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强的团队在一起研究。▲
近年来油价高涨,给交通运输业带来的成本越来越高。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很多地方都开始选择节能环保的天然气汽车作为运营工具,这样一来,原有的汽车就要改装汽车燃气系统。
在市场需求下,从事油改气系统的厂家就应运而生,宁波国家高新区凌云产业园,有一个叫孙强的博士,带领他的团队做起了油改气项目。如今,这家企业在公交车、大巴车等大型车辆的油改气项目上,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
组建创业团队,各自分工明确
孙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之前在河南的一家大型汽车零部件集团工作,由于工作关系,对发动机控制系统(EMS)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中国的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状况十分了解。其间,他与大学同学吴黎辉进行了大量的交流与沟通,两人都十分看好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在进行了一定的调研之后他便毅然放弃原单位的优厚待遇。2005年,他只身一人从老家河南来到宁波,与吴黎辉在宁波国家高新区共同创办了金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在孙强的创业团队中,每个人的分工十分明确。他自己对燃气发动机控制系统、电子防眩目后视镜、TPMS等汽车电子产品有深入的研究,主管电子产品研发和公司管理;大学同学吴黎辉,有多年团队管理经验和财务管理经验,负责公司财务和内部管理;唐伟伟,有着多年国内外市场开发经验,负责公司市场推广和销售工作。
政府帮扶使企业脱离困境
“油改气项目是公司起步最早的项目,也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其核心是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开发和生产。”孙强说,“常用的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控制系统技术门槛很高,基本上是由国外的大公司垄断,而燃气发动机控制系统是常用发动控制系统的细分市场,十分适合于技术能力强的小公司开发生产。”
2006年,孙强带领团队开发完成了第一款燃气发动机控制系统,但由于当时试验条件不具备,公司资信度不够,燃气资源也相对缺乏,市场推广一度受阻,公司经营十分困难。
“这时,宁波科技创业中心、宁波国家高新区科技局等给予了大力支持,创业导师的不定期辅导、投资团队的引入、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科技项目立项等,使公司渐渐脱离了困境。”孙强说,正是在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他们筹集到了1000万元的外来投资,帮助公司渡过了难关。
“我们开发的油改气产品,核心的技术是控制软件,主要是研发人员的投入和试验验证,为了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相关部门建议他们申报软件产品,这样此产品的销售就可以享受到十分优惠的税收政策,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孙强说。
顺应国家政策导向,主攻油改气项目
随着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燃气资源的不断丰富,燃气汽车的推广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正是在这一国家政策引导下,孙强公司的业务明显增加,而大连澳森、无锡锡联、潍柴华丰、宁波港、常州公交等公司也都陆续采用了他们生产的油改气系统。
如今,其为宁波港柴油集装箱牵引车改装燃气动力申报了宁波市交通局的科技立项,为中石油开发的油田、煤田伴生气发电项目获得了宁波市信息产业局的科技立项,为产品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气源的增加和各地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孙强认为,油改气项目将迎来爆炸式的增长。宁波从前年开始引入少量燃气汽车,由于使用费用低、尾气排放污染少,政府提出了首先在港口、公交、出租车推广的计划,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燃气汽车解决方案的公司,孙强对前景非常看好。
钱要用在刀刃上
2011年,孙强的公司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连续三年销售额翻番,而今年,其销售额预计将超过2000万元。其中,油改气项目销售将超过1500万元。
如今,在国内公交车、大卡车等大型车辆的油改气项目上,他的公司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竞争对手主要是国外的企业。孙强称,这是因为公司有一支强有力的技术开发团队,帮助公司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创业,他最大的感受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言弃的信心。
“创业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你有解决问题的信心,并以积极的心态去想办法解决问题,那就一定能找到办法。”孙强举例说,他们在刚拿到1000万元投资时,对自身实力判断不准,放松了对资金和项目的管理,同时开展好几个项目,结果钱很快用完了,而项目却都还没有结果。幸好,他们很快总结经验教训,立刻收缩战线,并最终锁定了目前重点开发的油改气项目,才使公司渡过了难关。
“钱一定要用在刀刃上,如果没有重点地在多个项目上投钱,结果会很失败。”孙强强调。
宁波晚报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阮明 文/摄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