  某银行上班的“85”后小杨也收到了两个2月15日的婚礼邀请,一个是大学同学,一个是高中同学。“还好,大学同学送红包统一价800元。”小杨表示高中同学她最高不会超过1280元,“即使这样,工资的一大半就去了。”

  “85”后

  应付礼金的“招”

  同学、朋友结婚,送礼道贺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节节高升的礼金对大多数还处于奋斗阶段的“85”后来说,显然有些不堪重负。为此,一些“85”后也想出了几种“招”。

  私设“小金库”。郑先生比较有远见,读大学时就预见到今后的送礼场景,便把平时的压岁钱、工作后的工资等存起来。郑先生说,“每当救急时,便从中支出。”不过郑先生还是觉得压力大,金库常常被掏空。

  小杨的“招”被她的同学敬仰。“准备一个储蓄罐,从同学通知参加婚礼之日起,每天往罐中放1元,直到结婚那天,攒下多少送多少,连储蓄罐一块送过去。”小杨表示,关系好点的可以考虑每天投2元。

  洪小姐则想出了“以物换钱法”,事先了解到对方喜欢什么,然后再送,大家都高兴。不过此方法适用有限,在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之间才可,否则花了钱别人不喜欢,会觉得尴尬。

  学者表示,

  找到感情与收入的平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85”后大多工作才一两年,有的甚至还不到一年。刚踏入社会,经济上也刚独立的他们,却立即承受着社会人情的压力。为此,记者联系了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的陶磊博士。

  “送礼是中国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结婚这种大事送礼也正常。”陶磊博士告诉记者,“85”后们正处在一个转型期,他们已触及了人情世故,但经济收入还跟不上。送礼体现出一个年轻人的感情与收入平衡的问题,需要把握好这个平衡,不要盲目信奉送的钱多就是关系好,要量力而行。“换个角度看,这也说明了目前刚跨入社会的劳动者,收入水平比较低。”陶磊博士表示,一些刚大学毕业的“85”后就业质量不高,他们的工资收入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不相符合,在送礼方面普遍会感到有压力。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