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一小学“童话”教学演绎童心童性童趣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2-25 08:26:36报料热线:81850000

  新闻现场

  中国宁波网讯 2007年起,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尝试实施“童话化”教学。所谓“童话化”教学指的是,教师童心化、课程童性化、教学童趣化、环境童话化和活动童真化。经过5年的探索,如今“故事”的元素弥散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校成了“童话故事场”。师生们正在故事中体验快乐、体验幸福、体验成长、体验创造。

  学生爱给老师起“外号”

  走进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记者马上被走廊墙壁上色彩斑斓的连环画所吸引,这些连环画的创作者就是学校的学生们,连环画布满了整条长廊,描述了某个童话人物或者童话故事的场景,这也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童话一条街”。

  记者环绕校园走了几圈,发现校园还有许多地方都会“说话”。班级黑板上有童话主题的板报、教室里有童话小书柜等。

  “起初,童话教学主要针对一年级新生,为了使新生尽快适应小学课堂。”校长王雷英说,如今童话教学已经在每个年级进行,并且渗透到每门课程。我们希望给予孩子童话般的视角,让他们感受童年的丰富多彩,感受世界的真善美。

  王校长介绍,学校新一年级的所有教师都能有一个“童话化”的形象代表,由学生们讨论决定。比如学生们称数学老师为“熊猫博士”,称语文老师是“智慧仙子”,称音乐老师是“百灵鸟”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班级中表现比较出色的学生取一个童话形象代表的称呼。“我喜欢喊老师的‘外号’,感觉和老师的距离更近了。”学生小林说。

  童话让课堂散发魅力

  “今天上课老师让我扮演韵母u宝宝,徐老师扮演声母妈妈,我们要找到妈妈,和她手拉手组成整体认读音节。”李乐同学正和妈妈描述着当天语文课上的情景,小家伙觉得课堂上能做游戏新鲜又有趣。

  “我能明显地从孩子眉飞色舞的描述中感受到她的快乐。”李妈妈说。

  学校老师介绍,不但是语文课,学校的数学课、体育课、音乐课上都渗透着童话元素。王幼君老师的数学课上正准备教乘法的初步认识,她是这样开场的:“小猴子到外婆家做客,它看到外婆家的地上有9堆桃子,每堆5个,外婆说,你知道这里有多少桃子吗?说对了,全给你吃,小猴一个个地数,很费劲,急得都要哭了,小朋友你能帮帮他吗?”话音刚落,同学们便兴致勃勃地计算起来。

  美术课中,老师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话绘画作品,模仿临摹;英语课上,则借助童话歌谣代替机械的语言操练,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兴趣……

  据了解,几年来学校还尝试通过组织童话剧表演、童话本展览、童话故事接龙等系列活动,将说、画、看、编、演伴随着童话的特质感染吸引学生。

  师生一起创作童话

  胡海翔是学校的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28年,一直推崇学生多看童话。就在去年,胡老师花了半年时间,自己创作了4万字的童话故事——《“姊妹”公主》。王老师选取了白雪公主、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十多位经典童话人物,将其串联编写成一个全新的故事,共有八章。

  《“姊妹”公主》已经成为校内读物。当胡老师第一次把《“姊妹”公主》给学生们看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我已经看了5遍了,真有意思。”很快,这本读物被班里学生推荐给了其他班级的同学,还有不少学生家长找胡老师要这本读物。

  “让学生直接与作品的作者面对面,能使学生的心更快贴近作品,领悟作品要表达的意义。我希望自己即是故事的作者,又是阅读的引导者。”胡老师说。

  在胡老师的引导下,班里24位同学都开始学习写童话,同学们还把自己的作品在班级博客中展示。504班谢祯妍写的“水晶球的秘密”就被放在学校博客首页的“热点文章”。

  “写童话不但让我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让我有了很好的阅读习惯。”谢祯妍说,她会一直把童话写下去。 东南商报 吴 彦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一小学“童话”教学演绎童心童性童趣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2-25 08:26:36

  新闻现场

  中国宁波网讯 2007年起,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尝试实施“童话化”教学。所谓“童话化”教学指的是,教师童心化、课程童性化、教学童趣化、环境童话化和活动童真化。经过5年的探索,如今“故事”的元素弥散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校成了“童话故事场”。师生们正在故事中体验快乐、体验幸福、体验成长、体验创造。

  学生爱给老师起“外号”

  走进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记者马上被走廊墙壁上色彩斑斓的连环画所吸引,这些连环画的创作者就是学校的学生们,连环画布满了整条长廊,描述了某个童话人物或者童话故事的场景,这也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童话一条街”。

  记者环绕校园走了几圈,发现校园还有许多地方都会“说话”。班级黑板上有童话主题的板报、教室里有童话小书柜等。

  “起初,童话教学主要针对一年级新生,为了使新生尽快适应小学课堂。”校长王雷英说,如今童话教学已经在每个年级进行,并且渗透到每门课程。我们希望给予孩子童话般的视角,让他们感受童年的丰富多彩,感受世界的真善美。

  王校长介绍,学校新一年级的所有教师都能有一个“童话化”的形象代表,由学生们讨论决定。比如学生们称数学老师为“熊猫博士”,称语文老师是“智慧仙子”,称音乐老师是“百灵鸟”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班级中表现比较出色的学生取一个童话形象代表的称呼。“我喜欢喊老师的‘外号’,感觉和老师的距离更近了。”学生小林说。

  童话让课堂散发魅力

  “今天上课老师让我扮演韵母u宝宝,徐老师扮演声母妈妈,我们要找到妈妈,和她手拉手组成整体认读音节。”李乐同学正和妈妈描述着当天语文课上的情景,小家伙觉得课堂上能做游戏新鲜又有趣。

  “我能明显地从孩子眉飞色舞的描述中感受到她的快乐。”李妈妈说。

  学校老师介绍,不但是语文课,学校的数学课、体育课、音乐课上都渗透着童话元素。王幼君老师的数学课上正准备教乘法的初步认识,她是这样开场的:“小猴子到外婆家做客,它看到外婆家的地上有9堆桃子,每堆5个,外婆说,你知道这里有多少桃子吗?说对了,全给你吃,小猴一个个地数,很费劲,急得都要哭了,小朋友你能帮帮他吗?”话音刚落,同学们便兴致勃勃地计算起来。

  美术课中,老师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话绘画作品,模仿临摹;英语课上,则借助童话歌谣代替机械的语言操练,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兴趣……

  据了解,几年来学校还尝试通过组织童话剧表演、童话本展览、童话故事接龙等系列活动,将说、画、看、编、演伴随着童话的特质感染吸引学生。

  师生一起创作童话

  胡海翔是学校的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28年,一直推崇学生多看童话。就在去年,胡老师花了半年时间,自己创作了4万字的童话故事——《“姊妹”公主》。王老师选取了白雪公主、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十多位经典童话人物,将其串联编写成一个全新的故事,共有八章。

  《“姊妹”公主》已经成为校内读物。当胡老师第一次把《“姊妹”公主》给学生们看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我已经看了5遍了,真有意思。”很快,这本读物被班里学生推荐给了其他班级的同学,还有不少学生家长找胡老师要这本读物。

  “让学生直接与作品的作者面对面,能使学生的心更快贴近作品,领悟作品要表达的意义。我希望自己即是故事的作者,又是阅读的引导者。”胡老师说。

  在胡老师的引导下,班里24位同学都开始学习写童话,同学们还把自己的作品在班级博客中展示。504班谢祯妍写的“水晶球的秘密”就被放在学校博客首页的“热点文章”。

  “写童话不但让我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让我有了很好的阅读习惯。”谢祯妍说,她会一直把童话写下去。 东南商报 吴 彦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