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旗帜——宁波革命历史人物选》首发
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2-16 07:41:28报料热线:81850000

王文祥

汪孝达

舒自清

  昨天上午10点,《旗帜——宁波革命历史人物选》首发式在宁波饭店举行。该书由我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编辑,是我市第一本较系统、翔实、完整地介绍地方革命历史人物的图文并茂的影印集。

  我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王泰栋参与了该书的编辑,他介绍说,里面收录的303人都是革命时期宁波地区较为著名和有代表性的先辈、先烈。有的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如王文祥、汪孝达;有的是一颗红心的“资本家”,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如舒自清——他很少以进步面目示人,挣的钱却悉数交给了党。

  王文祥:老战友们都尊他为“大哥”

  说起王文祥,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一些老同志至今仍非常动容。王文祥过世60多年了,由于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他只留下一张非常模糊的照片。可大家对他的追思和敬仰从来没断过。

  与陈修良、朱枫、沙文威等已广为人知的从事地下工作的革命先辈、先烈不同,王文祥的事迹鲜为人知。他过世的时候还不到40岁,是长期废寝忘食的工作透支了他的健康。

  1906年,王文祥出生在绍兴的一户工商地主家庭。20岁时加入了共青团,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即投身学生运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两次被捕又两次获释,他的机智、勇敢、坚定,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同志。

  1930年9月,由于叛徒出卖,王文祥第三次被捕,这一关,就是整整7年。其间,王文祥遭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知情的老同志讲起这一段,都忍不住抹泪:在狱中,他宣传马列主义,发动绝食斗争,组织越狱暴动,搞得敌人非常恼火。为了对付这个“顽固典型”,他们给他上刑具、钉铁镣、关小黑屋,最骇人的一次,是把他推到刑场,装作要枪毙他,妄想借此粉碎他的意志。

  所有的折磨和威吓,都不曾让这个硬汉低头,但狱中恶劣的条件却害他患上了肺结核。他时常咳嗽,有时还大口咳血,人也一天比一天消瘦。

  1937年年底,抗战爆发,国共合作,王文祥因病保外就医,得以告别黑暗的牢笼。他不顾病弱的身体,开始了忘我的工作,好像要把狱中的时间全补回来。几年间,他到宁波担任宁绍特委、宁属特委负责人,辗转青林渡、鄞西、庄桥等地,领导地下工作,生活过得很苦,经常三餐不济,旧疾更是得不到治疗。1945年初,病情恶化,他已经无法走动,讲话、吃饭都有些困难了,却仍然不愿放下手头的工作,让几个交通员轮流用“元宝篮”抬着去参加浙东区党委扩大会议,他当时是区党委的城工委书记,埋伏在日军宪兵司令部的反间谍小组就是他领导的。

  1945年9月下旬,在上海广慈医院,王文祥总算做了一次检查,诊断显示,他的肺几乎整个溃烂了,原有的肺结核更发展到喉头结核。就是病成这样,他还是一心想着要把自己的意见反映给组织。

  12月22日,王文祥因病不治,离开了所有尊他为“大哥”的战友,这一年,他才39岁。

  汪孝达:他“潜伏”到了张学良身边

  汪孝达也是我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他“潜伏”到了张学良身边,这一段传奇的经历至今仍为一些老同志所津津乐道。

  1913年,汪孝达出生于奉化。早在学生时期,汪孝达就表现出了男儿的热血和进步。他是一呼百应的奉化县学生联合会主席,13岁加入共青团,14岁担任宁波工业学校团支部书记。就是这个小小男子汉,在营救民国日报社社长庄禹梅的行动中表现得临危不乱,有勇有谋,一起参与营救的杨眉山、王鲲等老大哥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1928年,汪孝达考入上海东区同文书院,专修日语和英语,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他以官费生的身份赴日本留学,在中共留学生支部担任宣教工作,散播革命火种。在东京,他更是费尽周折,帮助沙文汉、陈修良再度与组织取得联系。

  1933年,回国后的汪孝达出任江苏省共青团省委常委兼外兵部负责人,从事地下工作。次年被密探扣押,判处3年徒刑,父兄四处奔走,才将他保释出狱。

  汪孝达被派到西安东北军卫队二营担任指导员兼学兵队政治教官,后出任张学良的卫队团政治部主任时才23岁,按说二十几岁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组织是不会委以重任的。原来,领导学生运动的经历,赴日留学的经历,地下工作的经历造就了汪孝达沉着的个性,过人的胆识和精准的判断,组织这才将“潜伏”的任务交到他手中。

  在张学良身边的日子虽不长,汪孝达却获取了大量可贵的情报,这些情报好比黎明前的一盏盏萤火,成为点亮黑暗的星光。

  1937年2月,汪孝达被误作为“托派分子”,成为陕甘宁边区保卫处的一名小教官,不久又上了山西太原的前线。虽然蒙冤受屈,但他的信念不曾动摇,忠诚更没有削减,竭尽全力为党工作之余,更鼓励小妹和4个外甥女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1938年10月,在康生主持的“肃托”行动中,汪孝达被错杀。直到1985年1月,他的名誉和党籍才得以恢复。

  舒自清:又一个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上世纪80年代,舒自清回宁波看望从地委副书记岗位退下来的沈宏康同志,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一名老同志与他有过短暂的接触。他回忆道,当时舒自清已是古稀之年,可仍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说话谈吐一听就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舒自清是奉化人,1937年10月,19岁的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三线人员。所谓三线,就是指接受党的指派专门从事经济工作,为党筹措经费。

  最著名的三线人员就是卢绪章了,他经营的广大华行可算是党的一条经济命脉。舒自清正是卢绪章最得力的左右手。在广大华行,卢绪章任总经理,舒自清任副总经理,一同致力于开展中美贸易,为党赚钱。

  1945年1月,27岁的舒自清携20万美元赴美经商。从做西药起家,很快涉足钢铁、化工、机械等领域,获得了大量外汇资金,也向国内输送了大批物资。精明强干的舒自清一度被美国人称为“华尔街上的大亨”。

  舒自清和卢绪章一样,表面上是资本家,但内在是一颗红心,两人归周恩来单线领导。他们挣的每一分钱,都交给了党。舒自清更是两袖清风,1948年,他奉命撤到香港,将自己在广大华行分得的10万美元股份红利悉数交给了党。这笔“党费”无疑是重量级的。

  在与老同志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像舒自清这样的三线人员有时候是很委屈的。他们很少与地下党联系,也很少以进步面目示人,不知情的人很可能认为他们是一身铜臭味的资本家,他们有时候还要在国民党的机构里挂名,以更好地隐藏自己并开展工作。在那个动乱而不分青红皂白的“文革”岁月里,舒自清更为他在美国和香港经商的经历,受到了一些不公的待遇。

  宁波晚报记者 童程红/文 龚国荣/翻拍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旗帜——宁波革命历史人物选》首发

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2-16 07:41:28

王文祥

汪孝达

舒自清

  昨天上午10点,《旗帜——宁波革命历史人物选》首发式在宁波饭店举行。该书由我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编辑,是我市第一本较系统、翔实、完整地介绍地方革命历史人物的图文并茂的影印集。

  我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王泰栋参与了该书的编辑,他介绍说,里面收录的303人都是革命时期宁波地区较为著名和有代表性的先辈、先烈。有的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如王文祥、汪孝达;有的是一颗红心的“资本家”,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如舒自清——他很少以进步面目示人,挣的钱却悉数交给了党。

  王文祥:老战友们都尊他为“大哥”

  说起王文祥,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一些老同志至今仍非常动容。王文祥过世60多年了,由于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他只留下一张非常模糊的照片。可大家对他的追思和敬仰从来没断过。

  与陈修良、朱枫、沙文威等已广为人知的从事地下工作的革命先辈、先烈不同,王文祥的事迹鲜为人知。他过世的时候还不到40岁,是长期废寝忘食的工作透支了他的健康。

  1906年,王文祥出生在绍兴的一户工商地主家庭。20岁时加入了共青团,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即投身学生运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两次被捕又两次获释,他的机智、勇敢、坚定,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同志。

  1930年9月,由于叛徒出卖,王文祥第三次被捕,这一关,就是整整7年。其间,王文祥遭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知情的老同志讲起这一段,都忍不住抹泪:在狱中,他宣传马列主义,发动绝食斗争,组织越狱暴动,搞得敌人非常恼火。为了对付这个“顽固典型”,他们给他上刑具、钉铁镣、关小黑屋,最骇人的一次,是把他推到刑场,装作要枪毙他,妄想借此粉碎他的意志。

  所有的折磨和威吓,都不曾让这个硬汉低头,但狱中恶劣的条件却害他患上了肺结核。他时常咳嗽,有时还大口咳血,人也一天比一天消瘦。

  1937年年底,抗战爆发,国共合作,王文祥因病保外就医,得以告别黑暗的牢笼。他不顾病弱的身体,开始了忘我的工作,好像要把狱中的时间全补回来。几年间,他到宁波担任宁绍特委、宁属特委负责人,辗转青林渡、鄞西、庄桥等地,领导地下工作,生活过得很苦,经常三餐不济,旧疾更是得不到治疗。1945年初,病情恶化,他已经无法走动,讲话、吃饭都有些困难了,却仍然不愿放下手头的工作,让几个交通员轮流用“元宝篮”抬着去参加浙东区党委扩大会议,他当时是区党委的城工委书记,埋伏在日军宪兵司令部的反间谍小组就是他领导的。

  1945年9月下旬,在上海广慈医院,王文祥总算做了一次检查,诊断显示,他的肺几乎整个溃烂了,原有的肺结核更发展到喉头结核。就是病成这样,他还是一心想着要把自己的意见反映给组织。

  12月22日,王文祥因病不治,离开了所有尊他为“大哥”的战友,这一年,他才39岁。

  汪孝达:他“潜伏”到了张学良身边

  汪孝达也是我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他“潜伏”到了张学良身边,这一段传奇的经历至今仍为一些老同志所津津乐道。

  1913年,汪孝达出生于奉化。早在学生时期,汪孝达就表现出了男儿的热血和进步。他是一呼百应的奉化县学生联合会主席,13岁加入共青团,14岁担任宁波工业学校团支部书记。就是这个小小男子汉,在营救民国日报社社长庄禹梅的行动中表现得临危不乱,有勇有谋,一起参与营救的杨眉山、王鲲等老大哥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1928年,汪孝达考入上海东区同文书院,专修日语和英语,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他以官费生的身份赴日本留学,在中共留学生支部担任宣教工作,散播革命火种。在东京,他更是费尽周折,帮助沙文汉、陈修良再度与组织取得联系。

  1933年,回国后的汪孝达出任江苏省共青团省委常委兼外兵部负责人,从事地下工作。次年被密探扣押,判处3年徒刑,父兄四处奔走,才将他保释出狱。

  汪孝达被派到西安东北军卫队二营担任指导员兼学兵队政治教官,后出任张学良的卫队团政治部主任时才23岁,按说二十几岁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组织是不会委以重任的。原来,领导学生运动的经历,赴日留学的经历,地下工作的经历造就了汪孝达沉着的个性,过人的胆识和精准的判断,组织这才将“潜伏”的任务交到他手中。

  在张学良身边的日子虽不长,汪孝达却获取了大量可贵的情报,这些情报好比黎明前的一盏盏萤火,成为点亮黑暗的星光。

  1937年2月,汪孝达被误作为“托派分子”,成为陕甘宁边区保卫处的一名小教官,不久又上了山西太原的前线。虽然蒙冤受屈,但他的信念不曾动摇,忠诚更没有削减,竭尽全力为党工作之余,更鼓励小妹和4个外甥女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1938年10月,在康生主持的“肃托”行动中,汪孝达被错杀。直到1985年1月,他的名誉和党籍才得以恢复。

  舒自清:又一个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上世纪80年代,舒自清回宁波看望从地委副书记岗位退下来的沈宏康同志,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一名老同志与他有过短暂的接触。他回忆道,当时舒自清已是古稀之年,可仍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说话谈吐一听就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舒自清是奉化人,1937年10月,19岁的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三线人员。所谓三线,就是指接受党的指派专门从事经济工作,为党筹措经费。

  最著名的三线人员就是卢绪章了,他经营的广大华行可算是党的一条经济命脉。舒自清正是卢绪章最得力的左右手。在广大华行,卢绪章任总经理,舒自清任副总经理,一同致力于开展中美贸易,为党赚钱。

  1945年1月,27岁的舒自清携20万美元赴美经商。从做西药起家,很快涉足钢铁、化工、机械等领域,获得了大量外汇资金,也向国内输送了大批物资。精明强干的舒自清一度被美国人称为“华尔街上的大亨”。

  舒自清和卢绪章一样,表面上是资本家,但内在是一颗红心,两人归周恩来单线领导。他们挣的每一分钱,都交给了党。舒自清更是两袖清风,1948年,他奉命撤到香港,将自己在广大华行分得的10万美元股份红利悉数交给了党。这笔“党费”无疑是重量级的。

  在与老同志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像舒自清这样的三线人员有时候是很委屈的。他们很少与地下党联系,也很少以进步面目示人,不知情的人很可能认为他们是一身铜臭味的资本家,他们有时候还要在国民党的机构里挂名,以更好地隐藏自己并开展工作。在那个动乱而不分青红皂白的“文革”岁月里,舒自清更为他在美国和香港经商的经历,受到了一些不公的待遇。

  宁波晚报记者 童程红/文 龚国荣/翻拍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