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市深化“三重一大”保廉体系建设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2-24 07:05:59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讯 招投标没有一件有效投诉,没有发现一起违法违纪案件,去年7月,总投资148亿元的杭州湾大桥,获得竣工验收质量评分97.02的高分。“重大项目的高质保廉,靠的还是制度的刚性制约和监管。”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制定68项管理制度、108项管理程序,是我市重大项目监管的典范。

  我市经济的稳步增长,大工程、大项目的落项、破土,离不开的是“看不见的手”的服务和保障。五年中,市纪委不断深化“三重一大”保廉体系建设,立足预防、查漏补缺,从严执纪、以查促改,先后就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土地调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征地拆迁、援川援疆等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保廉工作涵盖至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重点部门和大额资金领域,着力构筑政府投资项目的反腐“防火墙”,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

  据悉,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会同相关部门五年来共检查重大项目280个(类),涉及投资2046亿余元,查处各类违法用地7508多宗、环保案件607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4起,对315名相关责任人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2009年,对9个项目存在的违规变更规划、自行调整容积率等问题,依法督促其全额补交土地出让金1.6亿元。

  工程建设领域,是“三重一大”保廉体系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2009年以来,市纪委对全市2485个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突出交通、建设、水利等重点治理领域,抓住项目决策、招标投标、土地出让、规划管理、建设实施、资金管理等重点环节的治理。同时,在市本级、15个县(市)区和管委会、9个市直部门建立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专栏,严格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不良行为数据库,促进工程建设市场公开、公正、公平。去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工程建设领域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则下降了30%。

  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有效防止党员领导干部产生利益冲突,是“三重一大”保廉工作拓展保廉内涵,创新源头防腐,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又一新举措。去年5月,我市首批小型客车特殊号牌号码进行公开竞价,涉及金额全部纳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从2007年以来,小型汽车特殊号牌号码、行政执法机关罚没物品、出租汽车营运权……我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场范围不断拓展,房屋、股权、土地权及10万元以上财产出租、转让、出售等行为必须进场交易,确定交易程序和监管责任,做到公开透明。目前,我市已设立市、县、乡镇(街道)三级交易平台,市场化操作、规范化运作、集中化管理、专业化监管,防止指令性支配方式可能产生的暗箱操作。

  此外,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重视打造透明、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通过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的服务,督促有关部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保障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42个市级部门564个事项1028个子项审批标准,去年末宁波编制的“审批标准”,将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比法定办理时限缩短了四分之三,走到了全国的前列。五年来从事项的削减、归并改革,到标准化改革,我市的行政审批逐步走向规范化。

  宁波日报记者黄合 龚哲明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市深化“三重一大”保廉体系建设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2-24 07:05:59

  中国宁波网讯 招投标没有一件有效投诉,没有发现一起违法违纪案件,去年7月,总投资148亿元的杭州湾大桥,获得竣工验收质量评分97.02的高分。“重大项目的高质保廉,靠的还是制度的刚性制约和监管。”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制定68项管理制度、108项管理程序,是我市重大项目监管的典范。

  我市经济的稳步增长,大工程、大项目的落项、破土,离不开的是“看不见的手”的服务和保障。五年中,市纪委不断深化“三重一大”保廉体系建设,立足预防、查漏补缺,从严执纪、以查促改,先后就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土地调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征地拆迁、援川援疆等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保廉工作涵盖至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重点部门和大额资金领域,着力构筑政府投资项目的反腐“防火墙”,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

  据悉,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会同相关部门五年来共检查重大项目280个(类),涉及投资2046亿余元,查处各类违法用地7508多宗、环保案件607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4起,对315名相关责任人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2009年,对9个项目存在的违规变更规划、自行调整容积率等问题,依法督促其全额补交土地出让金1.6亿元。

  工程建设领域,是“三重一大”保廉体系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2009年以来,市纪委对全市2485个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突出交通、建设、水利等重点治理领域,抓住项目决策、招标投标、土地出让、规划管理、建设实施、资金管理等重点环节的治理。同时,在市本级、15个县(市)区和管委会、9个市直部门建立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专栏,严格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不良行为数据库,促进工程建设市场公开、公正、公平。去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工程建设领域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则下降了30%。

  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有效防止党员领导干部产生利益冲突,是“三重一大”保廉工作拓展保廉内涵,创新源头防腐,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又一新举措。去年5月,我市首批小型客车特殊号牌号码进行公开竞价,涉及金额全部纳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从2007年以来,小型汽车特殊号牌号码、行政执法机关罚没物品、出租汽车营运权……我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场范围不断拓展,房屋、股权、土地权及10万元以上财产出租、转让、出售等行为必须进场交易,确定交易程序和监管责任,做到公开透明。目前,我市已设立市、县、乡镇(街道)三级交易平台,市场化操作、规范化运作、集中化管理、专业化监管,防止指令性支配方式可能产生的暗箱操作。

  此外,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重视打造透明、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通过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的服务,督促有关部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保障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42个市级部门564个事项1028个子项审批标准,去年末宁波编制的“审批标准”,将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比法定办理时限缩短了四分之三,走到了全国的前列。五年来从事项的削减、归并改革,到标准化改革,我市的行政审批逐步走向规范化。

  宁波日报记者黄合 龚哲明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